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校正模塊,特別涉及一種先通過水平檢測單元檢測噴頭模塊的水平性,再通過多軸校正單元進行調校的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
背景技術: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3D打印技術(3D printing)及增材制造技術(Additive Manufacturing,AM)已成為最主要發展的技術之一,而這些技術皆屬于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可將使用者設計好的數碼模型文件直接制造出所需的成品,且成品幾乎是任意形狀的3D實體,故能應用于多個領域中。
其中,以熔融沉積成型(Fused Deposition Modeling,FDM)為例,3D打印裝置通過噴頭模塊將半熔融狀態的線材由打印噴嘴逐層反復噴出到打印平臺上,且迅速回復成固態,進而堆迭形成3D物件,但為了維持打印時的精準度,需要經常以手動方式進行調校,以降低機械因素所造成的誤差,必定耗費許多人力,因此若能通過感測進行自動校正則可提升產值。
由此,上述現有方式仍有諸多缺失,實在還不是一完美的設計,而亟待加以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先通過水平檢測單元檢測噴頭模塊的水平性,再通過多軸校正單元進行調校,令3D打印裝置自行將噴頭模塊調整至水平狀態,進而改善噴頭模塊通過手動方式進行調校所需耗費的人力。
因此,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為一種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用于一3D打印裝置的噴頭模塊的校正,其包括:一多軸校正單元,與該噴頭模塊連接;一水平檢測單元,設置于該噴頭模塊上方,以檢測該噴頭模塊的水平性,并發送一檢測信號至一控制單元;以及該控制單元,該控制單元分別電性連接該多軸校正單元及該水平檢測單元,接收并判斷該檢測信號,若判斷該噴頭模塊未保持一水平狀態,則該控制單元發送一控制信號至該多軸校正單元,驅使該多軸校正單元將該噴頭模塊調整至該水平狀態。
承上所述的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其中該多軸校正單元至少包括一基座及多個連桿,且這些連桿并聯于該基座。
承上所述的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其中該多軸校正單元為并聯機器人(delta robot)。
承上所述的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其中該水平檢測單元為水平儀或陀螺儀。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不但在空間型態上確屬創新,并能相比常用物品增進上述多項功效。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的方框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的立體圖。
【附圖標記說明】
10 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
11 多軸校正單元
111 連桿
12 水平檢測單元
13 控制單元
20 噴頭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1及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為一種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10,用于一3D打印裝置的噴頭模塊20的校正,其包括:一多軸校正單元11,與該噴頭模塊20連接;一水平檢測單元12,設置于該噴頭模塊20上方,且不影響該噴頭模塊20的入料,以檢測該噴頭模塊20的水平性,并發送一檢測信號至一控制單元13;以及該控制單元13,該控制單元13分別電性連接該多軸校正單元11及該水平檢測單元12,接收并判斷該檢測信號,若判斷該噴頭模塊20未保持一水平狀態,則該控制單元13發送一控制信號至該多軸校正單元11,驅使該多軸校正單元11將該噴頭模塊20調整至該水平狀態。
然而,該多軸校正單元11為并聯機器人(delta robot,并聯機械手),配置于該噴頭模塊20的上方至少包括了一基座(圖中未示出)及多個連桿111,這些連桿111并聯于該基座,再由圖2中所示,該多軸校正單元11包括三組連桿111,且這三組連桿111構成了三角形結構,以使該噴頭模塊20能通過該多軸校正單元11進行校正。此外,該水平檢測單元12為水平儀或陀螺儀。
因此,當該3D打印裝置開始進行校正程序時,該水平檢測單元12會檢測該噴頭模塊20的水平性,并發送檢測信號至該控制單元13,若該控制單元13判斷該噴頭模塊20并未保持于水平狀態時,則該控制單元13傳送該控制信號至該多軸校正單元11,令該噴頭模塊20回復至該水平狀態完成校正程序,然而當完成校正程序后,該3D打印裝置可進行打印程序。
故本實用新型確實提供一種3D打印裝置的校正模塊,先通過水平檢測單元檢測噴頭模塊的水平性,再通過多軸校正單元進行調校,令3D打印裝置自行將噴頭模塊調整至水平狀態,進而改善噴頭模塊通過手動方式進行調校所需耗費的人力。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