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
背景技術:
[0002]材質較軟的模具注塑產品冷卻定型慢,如手機按鍵類的材料。脫模時候,冷卻時間過短,水口料會粘附在唧嘴上,強制脫模會造成流道水口料變形,不能用機械手將水口料取出,生產過程不能自動化;通過增加冷卻時間使產品冷卻定型后再進行脫模,造成成型周期慢,機臺使用效率低,導致生產成本高,降低了公司效益。發明內容[0003]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及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容易制作、縮短產品成型周期、降低生產成本的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0005]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唧嘴和固定在脫料板上的脫料塊,所述脫料塊在合模狀態時包覆在唧嘴末端,所述唧嘴末端呈錐形。[0006]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有以下有益效果:設計成錐形的唧嘴末端與水口料托料盤接觸面積小,在脫模過程中粘附水口料的粘附力就變小了,同時,與唧嘴末端形狀配合的脫料塊接觸托料盤的面積就增大了,脫模過程受力面積增大,脫模就更為容易,相對于傳統工藝中為了避免水口料變形而通過增加冷卻成型時間對其進行脫模,大大縮短了成型周期,增加了經濟效益。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剖視結構示意圖;[0008]圖2是本實用新型脫模結構示意圖。[0009]圖中:1-唧嘴,2-脫料塊,3-上模板,4-脫料板,5-分流道,6_托料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0]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應當指出,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0011]如附圖1所示,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包括固定在上模板3上的唧嘴I和固定在脫料板4上的脫料塊2,所述脫料塊2在合模狀態時包覆在唧嘴I末端,所述唧嘴I末端呈錐形。[0012]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熔融狀態的原料流經唧嘴I主流道后進行分流,進入分流道5,主流道與分流道交匯處成型的水口料為托料盤6,托料盤6的直徑大于唧嘴I末端端面的直徑,具體大小根據不同需求來設定,注塑產品冷卻成型后進行脫模,因唧嘴I與托料盤6接觸面積小,與唧嘴I末端形狀配合的脫料塊2接觸托料盤6的面積就增大了,脫模過程受力面積增大,脫模就更為容易,脫模后水口料留在模具上,由機械手取出,全程自動化,經濟效益得到了提高。
權利要求1.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唧嘴和固定在脫料板上的脫料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料塊在合模狀態時包覆在唧嘴末端,所述唧嘴末端呈錐形。
專利摘要一種模具唧嘴及水口料脫模結構,包括固定在上模板上的唧嘴和固定在脫料板上的脫料塊,所述脫料塊在合模狀態時包覆在唧嘴末端,所述唧嘴末端呈錐形。本實用新型通過改良模具唧嘴和脫料塊的配合結構,唧嘴與水口料托料盤接觸面積減小,避免了因產品粘結唧嘴導致脫模過程流道水口料的變形,縮短了成型周期,保證了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B29C45/40GK203019615SQ201220535260
公開日2013年6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8日
發明者劉超 申請人:東莞勁勝精密組件股份有限公司, 東莞華清光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