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ー種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
背景技術:
在一般模具結構中,產品內壁的倒勾采取斜頂或內抽芯的方式脫模,它針對產品倒勾視為產品內壁的一部分,必須有較多的自由空間布置脫模機構,且脫模的方向不存在倒勾,而對產品內壁三面倒勾,且在脫模方向存在倒勾的脫模,普通斜頂機構就不能實現,一般設計考慮采取活動鑲件隨模具的頂出,手工從注塑產品中取出,工作強度大,生產周期長,質量穩定性差,無法滿足模具自動化的生產要求。在模具的脫模產品中,人們設計了許多種方式,各有各的特點。但總體來說,尤其對注塑產品內壁三面倒勾,且在脫模方向存在倒勾的都無法完成脫模任務。因此為了解決注塑產品內壁面6個自由度空間,有4個自由度方向存在倒勾的難以脫模問題,設想提供ー種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復合斜頂脫模機構完成產品內壁三面倒勾,且在脫模方向存在倒勾的模具自動脫模功能,可實現自動化生產的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此脫模機構的斜頂本體本來為實心結構,經過使用發現,若能夠在斜頂本體內布置冷卻水路,既能夠充分利用了斜頂空間,又延長了斜頂和模具體的使用壽命。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注塑產品內壁面6個自由度空間,有4個自由度方向存在倒勾的難以脫模問題,提供ー種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復合斜頂脫模機構完成產品內壁三面倒勾,且在脫模方向存在倒勾的模具自動脫模功能,可實現自動化生產的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斜頂本體。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包括斜頂本體所述的斜頂本體(2)的內部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水路(26),進水口(261)和回水口(262)都設置在斜頂本體(2)的下端側面,斜頂本體的上端內部設有橫水道(263),橫水道不能穿通斜頂本體,斜頂本體的上、下端水路エ藝孔端ロ分別設有水路上銅堵頭(27)和水路下銅堵頭(28)。所述水路上銅堵頭和水路下銅堵頭,為錐形銅制圓臺體。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在斜頂本體內斜頂本體內布置了冷卻水路,既能夠充分利用了斜頂空間,又延長了斜頂和模具體的使用壽命。
附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水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通過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詳細說明[0018]一種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包括斜頂本體I :所述的斜頂本體I的內部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水路2,進水口 3和回水口 4都設置在斜頂本體I的下端側面,斜頂本體I的上端內部設有橫水道5,橫水道5不能穿通斜頂本體,斜頂本體I的上、下端水路工藝孔端口分別設有水路上銅堵頭6和水路下銅堵頭7。所述水路上銅堵頭6和水路下銅堵頭7,為錐形銅制圓臺體。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的實施方式,除此之外,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有其他實現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沒有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任何顯而易見的改進和修飾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包括斜頂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頂本體的內部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水路,進水口和回水口都設置在斜頂本體的下端側面,斜頂本體的上端內部設有橫水道,橫水道不能穿通斜頂本體,斜頂本體的上、下端水路工藝孔端口分別設有水路上銅堵頭和水路下銅堵頭。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上銅堵頭和水路下銅堵頭,為錐形銅制圓臺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注塑模復合斜頂脫模機構的帶有水路的斜頂本體,包括斜頂本體所述的斜頂本體的內部設有兩條相互平行的水路,進水口和回水口都設置在斜頂本體的下端側面,斜頂本體的上端內部設有橫水道,橫水道不能穿通斜頂本體,斜頂本體的上、下端水路工藝孔端口分別設有水路上銅堵頭和水路下銅堵頭。所述水路上銅堵頭和水路下銅堵頭,為錐形銅制圓臺體。本實用新型在斜頂本體內斜頂本體內布置了冷卻水路,既能夠充分利用了斜頂空間,又延長了斜頂和模具體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29C45/33GK202623186SQ20122020330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王強 申請人:滁州浩博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