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此外,本實用新型還涉及一種包括上述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
背景技術:
塑料因其輕便、性能穩定等優勢,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在3C電子產品中的金屬引腳的一側通常需要注塑塑料的殼體。
熱固性材料在加熱時不能再發生軟化與塑制,且不能在溶劑中溶解,由熱固性材料注塑成型的塑料耐熱、耐磨、絕緣、耐高壓電等性能較好,因而更加適用于作為金屬引腳的殼體。然而,熱固性材料注塑模的注塑較慢,工作效率較低。
因此,如何提高熱固性材料注塑模的工作效率,是本領域技術人員目前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熱固性材料自注塑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熱固性材料自注塑模具的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包括由上模、中模和下模形成的三板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中模為動模,所述下模為定模,所述上模與所述中模之間設有拉斷水口料部件,所述中模與所述下模之間設有型腔,所述下模上設有至少一根模條,所述模條的兩端分別設有接料裝置和送料裝置,每根所述模條的兩側設有一組用于與所述模條組合形成間隙以便夾緊坎入注塑的待注塑件的滑塊,所述滑塊設于所述下模,一組所述滑塊中設有兩個滑塊,每個所述滑塊沿待注塑件的移動方向延伸,一組中的兩個所述滑塊在垂直于所述移動方向的截面呈梯形且上底位于上側,每個所述滑塊的端部設有斜槽,所述中模上設有與每個所述滑塊相對應的斜塊,所述斜塊的端部設有與所述斜槽相對應的凸起。
優選地,每個所述滑塊的兩端均設有所述斜槽。
優選地,所述滑塊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移動方向。
優選地,所述下模上設有分別用于與兩個待注塑件對應的兩組所述滑塊,所述中模上設有與每個所述滑塊相對應的所述斜塊。
優選地,兩組所述滑塊相鄰設置,分別位于兩組所述滑塊中的內側的滑塊垂直于所述移動方向的截面為梯形且下底位于上側,分別位于兩組所述滑塊的內側的滑塊對應于同一個所述斜塊。
優選地,所述斜塊通過螺栓連接于所述中模。
優選地,所述下模的下側設有用于頂出成品和模條的頂出系統。
一種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
優選地,包括用于取出模條或水口的機械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形成的三板模,其中,下模為定模,上模和中模為動模,上模與中模之間設有拉斷水口料部件,中模與下模之間設置有型腔,在下模上設置有模條和滑塊,中模上設有與每個滑塊相對應的斜塊。在中模與下模合模時,斜塊分別將一組中的兩個滑塊朝向相對的方向推動,使此兩個滑塊支撐起待注塑件,同時,中模與下模形成型腔壓緊待注塑件;當開模時,中模上移,斜塊隨著中模同步上移,同時,斜塊帶動對應的滑塊發生相對運動,每個模條兩側的滑塊分開,便于模條取出。同時,拉料裝置與送料裝置可以在注塑完成后持續向下模中送入下一段待注塑件。
此種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利用滑塊與斜塊形成的側壓模,使開模、合模的同時即可實現對模條兩邊待注塑件的壓緊與松開,有效提高了熱固定材料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采用三板模,脫離水口在中模與上模之間,方便取水口料實現自動化,水口與注塑后的產品互不干涉;模條兩端是連續接送料裝置,可以將需要坎入注塑的待注塑件連續送入,注塑后拉出產品帶動下一段待注塑件進入模具實現連續注塑。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包括上述熱固性材料自注塑模具的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具體實施例中的中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具體實施例中的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圖1至圖3中,1為下模,2為上模,3為待注塑件,4為水口,5為中模,6為斜槽,7為滑塊,8為凸起,9為斜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熱固性材料自注塑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種包括上述熱固性材料自注塑模具的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提高了工作效率。
請參考圖1至圖3,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具體實施例中的中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具體實施例中的下模的結構示意圖。
