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復合板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輥壓成型裝置。
背景技術:
復合板材是通過膠粒經過一定工藝制作而成的,廣泛應用于醫療、汽車、戶外用品等行業。通常地,膠粒需要通過塑料擠出機等機器進行第一步加工,膠粒經過第一步加工處理變成粘稠流質的膠粒半成品,膠粒半成品通過復合板拉板機的模頭拉出復合板半成品,隨后還需對復合板半成品進行擠壓加工,擠壓時需要根據不同需求控制復合板材的厚度,并且可能還需要根據需求在復合板上印出紋路,因此,需要一種裝置能壓板并且能控制壓板的厚度,還能根據要求印出紋路。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輥壓成型裝置,其能夠有效地完成壓板并且能控制壓板的厚度,還能根據要求在復合板上印出紋路。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輥壓成型裝置,用于加工復合板,包括機架,所述機架上轉動設置有固定輥,所述機架轉動設置有上臂桿以及下臂桿,所述上、下臂桿分別轉動設置有上、下壓輥,所述上、下壓輥分別位于固定輥的上方和下方,并且上、下壓輥與固定輥之間均留有空隙,所述下壓輥與固定輥之間的空隙正對復合板拉板機的模頭,所述上、下壓輥以及固定輥均可為光滑輥或紋路輥,所述固定輥順時針轉動,所述上、下壓輥逆時針轉動,所述復合板拉板機的模頭拉出復合板半成品,復合板半成品從下壓輥與固定輥之間的空隙中穿過,再緊貼固定輥并從上壓輥與固定輥之間的空隙中穿出,最后緊貼上壓輥運出。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下臂桿分別通過一轉軸轉動設置在機架上,所述上、下臂桿末端分別通過一驅動裝置與機架連接,所述上、下壓輥均可以對應轉軸為支點轉動以靠近或遠離固定輥。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驅動裝置為油缸。
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上、下壓輥以及固定輥一側均連接有低速電機。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輥壓成型裝置主要用于復合板的壓合成型工序,其通過固定輥以及上、下壓輥完成對復合板的壓合,下壓輥與固定輥之間的空隙正對復合板拉板機的模頭,同時,上、下臂桿能帶動上、下壓輥上下移動以控制復合板的厚度,并且上、下壓輥以及固定輥均可為光滑輥或紋路輥,因此能根據需求印出表面光滑或者帶有紋路的復合板,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簡單,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說明。顯然,所描述的附圖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的其他設計方案和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具體結構及產生的技術效果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他實施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參照圖1至圖2,一種輥壓成型裝置主要用于復合板的壓合成型工序。本輥壓成型裝置包括機架1,所述機架1上轉動設置有固定輥2,所述機架1轉動設置有上臂桿11以及下臂桿12,所述上臂桿11和下臂桿12分別轉動設置有上壓輥3和下壓輥4,所述上壓輥3和下壓輥4分別位于固定輥2的上方和下方,具體地,所述上臂桿11和下臂桿12分別通過一轉軸轉動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上臂桿11和下臂桿12末端分別通過一驅動裝置5與機架1連接,優選的,所述驅動裝置5為油缸。因此,所述上壓輥3和下壓輥4均可以對應轉軸為支點轉動以靠近或遠離固定輥2。并且,所述上壓輥3和下壓輥4以及固定輥2一側均連接有低速電機6,對應的低速電機6帶動對應的上壓輥3和下壓輥4或固定輥2轉動,具體地,所述固定輥2順時針轉動,所述上壓輥3和下壓輥4逆時針轉動,并且上壓輥3和下壓輥4與固定輥2之間均留有空隙,所述下壓輥4與固定輥2之間的空隙正對復合板拉板機的模頭。此外,所述上壓輥3和下壓輥4以及固定輥2均可為光滑輥或紋路輥,通過光滑輥或紋路輥印出表面光滑或者帶有紋路的復合板。
當輥壓成型裝置工作時,先根據板材所需的厚度設定上壓輥3和下壓輥4與固定輥2之間的距離,接著,所述復合板拉板機的模頭拉出復合板半成品,復合板半成品從下壓輥4與固定輥2之間的空隙中穿過,再緊貼固定輥2并從上壓輥3與固定輥2之間的空隙中穿出,最后緊貼上壓輥3并運動至下一工序。
所述上述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基于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