本發明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電梯。
背景技術:
電梯在用戶進行呼梯后,為了電梯內用戶的舒適度,橋廂往往是通過緩慢加速到勻速后在緩慢減速到達呼梯樓層。但是不管在有無乘客的情況下,橋廂的運行速度均采用緩慢加速到勻速后在緩慢減速的方式,會造成侯梯時間長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設有自適應橋廂加減速控制系統的電梯,以解決上述至少一個技術問題。
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設有自適應橋廂加減速控制系統的電梯,包括一控制橋廂運行速度的電梯控制系統,所述電梯控制系統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一變頻器,所述變頻器控制連接一驅動橋廂上下運動的電梯曳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梯控制系統的信號輸入端連接一用于檢測橋廂內載客情況的人體感應系統的信號輸出端;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包括紅外傳感裝置、一用于檢測橋廂內載重的壓力傳感器、攝像裝置中的至少一種感應裝置;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安裝在所述橋廂的內部。
本發明通過優化傳統的電梯控制系統,通過在橋廂的內部設有人體感應系統,檢測橋廂內是否有乘客,進而通過控制變頻器,實現電梯曳引機調整橋廂的升降速度的調整。本發明通過人體感應系統設有至少一種感應裝置,便于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感應裝置,保證檢測精度。
當人體感應系統感應到橋廂內有乘客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橋廂的運行方式為緩慢加速后勻速再緩慢減速;
當人體感應系統感應到橋廂內沒有乘客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橋廂運行方式為快速加速后快速減速或者快速加速后勻速再快速減速。
所述紅外傳感裝置包括一相對設置的紅外激光器與紅外接收裝置,所述紅外激光器與所述紅外接收裝置均設置在橋廂的側壁上,且所述紅外激光器與所述紅外接收裝置距離橋廂底部的距離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130cm。
便于實現人體的監測。
為了提高監測精度,所述橋廂內還設有一吹風系統,所述吹風系統設有一出氣口,所述出氣口的出氣方向朝下。
本發明通過在橋廂內還設有一吹風系統,便于通過吹風系統實現橋廂內粉塵的吹離,進而防止粉塵對紅外激光器與紅外接收裝置兩者對射的信號干擾,造成紅外傳感裝置的判斷失誤。
所述橋廂內還設有一溫度傳感器;
所述橋廂內還設有一空調系統,所述溫度傳感器連接一微型處理器系統,所述微型處理器系統連接所述空調系統;
所述空調系統包括一熱風出口、一冷風出口;
所述吹風系統包括一導流通道,所述導流通道上設有風機,所述導流通道的一端設有所述出氣口,所述導流通道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熱風出口、所述冷風出口導通。
便于實現橋廂內溫度的調整。
所述紅外傳感裝置采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感應方向上設有一菲涅爾透鏡;
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安裝在橋廂內部,且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安裝在橋廂的頂部;
所述橋廂的前側設有橋廂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感應方向傾斜向下且朝前,所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感應方向與所述橋廂頂部構成50°-75°的夾角。
本發明通過將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設置在橋廂的頂部,防止用戶觸摸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進而影響檢測精度。本發明通過優化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感應方向以及菲涅爾透鏡,保證感應精度的同時,增加感應距離,可以有效的減少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數量。傳統豎直感應方向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頂部需要多方位設置進而保證監測精度,本發明通過采用感應方向傾斜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靠近橋廂前側處可以不設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減少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數量。
本發明通過在電梯橋廂內部的頂部安裝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便于通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感應橋廂內是否有人,電梯控制系統根據人體感應系統檢測到的橋廂內有人與無人兩種情況,控制橋廂的升降速度。當通過人體感應系統判斷轎廂內無人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電梯曳引機快速轉動,進而實現橋廂的快速升降,通過這個改變至少可以縮短2-3秒的時間。當通過人體感應系統判斷橋廂內有人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電梯曳引機的運行方式為現有緩慢的加速到勻速再緩慢減速的橋廂運行方式。
在普通的住宅樓中,在電梯無載人狀態較為普遍的情況下,本專利能縮短電梯無載人狀態的運行時間,使乘客無需等待較長時間就可乘坐電梯。
最靠近橋廂門的熱釋電傳感器與橋廂門之間的間距為50cm-60cm。
