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精度齒輪的提高方法,尤其是一種塑膠齒輪的提高方法。
背景技術:
塑膠齒輪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醫療器械、汽車、航天航空等行業。由于塑膠齒輪受產品形狀、澆口位置、材料類型、玻纖含量、模具溫度均一性等的影響,造成產品各處收縮不同,從而導致產品圓度不夠,齒輪精度等級難以做到AGMAll級(美國齒輪制造商協會標準)以上。目前有兩種方法可以提高齒輪精度方法第一種為整體縮放法,是當前塑膠模具廠最普遍采用的方法,該方法盡量讓實際齒形接近于理論齒形,此種改善方法,實際得到的塑膠齒輪的齒形整體會接近于理論齒形或是分布在理論齒形的兩側,可以一定程度上可以 提高齒輪精度,但是整體縮放是沒法提高整個齒輪的圓度,所以提高到一定程度后,沒法再提高齒輪的精度,如果再提高,只能通過改善齒輪的圓度來提高齒輪精度,故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二種方法是利用三次元或二次元掃描齒形,然后與理論齒形線比對,進行補償,從而提高齒輪精度。然而,由于精密塑膠齒輪的模數一般小于I. 25,齒形都非常小,且受三次元及二次元儀器本身特點所限,所以只能掃描齒輪的一端,從而不能找到真正塑膠齒輪真正嚙合部分的齒形;另一方面,由于精密塑膠齒輪的齒形是漸開線,即使是掃描出實際的齒形,但是也很難補償成連貫且平滑過渡的曲線。有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注塑齒輪精度提高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精度高、生產成本低的注塑齒輪的加工工藝。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步驟包括步驟一、采用整體縮放法對生產第一塑膠齒輪的第一模具進行補償,補償后的模具為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生產的第二塑膠齒輪的第二齒形圖接近于理論齒形圖;步驟二、測量所述第二塑膠齒輪單齒徑向偏差;步驟三、根據所述徑向偏差對所述第二模具進行補償,從而得到第三模具,所述第三模具生產的齒輪為第三塑膠齒輪。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二是將第二塑膠齒輪與標準齒輪進行嚙合,獲得單齒徑向偏差。進一步地,所述標準齒輪與所述第二塑膠齒輪作雙面嚙合轉動,從而得到各齒的
徑向偏差。進一步地,所述步驟二是通過齒輪徑向跳動測量獲得單齒徑向偏差。進一步地,所述標準齒輪為金屬齒輪。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對模具整體縮放后,進一步徑向偏差進行測量,使得生產的齒輪精度大大提高,而且生產成本較低。
圖I所示為本發明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的步驟圖;圖2所示為本發明測量齒輪徑向偏差的裝置示意圖;圖3所示為圖2中齒輪嚙合面Z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一種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進行進一步描述。參圖I所示,本發明的一種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步驟包括 步驟一、采用整體縮放法對生產第一塑膠齒輪的第一模具進行補償,補償后的模具為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生產的第二塑膠齒輪的第二齒形圖接近于理論齒形圖;步驟二、測量所述第二塑膠齒輪單齒徑向偏差;步驟三、根據所述徑向綜合偏差對所述第二模具進行補償,從而得到第三模具,所 述第三模具生產的齒輪為第三塑膠齒輪。由于塑膠齒輪受產品形狀、澆口位置、材料類型、玻纖含量、模具溫度均一性等的影響,造成第一塑膠齒輪各處收縮不同,從而導致第一塑膠齒輪圓度不夠。步驟一采用整體縮放方法是針對實際生產出的第一塑膠齒輪有一定的收縮,而進行的對第一模具做出的補償,補償后使得第二模具生產的第二塑膠齒輪的第二齒形圖相對于補償前的第一塑膠齒輪更接近于理論齒形圖。在對第一模具整體縮放后,再對第二模具生產的第二塑膠齒輪進行單齒徑向偏差測量。本發明中測量第二塑膠齒輪徑向偏差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將第二塑膠齒輪與標準齒輪在齒輪嚙合儀上進行嚙合,另一種是采用測量各齒的齒外徑相對中心的偏差。優選地,本發明最佳的實施方式采用第一種方法。參圖2和圖3所示,本發明采用第一種方法測量齒輪徑向綜合偏差的裝置包括底座10、固定于底座10上方的標準齒輪20和第二塑膠齒輪30、用以支撐標準齒輪20的導軌40以及連接在標準齒輪20和第二塑膠齒輪30之間的拉力彈簧50,標準齒輪20和第二塑膠齒輪30的嚙合面為Z。導軌40的作用是保證標準齒輪20在水平方向運動,拉力彈簧50可使得標準齒輪20和第二塑膠齒輪30始終緊密嚙合,標準齒輪20為金屬制成,精度非常高,接近理想數值。本齒輪測量系統采用雙面嚙合的測量方式,即把第二塑膠齒輪30作為一個回轉運動的傳動元件,與標準齒輪20作無間隙的雙面嚙合,并以徑向移動的方式調整第二塑膠齒輪30與標準齒輪20的中心距A,在齒輪轉動過程中,采用位移式傳感器測量取值,參圖2,探頭部分60同時接入電容和電感式位移傳感器,用以檢測位移變化量。通過對模具進行兩次補償,進一步提高了塑膠齒輪的精度,同時生產成本較低。本發明測量第二塑膠齒輪徑向偏差的方法為跳動測量,該方法為習知技術,故不再贅述。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 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步驟包括 步驟一、采用整體縮放法對生產第一塑膠齒輪的第一模具進行補償,補償后的模具為第二模具,所述第二模具生產的第二塑膠齒輪的第二齒形圖接近于理論齒形圖; 步驟二、測量所述第二塑膠齒輪單齒徑向偏差; 步驟三、根據所述徑向偏差對所述第二模具進行補償,從而得到第三模具,所述第三模具生產的齒輪為第三塑膠齒輪。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是將第二塑膠齒輪與標準齒輪進行嚙合,獲得單齒徑向偏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齒輪與所述第二塑膠齒輪作雙面嚙合轉動,從而得到各齒的徑向偏差。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二是通過齒輪徑向跳動測量獲得單齒徑向偏差。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標準齒輪為金屬齒輪。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塑膠齒輪精度提高方法,其先采用整體縮放法對生產第一塑膠齒輪的第一模具進行補償并獲得第二模具,使得所述第二模具生產的第二塑膠齒輪的第二齒形圖接近于理論齒形圖,再測量所述第二塑膠齒輪單齒徑向偏差,最后根據所述徑向偏差對所述第二模具進行補償,從而得到第三模具,第三模具生產的齒輪為精度大大提高的第三塑膠齒輪。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大大提高齒輪精度。
文檔編號B29D15/00GK102717522SQ201110076200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29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29日
發明者葉茂, 董建江 申請人:蘇州星諾奇傳動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