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一種具體實施例中,包括上模2、中模5和下模1形成的三板模,其中,下模1為定模,上模2和中模5為動模,上模2與中模5之間設有拉斷水口料部件,中模5與下模1之間設置有型腔,待注塑件3在型腔中成型,在下模1上設有至少一根模條,模條的兩端分別設有接料裝置和送料裝置,用于推動待注塑件3在下模1中的移動,待注塑件3注塑成型后,成品需要與模條相分離,每根模條的兩側設有一組滑塊7,滑塊7設置在下模1上,模條與滑塊7組合形成間隙以便夾緊坎入注塑的待注塑件3,其中,一組滑塊7中包括兩個滑塊7,滑塊7設置在下模1,每個滑塊7沿待注塑件3的移動方向延伸,也就是說,一個待注塑件3設置在一組滑塊7的連接處,一組滑塊7朝向相反的方向移動可解除對模條的支撐,一組中的兩個滑塊7在垂直于待注塑件3的移動方向的截面呈梯形且上底位于上側,此梯形由滑塊7平行于待注塑件3移動方向的外側的兩側側壁以及該兩側壁的頂部、底部分別連接形成,每個滑塊7的端部設有斜槽6,此端部指的是沿著待注塑件3的移動方向的端部,中模5上設有與每個滑塊7相對應的斜塊9,斜塊9的端部設有與斜槽6相對應的凸起8。
在中模5與下模1合模時,斜塊9分別將一組中的兩個滑塊7朝向相對的方向推動,使此兩個滑塊7支撐起待注塑件3,同時,中模5與下模1形成型腔壓緊待注塑件3;當開模時,中模5上移,斜塊9隨著中模5同步上移,同時,斜塊9帶動對應的滑塊7發生相對運動,每個模條兩側的滑塊7分開,便于模條取出。同時,拉料裝置與送料裝置可以在注塑完成后持續向下模1中送入下一段待注塑件3。
可見,此種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利用滑塊7與斜塊9形成的側壓模,使開模、合模的同時即可實現對模條兩邊待注塑件3的壓緊與松開,有效提高了熱固定材料注塑模具的工作效率;采用三板模,脫離水口4在中模5與上模2之間,方便取水口4料實現自動化,水口4與注塑后的產品互不干涉;模條兩端是連續接送料裝置,可以將需要坎入注塑的待注塑件3連續送入,注塑后拉出產品帶動下一段待注塑件3進入模具實現連續注塑。
具體地,每個滑塊7的兩端可以均設有斜槽6,以提高斜塊9與滑塊7之間配合的可靠性。當然,每個滑塊7也可以只在一端設置斜槽6。
上述各個實施例中,滑塊7的延伸方向具體可以平行于待注塑件3的移動方向,在開模或者合模的過程中,滑塊7可以垂直于待注塑件3的移動方向進行移動,相比于其他角度設置,此種設置方式下滑塊7可以保持最小的移動距離,從而有利于縮小模具的體積,并有利于節約材料。
上述各個實施例中,下模1上可以設置有分別用于與兩個待注塑件3對應的兩組滑塊7,中模5上設置有與每個滑塊7相對應的斜塊9,以推動滑塊7,使兩組注塑加工同時進行,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當然,熱固定材料注塑模具中也可以設置成一組、三組或者其他數量的滑塊7以及對應的斜塊9。
上述各個實施例中,兩組滑塊7可以相鄰設置,且位于兩組滑塊7中的內側的滑塊7在垂直于待注塑件3的移動方向的截面為梯形且該梯形的下底位于上側,在同一個水平面上的兩組滑塊7中,分別位于兩組滑塊7中且位于此四個滑塊7的中間的兩個滑塊7為位于兩組滑塊7中的內側的滑塊7,同時,位于兩組滑塊7的內側的滑塊7對應于同一個斜塊9,即該斜塊9的垂直于待注塑件3移動方向的截面為梯形且下底位于上側,便于加工以及各個滑塊7的定位。當然,滑塊7以及斜塊9的設置方式不限于此。
上述各個實施例中,每組滑塊7中的兩個滑塊7之間還可以設置用于在開模時將兩個滑塊7推開的彈性件,以輔助斜塊9對兩個滑塊7進行運動控制,提高可靠性。
上述各個實施例中,斜塊9具體可以通過螺栓連接于中模5,便于拆裝以及維修。當然,斜塊9與中模5也可以一體成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進行連接。
上述各個實施例中,下模1的下側設置有用于頂出成品和模條的頂出系統。三板模的設置方式有利于提高待注塑件3的加工精度。
具體地,頂出系統的最下層板的下側可以設置彈簧,開模后,在中模5的下側,頂出系統中的頂針可以先將成品與模條一同頂出,再頂成品脫離模條;在中模5的上側,水口4通常粘于上模2上,可以通過機械手或者其他方式將水口4取出。
除了上述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括上述實施例公開的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的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該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由于采用了上述熱固性材料注塑模具,提高了工作效率。該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的其他各部分的結構請參考現有技術,本文不再贅述。
上述實施例中,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中可以包括用于取出模條或者水口4的機械手,有利于實現連續送料和出料,提高整個注塑過程的自動化程度。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系統及其熱固性材料自動注塑模具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