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紡織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染紗管外表面過濾層包覆機,用于將過濾層包覆在染紗管外表面的染紗管包覆機。
背景技術:
一般紡織工業的染色工程中,是透過浸染方式將一染液內的染料著色至紡織用纖維紗線上,使其變成所需的顏色后再進行布料的紡織。目前最常見利染色機進行染色作業,染色機具有多個染紗桿,每根染紗桿套設有多支染紗管,染紗管以頭相串連,染紗管的外壁面上具有形成網狀鏤空的多個噴孔,纖維紗線繞設于染紗管而形成固定。當進行染色作業時,利用染色機的高壓泵加壓染液,加壓后的染液會自噴孔噴出,再向外穿過染紗管的噴孔,使染液的染料附著于纖維紗線上,靜待一段時間后,便可達到染色均勻的效果。然而,由于染紗管在參與染色的過程中需要承受縱向的壓力和徑向扭曲力,同時還要承受一定的溫度,這樣就造成了現有的染紗管在受熱變性后有以下弊端:1.縱向變形后無法縱向收縮,致使染紗管鼓起影響染色;2.徑向變形使得染紗管扭曲,類似于麻花狀,致使纖維紗線纏繞在染色管上;3.受熱后,纖維紗線與染紗管外壁粘連。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背景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將過濾層包覆在染紗管外表面的染紗管包覆機,避免纖維紗線與染紗管直接接觸,同時起到防止染料殘留物溢出染紗管的染紗管包覆機。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設計的染紗管包覆機,包括機架、包覆轉盤、超聲焊接機、過濾層放料架、過濾層送料機構及其驅動部分和控制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轉盤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機架上,包覆轉盤在機架的前側,與包覆轉盤連接的轉盤驅動在機架的后部,包覆轉盤上安裝承載軸,承載軸通過軸承與包覆轉盤垂直連接,承載軸與承載軸驅動連接;所述的過濾層送料機構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水平支架、安裝在水平支架上的送料夾、安裝在送料夾上的剪裁器;所述超聲焊接機的焊接頭豎直對準承載軸的最高處母線。
優選的,所述的水平支架上安裝直線導軌,送料夾通過直線軸承及驅動安裝在直線導軌上,送料夾的行程與染紗管的圓周長度匹配。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層送料機構設有按料器及其按料驅動,按料器及其按料驅動安裝在機架上或超聲焊接機上或水平支架上,按料器的寬度與過濾層的寬度匹配。
所述的染紗管上料部分包括夾料機構和傳送機構,夾料機構包括夾爪,夾爪安裝在滑臺及其驅動上,滑臺及其驅動安裝在上料機架上的水平滑軌上;所述的夾爪上連接旋轉電機,旋轉電機安裝在滑臺及其驅動上,對應夾爪的上料機架上安裝染紗管檢測機構,染紗管檢測機構對染紗管的端口大小進行判斷,旋轉電機轉動180°;上料機架上設有載料臺,載料臺位于染紗管檢測機構正下方通過載料臺驅動在上料機架上豎直滑動,載料臺的內側安裝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與夾爪的驅動連接。
所述的上料部分包括夾料機構和傳送機構,傳送機構安裝在上料機架上,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安裝在上料機架上的上料轉盤及其上料驅動,上料轉盤的圓周上沿軸向設有承載染紗管的凹槽,所述凹槽能旋轉至上料工位承載軸的正前方;上料轉盤的上部是夾料機構。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上料轉盤通過中空軸承與上料機架連接,中空軸承與上料驅動連接;所述的上料轉盤上設有推料桿;推料驅動安裝在中空軸承中固定在上料機架上,推料驅動與中空軸承轉動連接,推料驅動輸出軸通過板與推料桿連接,推料桿與包覆轉盤上料工位的承載軸對應。
優選的,所述的承載軸上安裝退料機構,承載軸上有軸向開口,退料機構包括退料橫桿,與退料橫桿中間垂直連接的推桿及退料驅動,退料橫桿置于承載軸上的軸向開口中,退料橫桿的長度大于承載軸直徑與染紗管匹配,由軸向開口兩側伸出,推桿的后端有方形卡塊,退料驅動安裝在機架上,位于退料工位承載軸的正后方與方形卡塊對應;所述的承載軸旋轉驅動采用伺服電機,伺服電機安裝機架上,位于包覆工位承載軸的正后方;伺服電機的輸出軸端有與方形卡塊匹配的卡口。
優選的,優選的,所述的包覆轉盤上安裝四個承載軸,等圓心角布置并其軸心在同一圓周上。
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的上料轉盤上的凹槽有四個,等圓心角布置并其軸心在同一圓周上;所述上料轉盤和包覆轉盤同步轉動。