有效控制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數量,且保證監測精度。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有至少三個;
所述橋廂的底部設置有與壓力傳感器個數相同的開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內安裝有所述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外凸于所述凹槽,且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為中央高邊緣低的曲面,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外邊緣與凹槽的頂端齊平。
本發明通過設置有壓力傳感器,便于提高檢測精度。本發明通過將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為中央高邊緣低的曲面狀,防止絆倒的問題。
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中央與邊緣的高度差為4mm-5mm,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中央與邊緣的橫向間距大于所述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中央與邊緣的的高度差。
保證人體走過時的舒適性的同時,保證監測精度。
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橋廂的底部且遠離橋廂門處。節約壓力傳感器的設置成本,防止當傾斜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無法對遠離橋廂門處的情況進行監測,防止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監測死角。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一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包括一壓電陶瓷膜層,所述壓電陶瓷膜層覆蓋在橋廂內部的底部;
所述壓電陶瓷膜層的外表面包覆有一橡膠制成的絕緣層,以所述壓電陶瓷膜層作為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感應元件;
位于所述壓電陶瓷膜層上側的絕緣層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壓電陶瓷膜層下側的絕緣層的厚度;
位于所述壓電陶瓷膜層上側的絕緣層的厚度為2mm~4mm;
所述壓電陶瓷膜層的厚度不大于1mm。
本發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的結合,保證監測精度,當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均監測到有人時,判斷為有人狀態,電梯控制系統控制電梯橋廂采用傳統的升降速度。當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一個監測到有人,另一個監測到無人時,電梯控制系統判斷為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壓力傳感器兩個中存有故障。電梯控制系統連接一報警裝置。提醒維修人員去維修判斷。
所述電梯控制系統包括一定時器,所述定時器的信號輸出端控制連接兩個切換開關,所述兩個切換開關分別設置在壓力傳感器與電梯控制系統的連線上以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電梯控制系統的連線上。
便于實現通過兩個切換開關中的一個切換開關實現壓力傳感器與電梯控制系統的導通狀態,另一個切換開關實現熱釋電紅外傳感器與電梯控制系統的導通狀態,實現壓力傳感器與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分時段進行人體感應。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一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所述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是一用于接收頻率為800兆頻或1900兆頻的手機通信用無線電波信號。
本發明通過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感應電梯橋廂內是否有手機通信用無線電波,然后判斷電梯橋廂內是否有人。手機是人們目前外出隨時攜帶的通信設備,對于尚未使用手機的兒童,一般外出乘電梯都會有大人陪同,故通過感應手機通信用無線電波可以直觀的判斷橋廂內是否有人。
所述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一超聲波發射裝置、以及與超聲波發射裝置相匹配的超聲波接收裝置,所述超聲波發射裝置與所述超聲波接收裝置相對設置在所述橋廂的側壁上。
本發明通過在橋廂的側壁上設有超聲波發射裝置與超聲波接收裝置,當橋廂內有乘客時會影響超聲波的傳輸路徑,進而通過超聲波接收裝置獲得的信號,進而知曉橋廂內是否有乘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橋廂內部載人狀態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橋廂內部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見圖1、圖2,設有自適應橋廂加減速控制系統的電梯,包括一控制橋廂1運行速度的電梯控制系統,電梯控制系統的信號輸出端連接一變頻器,變頻器控制連接一驅動橋廂1上下運動的電梯曳引機,電梯控制系統的信號輸入端連接一用于檢測橋廂1內載客情況的人體感應系統的信號輸出端;人體感應系統包括紅外傳感裝置、一用于檢測橋廂1內載重的壓力傳感器、攝像裝置中的至少一種感應裝置;人體感應系統安裝在橋廂1的內部。本發明通過優化傳統的電梯控制系統,通過在橋廂1的內部設有人體感應系統,檢測橋廂1內是否有乘客,進而通過控制變頻器,實現電梯曳引機調整橋廂1的升降速度的調整。本發明通過人體感應系統設有至少一種感應裝置,便于根據不同的環境選擇不同的感應裝置,保證檢測精度。
