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尼龍6改性切片(漁網絲專用料)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尼龍6改性切片(漁網絲專用料)的生產方法。
本發明是將尼龍6切片與透明柔軟劑、分散劑按1000∶2-6∶0.05-0.25比例在椎型雙螺桿懸臂梁混合器中進行充分攪拌混合,使透明柔軟劑均勻分布在切片表面。系統由氮氣保護,防止切片吸潮、氧化。其工藝示意圖見附
圖1。
其生產過程如下1.打開切片料倉(13)的出口手閥(1)。
2.啟動計量稱(2),打開切片入口氣動滑閥(3),下料至混合器(4)中,當達到計量要求后,關閉切片出口氣動滑閥(3)。
3.通過加料口(5)和(6),手動加入定量的透明柔軟劑與分散劑。
4.啟動攪拌機(7)10-15分鐘后,停攪拌機,打開混合器出口電動閥(8)。
5.打開切片出口氣動滑閥(9),將混合均勻的切片送入包裝線(10)。
6.包裝結束后,啟動氮氣進出口閥(11)和(12),對系統進行吹掃置換。
7.氮氣置換結束后,又可開始新一批料的配制。
本發明的積極效果在于能夠生產出性能優良的漁網絲專用料,替代進口,并且大幅度提高捕魚率。
2.啟動計量稱(2),打開切片入口氣動滑閥(3),切片下落至混合器(4)中,當計量切片量為1000Kg時,關閉切片入口氣動滑閥(3)。
1.通過加料口(5)和(6),手動加入4Kg透明柔軟劑(硬脂酸鎘)和0.15Kg的分散劑(白油)。
2.啟動攪拌機(7)12分鐘后,停止攪拌,打開混合器出口電動閥(8)。
3.打開切片出口氣動滑閥(9),將混合均勻的切片送入包裝線(10),包裝成25Kg/袋。
4.包裝結束后,啟動氮氣進出口閥(11)和(12),對系統進行吹掃置換。
5.包裝后的切片,運往國內化纖塑料廠,拉成直徑為0.25m的單絲,經檢測,其結果如下
從上面數據可以看出用本發明的改性切片紡成的漁網單絲,物理機械性能和外觀手感都好于行業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尼龍6改性切片(漁網絲專用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尼龍6切片與透明柔軟劑、分散劑按1000∶2-6∶0.05-0.25比例加入到椎型雙螺桿懸臂梁式混合器中進行充分攪拌混合,使透明柔軟劑均勻分布在切片表面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尼龍6改性切片(漁網絲專用料)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明柔軟劑粒度為200-600目。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尼龍6改性切片的生產方法,其特征是將尼龍6切片與透明柔軟劑、分散劑在雙螺桿懸臂梁式椎型混合器中進行充分攪拌混合,使透明柔軟劑均勻分布在切片表面,生產的改性切片是生產漁網絲的專用料。
文檔編號B29B7/48GK1461696SQ0211416
公開日2003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2年5月31日
發明者劉善承, 李海軍 申請人: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巴陵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