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包括組合夾持體,所述的組合夾持體上設有夾持拉釘的夾持部,組合夾持體上設有起吊刀具的起吊部。本實用新型能快速實現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吊裝的目的,吊裝方便,操作簡單、方便、省力、實用、快捷,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節約生產成本,保證吊裝刀具質量的同時,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
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裝刀具的工具,尤其涉及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
【背景技術】
[0002]在發動機制造業中,特別是大型發動機制造過程中,加工中心庫刀具需要人工搬運到機床上進行安裝調試使用。尤其是調試使用的庫外重刀,生產勞動者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并且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表面不規則且安裝有鋒利的刀片,容易刮傷工作人員,刀體的表面沒有吊裝螺孔,原有的吊裝方式已難以滿足生產需要,迫切需要設計制作一種吊裝省力、高效的方法來進行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吊裝工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吊裝刀具方便、安全可靠的吊裝工具
[0004]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包括組合夾持體,所述的組合夾持體上設有夾持拉釘的夾持部,組合夾持體上設有起吊刀具的起吊部。
[0005]進一步的,所述的組合夾持體頂部設有內凹的組合錐面,所述的組合錐面與拉釘回轉面上凹槽頂部設有的錐面相適配。
[0006]進一步的,所述的組合夾持體包括左夾持塊和右夾持塊,所述夾持部包括在左夾持塊與右夾持塊拼接截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的左夾持口和右夾持口,所述的左夾持口與右夾持口拼接成與拉釘上的凹槽相匹配的圓孔。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組合夾持體上設置有至少兩根穿過所述左夾持塊和所述右夾持塊的連接螺桿,所述的連接螺桿上設有對左夾持塊和右夾持塊進行拼接或分離的鎖緊螺母,連接螺桿的端部固定有手柄。
[0008]進一步的,所述的起吊部是自左夾持塊、右夾持塊上表面凸起的吊耳,在吊耳上穿設有吊繩。
[0009]有益效果
[0010]本實用新型在吊裝庫外重刀具時,具有以下優點:
[0011]1、工具結構簡單,制造方便,成本低,夾持吊裝效果好;
[0012]2、根據不同刀具的吊裝需要,設計不同尺寸的左右夾持塊就能吊裝各種刀具,適應性強,應用范圍廣;
[0013]3、工具設計巧妙,操控容易,能防止吊裝過程中刀具出現晃動而造成刀具碰撞和人員受到刮傷的情況,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工作人員和刀具,降低刀具成本,保證生產安全,減輕吊裝勞動強度;
[0014]4、工具裝配便捷,裝配誤差少,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發明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的組裝爆炸圖;
[0016]圖2是本發明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的組裝放大示意圖;
[0017]圖3是本發明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的工作示意圖;
[0018]圖4是刀具的拉釘放大示意圖。
[0019]圖中:1、組合夾持體:2、刀具;3、拉釘;31、凹槽;4、左夾持塊;41、左夾持口;5、右夾持塊;51、右夾持口; 6、連接螺桿;7、鎖緊螺母;8、手柄;9、吊耳;1、吊繩;11、組合錐面。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
[0021]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的:如圖1-圖4所示,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包括組合夾持體I,組合夾持體I上設有夾持拉釘3的夾持部,組合夾持體I還包括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夾持部包括在左夾持塊4與右夾持塊5拼接截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的左夾持口 41和右夾持口 51,左夾持口 41與右夾持口 51拼接成與拉釘3上的凹槽31相匹配的圓孔;組合夾持體I上設有起吊刀具2的起吊部,起吊部是自左夾持塊4、右夾持塊5上表面凸起的吊耳9,在吊耳9上穿設有吊繩10,一對吊耳9對稱分布于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上,保證吊裝過程中的穩定性。組合夾持體I通過左夾持塊4與右夾持塊5夾持拉釘3,然后通過起吊吊繩10來吊裝刀具2,結構簡單,吊裝方便,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
[0022]本實施例中,組合夾持體I頂部設有內凹的組合錐面11,組合錐面11與拉釘3回轉面上凹槽31頂部設有的錐面相適配,組合錐面11包括位于左夾持塊4上和右夾持塊5上成對稱設計的左半錐面的右半錐面,凹槽31的錐面與組合錐面11配合可以達到克服起吊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往下掉的重力,還能防止吊裝過程中刀具2出現晃動而造成碰撞,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刀具,減輕吊裝勞動強度,降低刀具碰傷。
