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電視機零部件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改進的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注塑模具是電視機塑料殼的生產制造中的重要的設備,通過注塑成型的電視機塑料殼具有尺寸精密,表面光潔度好、抗應力能力強等優點,現有的注塑模具通常由凹模和凸模組成,通過控制機構進行合模,將熔融的塑料通過注塑口注入到型腔中,待熔融塑料充滿型腔后通過冷卻系統進行冷卻后頂出。
目前,現有的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在熔融塑料冷卻后大都是通過頂出桿將塑件頂出,現有的頂出桿大都為金屬或塑料制品,目前的頂出機構大多采用氣動頂出,頂出桿的頂出端集中作用在塑件上的頂出力會對塑件的表面造成破壞,影響了塑件的質量,雖然有些模具的頂出力較小,但是與塑件接觸后,多多少少也會對塑件產生力的作用,從而影響塑件的質量。
另外,在制備過程中,將熔融塑料通過注塑口及澆道注入到型腔中時,由于模具不具有保溫和加熱功能,因此熔融塑料在流過澆道時,由于溫度的下降,會有少部分的熔融塑料固化在澆道上,不僅影響了熔融塑料的注入量,影響了產品的質量,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效率,而且也縮短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通過檢索,發現如下一篇與本專利申請相關的專利公開文獻:
一種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CN204322432U),提供一種自動去除廢料的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包括定模板、凸模、注塑口、澆道等,所述凸模安裝在定模板上,所述定模板上開設有注塑口,所述凸模的內部開設有澆道,所述澆道與注塑口連接,所述凹模通過定位導向桿安裝在動模板上,與凹模上的定位導向軸套對應的凸模上開設有定位導向孔,所述頂出板通過頂出機構安裝在凹模與動模板之間,所述頂出板上與凹模的型腔對應的位置設有塑件頂桿,所述廢料頂桿設置在與澆道對應的位置。本實用新型增加了廢料切刀,可在注塑成型的同時將塑件和廢料進行分離,還將頂出桿分為塑件頂桿和廢料頂桿兩部分,能夠將塑件、廢料分開頂出,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生產效率。
通過對比,本專利申請與上述專利公開文獻存在本質的不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原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設計科學合理、結構簡單、延長了使用壽命、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的改進的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
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改進的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所述模具包括動模板、凹模、定模板、凸模、頂出機構、塑件頂桿和緩沖墊,所述動模板和定模板相對活動設置,所述動模板上設有凹模,所述定模板上設有凸模,所述凹模和凸模相對設置且可拆卸活動設置,所述動模板和定模板合模之后,所述凹模和凸模之間形成塑件形成腔,所述動模板上還設有頂出機構和塑件頂桿,所述塑件頂桿的一端與頂出機構相連接設置,該塑件頂桿能夠通過頂出機構頂出,該塑件頂桿的另一端頂出端與凸模相對設置,用于將固化成型后的塑件頂出,所述塑件頂桿的頂出端緊密設有緩沖墊。
而且,所述模具還包括注塑口、澆道、頂出板、定位導向軸套、定位導向軸和電熱絲,所述定模板上開設有注塑口,所述凸模的內部制有澆道,所述澆道與注塑口相連接設置,所述澆道、注塑口的外側與澆道和注塑口的形狀相配合緊密貼合設置電熱絲,所述凹模通過上、下對稱設置的定位導向軸套安裝在動模板上,與凹模上的定位導向軸套對應的凸模上設有定位導向軸,該定位導向軸能夠同軸套裝伸入定位導向軸套內并沿定位導向軸套沿水平方向來回活動,該定位導向軸套和定位導向軸不分離設置,所述頂出板通過頂出機構安裝在凹模與動模板之間,所述頂出板上與凹模對應的位置設有塑件頂桿。