優選的,在所述上路機架上設有導架,導架位于上路轉盤正上方。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層放料架上設兩根放料桿,放兩筒過濾層。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包覆部分通過送料夾、超聲焊接機、剪裁器、按料器的配合,承載軸的旋轉將無紡布過濾層緊密、平整、牢固地包覆在染紗管上。本發明的4個承載軸輪流承擔包覆工位、退料工位、空位、上料工位,實現了高效、有序自動化生產。
通過染紗管檢測機構判斷上料的方向是否正確,使上料自動化;通過上料轉盤和包覆轉盤的同步轉動實現上料和包覆同步進行提高效率;按料器大大提高了包覆的平整度和使用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全自動化控制,不僅效率高,而且能夠使過濾層能夠整齊平整且可靠的包覆于染紗管上。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其中按料器未示出。
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圖4是承載軸結構及旋轉驅動示意圖。
圖5是承載軸結構及退料驅動示意圖。
圖6是上料傳送機構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7是壓料器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圖1~圖7以及列舉本發明的一些可選實施例的方式,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包括優選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本實施例內的任何技術特征以及任何技術方案均不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公開的染紗管外表面過濾層包覆機包括機架1、包覆轉盤2、超聲焊接機3、過濾層放料架4、過濾層送料機構5及其驅動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包覆轉盤2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機架1上,包覆轉盤2在機架1的前側,與包覆轉盤2連接的轉盤驅動2b在機架1的后部,包覆轉盤2上安裝承載軸2a,承載軸2a通過軸承與包覆轉盤2垂直連接,承載軸2a與承載軸驅動連接;所述的過濾層送料機構5包括固定在機架1上的水平支架5a、安裝在水平支架5a上的送料夾5c、安裝在送料夾5c上的剪裁器5d;所述超聲焊接機3的焊接頭豎直對準承載軸2a的最高處母線。
所述的水平支架5a上安裝直線導軌5b,送料夾5c通過直線軸承及驅動安裝在直線導軌5b上,送料夾5c的行程與染紗管的圓周長度匹配。
所述的過濾層送料機構5設有按料器5f及其按料驅動5h,按料器5f及其按料驅動5h安裝在機架1上或超聲焊接機3上或水平支架5a上,按料器5f的寬度與過濾層的寬度匹配。
所述的染紗管上料部分6包括夾料機構6d和傳送機構,夾料機構6d包括夾爪6d1,夾爪6d1安裝在滑臺及其驅動6d2上,滑臺及其驅動6d2安裝在上料機架6a上的水平滑軌6d6上;所述的夾爪6d1上連接旋轉電機6d3,旋轉電機6d3安裝在滑臺及其驅動6d2上,對應夾爪6d1的上料機架6a上安裝染紗管檢測機構6d4,染紗管檢測機構6d4對染紗管的端口大小進行判斷,旋轉電機6d3轉動180°;上料機架6a上設有載料臺6d5,載料臺6d5位于染紗管檢測機構6d4正下方通過載料臺驅動在上料機架6a上豎直滑動,載料臺6d5的內側安裝光電傳感器,光電傳感器與夾爪6d1的驅動連接。光電傳感器檢測到染紗管到位后,夾爪6d1夾緊。
圖6是上料傳送機構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所述的上料部分6的傳送機構安裝在上料機架6a上,所述傳送機構包括安裝在上料機架6a上的上料轉盤6b及其上料驅動,上料轉盤6b的圓周上沿軸向設有承載染紗管的凹槽6c,所述凹槽6c能旋轉至上料工位承載軸2a的正前方;上料轉盤6b的上部是夾料機構6d。
所述的上料轉盤6b通過中空軸承6h與上料機架6a連接,中空軸承6h與上料驅動6b1連接;所述的上料轉盤6b上設有推料桿6e;推料驅動6f安裝在中空軸承6h中固定在上料機架6a上,推料驅動6f與中空軸承6h轉動連接,推料驅動6f的輸出軸6f1通過導向板6g與推料桿6e連接,推料桿6e與包覆轉盤2上料工位的承載軸2a對應。
上料傳送機構還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傳送。