當人體感應系統感應到橋廂1內有乘客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橋廂1的運行方式為緩慢加速后勻速再緩慢減速;當人體感應系統感應到橋廂1內沒有乘客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橋廂1運行方式為快速加速后快速減速或者快速加速后勻速再快速減速。
參見圖2,紅外傳感裝置包括一相對設置的紅外激光器8與紅外接收裝置9,紅外激光器8與紅外接收裝置9均設置在橋廂1的側壁上,且紅外激光器與紅外接收裝置距離橋廂1底部的距離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130cm。便于實現人體的監測。為了提高監測精度,橋廂1內還設有一吹風系統,吹風系統設有一出氣口,出氣口的出氣方向朝下。本發明通過在橋廂1內還設有一吹風系統,便于通過吹風系統實現橋廂1內粉塵的吹離,進而防止粉塵對紅外激光器與紅外接收裝置兩者對射的信號干擾,造成紅外傳感裝置的判斷失誤。橋廂1內還設有一溫度傳感器;橋廂1內還設有一空調系統,溫度傳感器連接一微型處理器系統,微型處理器系統連接空調系統;空調系統包括一熱風出口、一冷風出口;吹風系統包括一導流通道,導流通道上設有風機,導流通道的一端設有出氣口,導流通道的另一端分別與熱風出口、冷風出口導通。便于實現橋廂1內溫度的調整。
紅外傳感裝置采用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人體感應系統包括至少兩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感應方向上設有一菲涅爾透鏡;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安裝在橋廂1內部,且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安裝在橋廂1的頂部;橋廂1的前側設有橋廂門3,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感應方向傾斜向下且朝前,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感應方向與橋廂1頂部構成50°-75°的夾角。本發明通過將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設置在橋廂1的頂部,防止用戶觸摸到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進而影響檢測精度。本發明通過優化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感應方向以及菲涅爾透鏡,保證感應精度的同時,增加感應距離,可以有效的減少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數量。傳統豎直感應方向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頂部需要多方位設置進而保證監測精度,本發明通過采用感應方向傾斜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靠近橋廂1前側處可以不設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減少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數量。
本發明通過在電梯橋廂1內部的頂部安裝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便于通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感應橋廂1內是否有人,電梯控制系統根據人體感應系統檢測到的橋廂1內有人與無人兩種情況,控制橋廂1的升降速度。當通過人體感應系統判斷轎廂內無人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電梯曳引機快速轉動,進而實現橋廂1的快速升降,通過這個改變至少可以縮短2-3秒的時間。當通過人體感應系統判斷橋廂1內有人時,電梯控制系統控制電梯曳引機的運行方式為現有緩慢的加速到勻速再緩慢減速的橋廂1運行方式。
在普通的住宅樓中,在電梯無載人狀態較為普遍的情況下,本專利能縮短電梯無載人狀態的運行時間,使乘客無需等待較長時間就可乘坐電梯。最靠近橋廂門3的熱釋電傳感器與橋廂門3之間的間距為50cm-60cm。有效控制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數量,且保證監測精度。
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設有至少三個;橋廂1的底部設置有與壓力傳感器個數相同的開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內安裝有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外凸于凹槽,且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為中央高邊緣低的曲面,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外邊緣與凹槽的頂端齊平。本發明通過設置有壓力傳感器,便于提高檢測精度。本發明通過將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為中央高邊緣低的曲面狀,防止絆倒的問題。
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中央與邊緣的高度差為4mm-5mm,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中央與邊緣的橫向間距大于壓力傳感器的感應面的中央與邊緣的的高度差。保證人體走過時的舒適性的同時,保證監測精度。
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橋廂1的底部且遠離橋廂門3處。節約壓力傳感器的設置成本,防止當傾斜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無法對遠離橋廂門3處的情況進行監測,防止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的監測死角。