而且,所述模具還包括廢料頂桿、廢料切刀、切刀控制器、切刀安裝座,所述廢料頂桿設置在與澆道對應的位置,所述切刀安裝座上設有切刀控制器,所述廢料切刀通過切刀安裝座安裝在凹模的內部,所述廢料切刀與切刀控制器連接。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1、本模具的塑件頂桿的頂出端緊密設有緩沖墊,使得在熔融塑料冷卻后通過頂出桿將塑件頂出時,塑件與頂出桿的頂出端相接觸時能夠緩沖頂出桿的作用力,從而極大地減小了甚至避免了頂出桿對塑件的表面造成的破壞,提高了塑件的質量,降低了塑件產品的不合格率,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2、本模具由于設置了電熱絲,該模具的澆道、注塑口的外側與澆道和注塑口的形狀相配合緊密貼合設置電熱絲,使得塑件在制備過程中,熔融塑料通過注塑口及澆道注入到型腔中時,可以通過電熱絲對熔融塑料進行保溫和加熱,因此熔融塑料可以順利地流過澆道時,而不會發生熔融塑料固化在澆道上的現象,保證了熔融塑料的注入量,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而且也延長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定位導向軸套和定位導向軸的設置,使得上模與下模在合模時貼合得更為精確,而且定位導向軸套和定位導向軸不分離設置,能夠很好地保證上模和下模之間的安裝關系,提高了工作效 率,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3、本模具設置了廢料切刀,可在注塑成型的同時將塑件和廢料進行分離,還將頂出桿分為塑件頂桿和廢料頂桿兩部分,能夠將塑件、廢料分開頂出,提高了本發明的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模具開模狀態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模具合模狀態的結構連接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進一步了解本發明的內容、特點及功效,茲例舉以下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下。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由此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本專利申請中未具體描述的結構連接關系及工作原理均可以理解為現有技術,如專利公開文獻CN204322432U所公開的內容。
一種改進的電視機塑料殼的注塑模具,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模具包括動模板1、凹模5、定模板9、凸模7、頂出機構17、塑件頂桿4和緩沖墊6,所述動模板和定模板相對活動設置,所述動模板上設有凹模,所述定模板上設有凸模,所述凹模和凸模相對設置且可拆卸活動設置,所述動模板和定模板合模之后,所述凹模和凸模之間形成塑件形成腔18,所述動模板上還設有頂出機構和塑件頂桿,所述塑件頂桿的一端與頂出機構相連接設置,該塑件頂桿能夠通過頂出機構頂出,該塑件頂桿的另一端頂出端與凸模相對設置,用于將固化成型后的塑件頂出,所述塑件頂桿的頂出端緊密設有緩沖墊。
本模具的塑件頂桿的頂出端緊密設有緩沖墊,使得在熔融塑料冷卻后通過頂出桿將塑件頂出時,塑件與頂出桿的頂出端相接觸時能夠緩沖頂出桿的作用力,從而極大地減小了甚至避免了頂出桿對塑件的表面造成的破壞,提高了塑件的質量,降低了塑件產品的不合格率,從而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模具還包括注塑口11、澆道10、頂出板3、定位導向軸套2、定位導向軸8和電熱絲12,所述定模板上開設有注塑口,所述凸模的內部制有澆道,所述澆道與注塑口相連接設置,所述澆道、注塑口的外側與澆道和注塑口的形狀相配合緊密貼合設置電熱絲,所述凹模通過上、下對稱設置的定位導向軸套安裝在動模板上,與凹模上的定位導向軸套對應的凸模上設有定位導向軸,該定位導向軸能夠同軸套裝伸入定位導向軸套內并沿定位導向軸套沿水平方向來回活動,該定位導向軸套和定位導向軸不分離設置,所述頂出板通 過頂出機構安裝在凹模與動模板之間,所述頂出板上與凹模對應的位置設有塑件頂桿。
本模具由于設置了電熱絲,該模具的澆道、注塑口的外側與澆道和注塑口的形狀相配合緊密貼合設置電熱絲,使得塑件在制備過程中,熔融塑料通過注塑口及澆道注入到型腔中時,可以通過電熱絲對熔融塑料進行保溫和加熱,因此熔融塑料可以順利地流過澆道時,而不會發生熔融塑料固化在澆道上的現象,保證了熔融塑料的注入量,提高了產品的質量,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而且也延長了該模具的使用壽命,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同時,定位導向軸套和定位導向軸的設置,使得上模與下模在合模時貼合得更為精確,而且定位導向軸套和定位導向軸不分離設置,能夠很好地保證上模和下模之間的安裝關系,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證了產品的質量。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模具還包括廢料頂桿16、廢料切刀13、切刀控制器14、切刀安裝座15,所述廢料頂桿設置在與澆道對應的位置,所述切刀安裝座上設有切刀控制器,所述廢料切刀通過切刀安裝座安裝在凹模的內部,所述廢料切刀與切刀控制器連接。
本模具設置了廢料切刀,可在注塑成型的同時將塑件和廢料進行分離,還將頂出桿分為塑件頂桿和廢料頂桿兩部分,能夠將塑件、廢料分開頂出,提高了本發明的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