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注塑模具制作裝配的工藝方法,具體是指用于制作裝配斜推桿導向塊
的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
背景技術:
斜頂塊機構是注塑模具中常用的抽芯分型兼頂出的機構,其斜推桿需要導向塊, 導向塊為設有一個與斜推桿的斜推軸線同軸斜孔的矩形塊體,斜孔的內徑及形狀與斜推桿 滑動配合,導向塊的作用有二一是導向,二是支撐,斜推桿是細長桿,在受力狀態下會彎 曲,需要導向塊起支撐作用,同時要承受相當大的摩擦力,所以應選擇合適的材料來制作導 向塊,以增加斜推桿運動的可靠性;然而,問題是導向塊在裝配時必須確保其斜孔的空間 軸線與斜推桿的斜推軸線重合,同時還要確保導向塊與設置在模板上的安置導向塊的定位 凹槽緊密配合;現有技術的方法是,參閱圖2,先在模板上加工一個作為導向塊的安置和定 位的凹槽,由于加工上的誤差,導向塊的周邊需要預留一定的修配余量,由裝配工根據斜推 桿的軸線斜度配合,對導向塊周邊的修配余量進行二次修配,即,邊修邊配逐步逼近,除去 多余的修配余量直至導向塊在滿足上述"軸線重合"要求的同時自身與凹槽無間隙配合; 然而,實際生產中往往出現修配軸線不重合或四周定位面有間隙的現象,使得導向塊處于 浮動的非固定狀態,模具在使用中,導致斜推桿嚴重變形而折斷。現有技術為了避免這個 問題,采取了先裝配導向塊,然后將模板、導向塊和鑲芯合在一起加工,還要再單獨對模板 擴孔加工避空孔的串行配對加工方式,這又導致了模具的各個零部件不能同時分別并行加 工,使模具的生產效率低下,增加了加工成本和制造周期,同時,對于大型模具,模板、導向 塊和鑲芯合并加工經常受到設備規格的限制,加工精度難以保證。 綜上,現有技術導向塊依靠槽壁定位的加工裝配方法難以同時確保"軸線重合"與 形位尺寸配合的要求,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制約注塑模具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 工的問題與不足。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本發明采用斜推桿引導,導向塊隨桿壓緊 固定,定位銷鎖定定位的技術方案,提供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旨在通過并行 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確保導向塊的斜孔軸線與動模鑲芯的斜孔軸線的高度重合,以 及導向塊與動模板之間的精確定位與可靠固定,使注塑模具的生產制造達到提高效率、降 低成本,便于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工的目的。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所述的工藝流
程依次為,并行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其中, 步驟一 并行加工 依據三維設計造型,同時分別對動模板、導向塊、動模鑲芯進行加工,其中,動模板 上導向塊的安置槽的內尺寸略大于導向塊的外尺寸;導向塊的預設螺絲沉頭穿孔至少為二只,動模板安置槽底面的預設螺絲孔與導向塊的預設螺絲沉頭穿孔的位置與數量對應等 同; 步驟二引導固定 安裝時,動模鑲芯嵌入動模板中固定;斜頂塊固定在斜推桿的上端;斜推桿的下 端向下,沿動模鑲芯的斜頂塊嵌槽底的斜孔、動模板的避空斜孔穿過,使斜頂塊滑動嵌入動 模鑲芯的嵌槽中,此時,再將導向塊的斜孔套在穿過避空斜孔的斜推桿下部桿體上,順著桿 體將導向塊推入動模板下面的導向塊安置槽中,用螺絲沿導向塊上預設的螺絲沉頭穿孔和 動模板安置槽底的預設螺絲孔將導向塊壓緊固定;
步驟三鎖定定位 導向塊固定后,抽出斜推桿,再在導向塊上鉆定位銷孔,直至穿透導向塊體進入動
模板體內,定位銷孔至少為二只,隨即沿定位銷孔銷入圓柱定位銷鎖定導向塊。
工作原理 引導固定工藝保證了導向塊的斜孔軸線與動模鑲芯的斜孔軸線的高度重合,鎖定 定位工藝保證了導向塊與動模板之間的精確定位與可靠固定,避免了現有技術繁瑣的修配 過程,以及串行配對的加工方式,為注塑模具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工提供了便 利。 上述,本發明采用斜推桿引導,導向塊隨桿壓緊固定,定位銷鎖定定位的技術方 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導向塊的加工裝配方法難以同時確保斜孔軸線重合與尺寸配合的要 求,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制約注塑模具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工的問題與不足,所 提供的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通過并行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確保了導 向塊的斜孔軸線與動模鑲芯的斜孔軸線的高度重合,以及導向塊與動模板之間的精確定位 與可靠固定,使注塑模具的生產制造達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便于零部件的模塊化、標 準化生產加工的目的。