所述包覆轉盤2通過軸承座安裝在機架1上,包覆轉盤2在機架1的前側,與包覆轉盤連接的轉盤驅動2b在機架1的后部,包覆轉盤上安裝承載軸2a,承載軸2a通過軸承與包覆轉盤2垂直連接,承載軸2a與承載軸驅動連接;所述的承載軸2a上安裝退料機構7,承載軸2a上有軸向開口2a1,退料機構包括退料橫桿7a,與退料橫桿7a中間垂直連接的推桿7b及退料驅動7c,退料橫桿7a置于承載軸2a上的軸向開口2a1中,退料橫桿7a的長度大于承載軸2a直徑與染紗管匹配,由軸向開口2a1兩側伸出,推桿7b的后端有方形卡塊7d,退料驅動7c安裝機架1上,位于退料工位承載軸2a的正后方與方形卡塊7d對應;所述的承載軸旋轉驅動采用伺服電機2a1,伺服電機2a1安裝在機架1上,位于包覆工位承載軸2a的正后方;伺服電機2a1的輸出軸端有與所述方形卡塊7b1匹配的卡口2a2。
優選的,所述的包覆轉盤2上安裝4個承載軸2a,等圓心角布置并其軸心在同一圓周上。所述的上料轉盤6b上的凹槽6c有4個,等圓心角布置并其軸心在同一圓周上;所述上料轉盤6b和包覆轉盤2a同步轉動。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層放料架4上設兩根放料桿,放兩筒過濾層
優選的,所述的過濾層送料機構5設有按料器5f及其按料驅動5h,按料器5f及其按料驅動5h安裝在機架1上或水平支架5a上,按料器5f的寬度與過濾層的寬度匹配。如圖3所示的按料器5f即是裝載超聲焊接機上。
圖7是壓料器一種實施例結構示意圖。所述按料器5f通過滑架5e安裝在水平支架5a上,按料驅動5h帶動按料器5f往復滑動。進一步優選的,所述滑架5e上還設有監測傳感器5g,所述監測傳感器5g與超聲焊接機3連接,監測傳感器5g檢測染紗管是否到位,染紗管到位,超聲焊接機3才工作。
所述的過濾層放料架4上設兩根放料桿,放兩筒無紡布,過濾層由兩層無紡布構成。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
本發明的包覆轉盤2上安裝4個承載軸2a,初始狀態如圖3所示,4個承載軸2a分別位于45°、135°、225°、315°;45°為包覆工位,135°為退料工位,225°為空位,315°為上料工位,包覆轉盤2每次轉動90°,4個承載軸2a輪流位于上料、包覆、退料、空位四個工序。
染紗管置于載料臺6d5之后,載料臺6d5上升到指定位置,同時夾爪6d1張開,夾爪6d1將染紗管夾住,載料臺6d5回位;染紗管檢測機構6d4伸出,通過染紗管檢測機構6d4伸出端的行程來判斷出染紗管的朝向,如果朝向不正確,夾爪6d4通過旋轉電機6d3旋轉180°,朝向正確后,通過滑臺及其驅動6d2帶動夾爪6d4向右移動至導架6n上方;此時,上料轉盤6b上的一個凹槽6c正好朝上,染紗管在導架6n的導向下落入該凹槽6c中;然后上料轉盤6b轉動90°,這個凹槽6c與包覆轉盤2的上料工位的承載軸2a對應,隨后推料桿6e將染紗管推至上料工位的承載軸2a上;包覆轉盤旋2旋轉90°將載有染紗管的承載軸2a轉至包覆工位,此時承載軸2a上推桿7b后端的方形卡塊7d卡入卡口2a2;同時,過濾層送料機構5上的送料夾5c將過濾層送至包覆工位染紗管最高母線處,超聲焊接機3向下移動并將過濾層的前端和染紗管焊接,保持不動,送料夾5c松開、退回(行程等于染紗管周長+余量)原位,送料夾5c夾緊,剪裁器5d剪斷過濾層,超聲焊接機3退回,與此同時,按料器5f在其驅動的作用下與染紗管接觸,隨后伺服電機2a1將承載軸2a逆時針旋轉一周,過濾層包覆染紗管一周,超聲焊接機3下移并完成過濾層尾端焊接;第二次焊接完成后包覆轉盤2旋轉90°將包覆有過濾層的染紗管的承載軸2a送至退料工位,推桿7b后端的方形卡塊7d對準退料驅動7c,驅動退料橫桿7a將包覆有過濾層的染紗管從承載軸2a上推出。退料機構7復位,7e是復位彈簧。上料、包覆過程、下料三個工位同時進行,如此往復,即可實現自動化上料、包覆過程、下料。
當然,在檢測染紗管的朝向時,也可以進行兩次檢測,即是先確定朝向正確,然后在通過滑臺及其驅動6d2將染紗管送入凹槽6c中。
本發明的圖7附上了另一種按料器5f的實施方式,這種按料器5f和旋轉檢測傳感器5g為聯動的,當按料時,旋轉檢測傳感器5g遠離染紗管,當承載軸2a旋轉時,按料器5f遠離染紗管。與圖3中的方式不同,圖3中是旋轉檢測傳感器5g是固定不動的,按料器5f可擺動以實現按料。無論何種方式,按料器5f與染紗管的接觸力不能過大,可以設置成彈性接觸,而旋轉檢測傳感器5g的觸頭是彈性的。
本發明的包覆轉盤2上安裝4個承載軸2a,每次轉動90°,4個承載軸2a輪流承擔上料、包覆、退料、空位四個工序。上料轉盤6b上的凹槽6c有4個,4個凹槽6c的初始狀態與包覆轉盤2相差45°,其上料工位的凹槽6c在90°。上料轉盤6b和包覆轉盤2a同步轉動,每次轉動90°上一個管。所有驅動由控制器按程序控制,整個流程高效、有序。
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組合、替換、改進等均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