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包括:紙輥架、支撐紙輥、調節裝置、送紙輥和感應裝置。紙輥架與支撐紙輥連接,支撐紙輥的兩端通過軸與調節裝置連接,支撐紙輥的前方設有送紙輥,感應裝置設于調節裝置上,感應裝置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機。其中,調節裝置包括:固定架、調節側邊、感應安裝孔、緩沖裝置、密封圈和彈簧。本實用新型與傳統技術相比,可以自由的調整送紙結構的停機換紙時間,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便利的調節;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作為成型印刷機的改造模塊。
【專利說明】
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可調節換紙量的印刷機送紙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印刷機送紙結構會由廠家進行設定,在印刷紙用完之前停機,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換紙。但一般而言為,廠家在設置這個量的時候會留有較大的余地,而在一些特殊的印刷領域,這些剩下被停機的紙并不能繼續使用,而普通的連續接紙設備也不適用。因此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0003]因此對其的改造,使得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剩紙量成為最大的難題,而在這個難題的基礎上如何盡可能的簡化結構,方便在傳統的設備上進行改造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
[0005]—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紙輥架、支撐紙輥、調節裝置、送紙錕和感應裝置,所述紙輥架與支撐紙輥連接,所述支撐紙輥的兩端通過軸與調節裝置連接,所述支撐紙輥的前方設有送紙錕,所述感應裝置設于調節裝置上,所述感應裝置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機;
[0006]其中,所述調節裝置包括:固定架、調節側邊、感應安裝孔、緩沖裝置、密封圈和彈簧,所述固定架與紙輥架連接,所述調節側邊與固定架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感應安裝孔設于調節側邊內,所述緩沖裝置設于調節側邊內,所述緩沖裝置的下端通過密封圈與彈簧連接。
[0007]進一步,所述調節側邊包括:側邊腔體和內軌道,所述內軌道設于側邊腔體內,所述內軌道與緩沖裝置觸接。
[0008]支撐紙輥的兩端設有連接軸,所述連接軸與側邊腔體連接。
[0009]進一步,所述感應裝置包括:紅外發射裝置和紅外接收裝置,所述紅外發射裝置和紅外接收裝置分別設于調節側邊的左右兩側。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1]本實用新型與傳統技術相比,可以自由的調整送紙結構的停機換紙時間,客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便利的調節;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作為成型印刷機的改造模塊。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0013]圖2為調節裝置的結構圖。
[0014]附圖標記:
[0015]紙輥架100、支撐紙輥200和連接軸210。
[0016]調節裝置300、固定架310、調節側邊320、側邊腔體321和內軌道322。
[0017]感應安裝孔330、緩沖裝置340、密封圈350和彈簧360。
[0018]送紙輥400、感應裝置500、紅外發射裝置510和紅外接收裝置520。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步說明。應理解,以下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圖2為調節裝置的結構圖。
[0021]實施例1
[0022]如圖1所示,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包括:紙輥架100、支撐紙輥200、調節裝置300、送紙輥400和感應裝置500,紙輥架100與支撐紙輥200連接,支撐紙輥200的兩端通過軸與調節裝置300連接,支撐紙輥200的前方設有送紙輥400,感應裝置500設于調節裝置300上,感應裝置500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機。
[0023]如圖2所示,其中,調節裝置300包括:固定架310、調節側邊320、感應安裝孔330、緩沖裝置340、密封圈350和彈簧360,固定架310與紙輥架100連接,調節側邊320與固定架310的兩側固定連接,感應安裝孔330設于調節側邊320內,緩沖裝置340設于調節側邊320內,緩沖裝置340的下端通過密封圈350與彈簧360連接。
[0024]調節側邊320包括:側邊腔體321和內軌道322,內軌道322設于側邊腔體321內,內軌道322與緩沖裝置340觸接。
[0025]支撐紙輥200的兩端設有連接軸210,連接軸210與側邊腔體321連接。
[0026]感應裝置500包括:紅外發射裝置510和紅外接收裝置520,紅外發射裝置510和紅外接收裝置520分別設于調節側邊320的左右兩側。
[0027]傳統的印刷機送紙結構會由廠家進行設定,在印刷紙用完之前停機,方便工作人員進行換紙。但一般而言為,廠家在設置這個量的時候會留有較大的余地,而在一些特殊的印刷領域,這些剩下被停機的紙并不能繼續使用,而普通的連續接紙設備也不適用。因此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0028]因此對其的改造,使得能夠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剩紙量成為最大的難題,而在這個難題的基礎上如何盡可能的簡化結構,方便在傳統的設備上進行改造也是要考慮的問題。
[0029]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對送紙結構進行了改進。首先是通過調節裝置300使支撐紙輥200由紙輥架100和調節裝置300—起進行支撐。支撐紙輥200的兩端的連接軸210與調節裝置300連接,支撐紙輥200本身則與紙輥架100連接。
[0030]當全新的支撐紙輥200放置上后,支撐紙輥200的重量會壓迫側邊腔體321內的緩沖裝置340,使得支撐紙輥200配合緩沖裝置340通過內軌道322在側邊腔體321內能夠進行移動,而且緩沖裝置340下方設有彈簧360,全新的支撐紙輥200會把緩沖裝置340連同彈簧360壓到最底下。這時候裝在感應安裝孔330的感應裝置500啟動,紅外發射裝置510向紅外接收裝置520發射紅外線,如果支撐紙輥200在底端,則紅外接收裝置520沒有阻擋就能收到紅外發射裝置510的信號。在使用過程中,兩者隨著支撐紙輥200的重量在減少,伴隨著彈簧360的彈力,支撐紙輥200會向上移動,從而阻擋紅外接收裝置520的接受,此時紅外接收裝置520就會控制電機關閉,進行換紙。而這感應裝置500的位置是可以任意調節的,因此工作人員可以根據調節感應裝置500進行剩余紙量的控制。
[0031]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并不以此為限,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宗旨,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各種變化。
【主權項】
1.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紙輥架(100)、支撐紙輥(200)、調節裝置(300)、送紙輥(400)和感應裝置(500),所述紙輥架(100)與支撐紙輥(200)連接,所述支撐紙輥(200)的兩端通過軸與調節裝置(300)連接,所述支撐紙輥(200)的前方設有送紙輥(400),所述感應裝置(500)設于調節裝置(300)上,所述感應裝置(500)通過控制系統控制電機; 其中,所述調節裝置(300)包括:固定架(310)、調節側邊(320)、感應安裝孔(330)、緩沖裝置(340)、密封圈(350)和彈簧(360),所述固定架(310)與紙輥架(100)連接,所述調節側邊(320)與固定架(310)的兩側固定連接,所述感應安裝孔(330)設于調節側邊(320)內,所述緩沖裝置(340)設于調節側邊(320)內,所述緩沖裝置(340)的下端通過密封圈(350)與彈簧(360)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側邊(320)包括:側邊腔體(321)和內軌道(322),所述內軌道(322)設于側邊腔體(321)內,所述內軌道(322)與緩沖裝置(340)觸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其特征在于:支撐紙輥(200)的兩端設有連接軸(210),所述連接軸(210)與側邊腔體(321)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印刷機送紙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感應裝置(500)包括:紅外發射裝置(510)和紅外接收裝置(520),所述紅外發射裝置(510)和紅外接收裝置(520)分別設于調節側邊(320)的左右兩側。
【文檔編號】B65H19/10GK205471901SQ201620270936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發明人】常文光
【申請人】上海金達證券印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