圖1是應用本發明的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的注塑模具的局部結構 示意圖; 圖2是應用現有技術的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的注塑模具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但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 任何限制。 圖中動模板1、安置槽11、避空斜孔12、導向塊2、動模鑲芯3、斜推桿4、圓柱定位 銷5、斜頂塊6、模腳7、底板8、推板9。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閱圖l,本發明的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所述的工藝流程依次為,
并行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其中,
步驟一 并行加工 依據三維設計造型,同時分別對動模板1、導向塊2、動模鑲芯3進行加工,其中,動 模板1上導向塊2的安置槽11的內尺寸略大于導向塊2的外尺寸;導向塊2的預設螺絲沉頭穿孔至少為二只,動模板1安置槽11底面的預設螺絲孔與導向塊2的預設螺絲沉頭穿孔 的位置與數量對應等同;
步驟二引導固定 安裝時,動模鑲芯3嵌入動模板1中固定;斜頂塊6固定在斜推桿4的上端;斜推 桿4的下端向下,沿動模鑲芯3的斜頂塊嵌槽底的斜孔、動模板1的避空斜孔12穿過,使斜 頂塊6滑動嵌入動模鑲芯3的嵌槽中,此時,再將導向塊2的斜孔套在穿過避空斜孔12的 斜推桿4下部桿體上,順著桿體將導向塊2推入動模板1下面的導向塊安置槽11中,用螺 絲沿導向塊2上預設的螺絲沉頭穿孔和動模板1安置槽11底的預設螺絲孔將導向塊2壓 緊固定; 步驟三鎖定定位 導向塊2固定后,抽出斜推桿4,再在導向塊2上鉆定位銷孔,直至穿透導向塊2體 進入動模板1體內,定位銷孔至少為二只,隨即沿定位銷孔銷入圓柱定位銷5鎖定導向塊2。
工作原理 引導固定工藝保證了導向塊2的斜孔軸線與動模鑲芯3的斜孔軸線的高度重合, 鎖定定位工藝保證了導向塊2與動模板1之間的精確定位與可靠固定,避免了現有技術繁 瑣的修配過程,以及串行配對的加工方式,為注塑模具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工提 供了便利。
權利要求
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流程依次為,并行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其中,步驟一并行加工依據三維設計造型,同時分別對動模板(1)、導向塊(2)、動模鑲芯(3)進行加工,其中,動模板(1)上導向塊(2)的安置槽(11)的內尺寸略大于導向塊(2)的外尺寸;導向塊(2)的預設螺絲沉頭穿孔至少為二只,動模板(1)安置槽(11)底面的預設螺絲孔與導向塊(2)的預設螺絲沉頭穿孔的位置與數量對應等同;步驟二引導固定安裝時,動模鑲芯(3)嵌入動模板(1)中固定;斜頂塊(6)固定在斜推桿(4)的上端;斜推桿(4)的下端向下,沿動模鑲芯(3)的斜頂塊嵌槽底的斜孔、動模板(1)的避空斜孔(12)穿過,使斜頂塊(6)滑動嵌入動模鑲芯(3)的嵌槽中,此時,再將導向塊(2)的斜孔套在穿過避空斜孔(12)的斜推桿(4)下部桿體上,順著桿體將導向塊(2)推入動模板(1)下面的導向塊安置槽(11)中,用螺絲沿導向塊(2)上預設的螺絲沉頭穿孔和動模板(1)安置槽(11)底的預設螺絲孔將導向塊(2)壓緊固定;步驟三鎖定定位導向塊(2)固定后,抽出斜推桿(4),再在導向塊(2)上鉆定位銷孔,直至穿透導向塊(2)體進入動模板(1)體內,定位銷孔至少為二只,隨即沿定位銷孔銷入圓柱定位銷(5)鎖定導向塊(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藝流程依次為,并行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本發明采用斜推桿引導,導向塊隨桿壓緊固定,定位銷鎖定定位的技術方案,克服了現有技術導向塊的加工裝配方法難以同時確保斜孔軸線重合與尺寸配合的要求,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制約注塑模具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工的問題與不足,所提供的一種斜推桿導向塊的定位固定方法,通過并行加工、引導固定、鎖定定位,確保了導向塊的斜孔軸線與動模鑲芯的斜孔軸線的高度重合,以及導向塊與動模板之間的精確定位與可靠固定,使注塑模具的生產制造達到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便于零部件的模塊化、標準化生產加工的目的。
文檔編號B29C33/30GK101704281SQ20091024714
公開日2010年5月12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4日
發明者顧初青, 鮑明飛 申請人:寧海縣第一注塑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