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一壓力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包括一壓電陶瓷膜層4,壓電陶瓷膜層4覆蓋在橋廂1內部的底部;壓電陶瓷膜層4的外表面包覆有一橡膠制成的絕緣層5,以壓電陶瓷膜層4作為壓力傳感器的壓力感應元件;位于壓電陶瓷膜層4上側的絕緣層5的厚度小于位于壓電陶瓷膜層4下側的絕緣層5的厚度;位于壓電陶瓷膜層4上側的絕緣層5的厚度為2mm~4mm;壓電陶瓷膜層4的厚度不大于1mm。本發明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與壓力傳感器的結合,保證監測精度,當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與壓力傳感器均監測到有人時,判斷為有人狀態,電梯控制系統控制電梯橋廂1采用傳統的升降速度。當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與壓力傳感器一個監測到有人,另一個監測到無人時,電梯控制系統判斷為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與壓力傳感器兩個中存有故障。電梯控制系統連接一報警裝置。提醒維修人員去維修判斷。
電梯控制系統包括一定時器,定時器的信號輸出端控制連接兩個切換開關,兩個切換開關分別設置在壓力傳感器與電梯控制系統的連線上以及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與電梯控制系統的連線上。便于實現通過兩個切換開關中的一個切換開關實現壓力傳感器與電梯控制系統的導通狀態,另一個切換開關實現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與電梯控制系統的導通狀態,實現壓力傳感器與熱釋電紅外傳感器2分時段進行人體感應。
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一無線電波接收裝置,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是一用于接收頻率為800兆頻或1900兆頻的手機通信用無線電波信號。本發明通過無線電波接收裝置感應電梯橋廂1內是否有手機通信用無線電波,然后判斷電梯橋廂1內是否有人。手機是人們目前外出隨時攜帶的通信設備,對于尚未使用手機的兒童,一般外出乘電梯都會有大人陪同,故通過感應手機通信用無線電波可以直觀的判斷橋廂1內是否有人。
人體感應系統還包括一超聲波發射裝置、以及與超聲波發射裝置相匹配的超聲波接收裝置,超聲波發射裝置與超聲波接收裝置相對設置在橋廂1的側壁上。本發明通過在橋廂1的側壁上設有超聲波發射裝置與超聲波接收裝置,當橋廂1內有乘客時會影響超聲波的傳輸路徑,進而通過超聲波接收裝置獲得的信號,進而知曉橋廂1內是否有乘客。
橋廂的內壁涂覆有一反光層。本發明通過在橋廂的內壁設有發光層,便于保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監測精度,防止監測死角的問題。優化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傾斜設置時的監測死角。
橋廂的頂部排布有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橋廂的前側設有橋廂門,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探測角度從前至后分別為45°~60°、120°~140°、45°~60°。本發明通過選取不同探測角度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節約成本的同時,保證監測精度。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感應方向豎直向下時,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探測角度從前至后分別為60°、120°、60°,相鄰的間距為30cm。或者,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中前側的熱釋電紅外傳感器感應方向向前傾斜45°、豎直向下、向后傾斜45°,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的探測角度從前至后分別為45°、140°、45°。相鄰的間距為30cm-40cm。該種排布方式監測效果更優異。
電梯控制系統與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通過一切換開關相連,電梯控制系統設有一計時電路。通過切換開關控制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間隔開啟進行監測,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從前至后分別為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第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電梯控制系統控制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開啟3秒后關閉,當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關閉后,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開啟5秒后關閉,當第二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關閉后,第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開啟3秒后關閉,當第三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關閉后,第一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開啟,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依次循環開啟。本發明通過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間隔開閉。本發明通過三個熱釋電紅外傳感器順序開啟,防止單個有灰塵的干擾,影響測量精度。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