[0023]本實施例中,組合夾持體I上設置有至少兩根穿過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的連接螺桿6,連接螺桿6上設有對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進行拼接或分離的鎖緊螺母7,通過螺栓連接,只需要松緊連接螺桿6—側的鎖緊螺母7,就可以快速拼接或分離組合夾持體I,可以快速夾緊或松開刀具2,方便刀具2的吊裝,節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連接螺桿6的端部固定有手柄8,利用手柄8便于工作人員控制刀具的位置,防止刀具2和工具發生晃動而造成碰撞或刮傷工作人員的情況,保證刀具和人員的安全,還便于工具的搬運等。
[0024]利用上述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進行重刀具的吊裝工作,首先,需要組裝好夾持式吊裝工具,將夾持式吊裝工具的各組成部件組裝成一體如圖1、2所示:組合夾持體I通過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拼接而成,左夾持塊4在拼接截面上的左夾持口 41與右夾持塊5在拼接截面上右夾持口 51組成一圓孔;使用兩個連接螺桿6,每個連接螺桿6依次穿過左夾持塊4、右夾持塊5的通孔,對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進行定位,校正,連接螺桿6上設有對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進行拼接或分離的鎖緊螺母7,在每個連接螺桿6的兩端擰上鎖緊螺母7,對左、右兩夾持塊進行鎖緊限位,左、右兩夾持塊可以在到連接螺桿上橫向滑動調整位置;兩根連接螺桿6的相同方向的一端面上焊接一手柄8,使得兩個連接螺桿6可以同步進退調整及鎖定限位,保證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在同一個裝配平面上,避免因單個調整而造成的裝配誤差,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的上表面開有螺紋孔,將一對吊耳9分別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上,然后在每個吊耳9的圓環內穿入吊繩10。工具結構簡單,安裝方便,實用性強,使用方便。
[0025]接著,用組裝好的夾持式吊裝工具去夾緊刀具,如圖3所示:先將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分開,然后把刀具2上的拉釘3伸入到左夾持口 41與右夾持口 51之間,擰緊連接螺桿6上的鎖緊螺母7,使左夾持塊4與右夾持塊5緊密拼接在一起,左夾持口 41和右夾持口 51組成的組合圓孔夾緊于拉釘3回轉面設有的凹槽31處;使用手柄8把刀具2立起來,使拉釘3朝上;組合圓孔上具有與凹槽31頂部的錐面貼合的組合錐面11,可以克服起吊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2往下掉的重力,能防止吊裝過程中刀具出現晃動而造成刀具碰撞和人員受到刮傷的情況,保護刀具和工作人員。根據不同刀具的吊裝需要,設計不同尺寸的組合夾持體I就能滿足不同尺寸的刀具吊裝工作,適應性強,應用范圍廣。
[0026]最后,將中心庫外重刀具吊裝在加工中心的刀夾上,通過拉起吊繩10來起吊吊裝工具,使刀具2在組合夾持體I的夾持下緩緩上升,用手柄8控制著刀具2的懸空位置,防止刀具2擺動,有效防止刀具2刮傷工作人員或者造成刀具2損壞,保證生產安全,操控容易,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低,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0027]吊裝完成后,只要松開鎖緊螺母7,就可以使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分離,然后把吊裝工具從刀具2的拉釘3上取下來,進行其它刀具的吊裝工作。拆卸方便快速,操作簡單,節約時間,降低成本。
[0028]以上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主權項】
1.一種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組合夾持體(I),所述的組合夾持體(I)上設有夾持拉釘(3)的夾持部,組合夾持體(I)上設有起吊刀具(2)的起吊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夾持體(I)頂部設有內凹的組合錐面(11),所述的組合錐面(11)與拉釘(3)回轉面上凹槽(31)頂部設有的錐面相適配。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夾持體(I)包括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所述夾持部包括在左夾持塊(4)與右夾持塊(5)拼接截面的左右兩側分別開設的左夾持口(41)和右夾持口(51),所述的左夾持口(41)與右夾持口(51)拼接成與拉釘(3)上的凹槽(31)相匹配的圓孔。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組合夾持體(I)上設置有至少兩根穿過所述左夾持塊(4)和所述右夾持塊(5)的連接螺桿(6),所述的連接螺桿(6)上設有對左夾持塊(4)和右夾持塊(5)進行拼接或分離的鎖緊螺母(7),連接螺桿(6)的端部固定有手柄(8)。5.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夾持式吊裝加工中心庫外重刀具的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吊部是自左夾持塊(4)、右夾持塊(5)上表面凸起的吊耳(9),在吊耳(9)上穿設有吊繩(1)0
【文檔編號】B66C1/42GK205575384SQ201521051672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6日
【發明人】禤藝, 王鵬, 黃增砂, 李華浩, 周平, 陳燕茂
【申請人】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