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裝置,具體是一種光纖激光焊接線冷卻裝置。
背景技術:
在光纖激光焊接過程中會產生熱量,需要冷卻,大都采用睡冷卻,冷卻水工作時間長了也會變熱,有必要涉及一種冷卻效果好的冷卻裝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纖激光焊接線冷卻裝置,冷卻效果好。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提供一種光纖激光焊接線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冷卻水槽的下方設置由一上盒體和一下盒體扣合而成的散熱盒體,所述上盒體具有向下的第一容置腔體并在一側設有第一開口,所述下盒體具有向上的第二容置腔體并在上盒體開口的同一側設有第二開口;
所述上盒體在中部開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盒體在中部開有第二通孔,一散熱片放置在第二通孔上方且散熱片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散熱片的上方放置一導熱元件,所述導熱元件從第一通孔伸出接觸到所述冷卻水槽底部;
在所述下盒體下方對應于所述第二通孔處設置有散熱風扇。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開口處設置有第一扇片,所述第二開口處設置有第二扇片。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卻水槽的兩端分別向下設置有連接端,支架連接在連接端,所述支架下面固定有方形底座。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盒體、下盒體、散 熱片、導熱元件由鋁合金制成。
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熱風扇設置有開關,所述散熱盒體設置有溫度感應裝置,所述溫度感應裝置的信號傳遞給所述開關,以控制所述開關的閉合與斷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光纖激光焊接線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在所述卻水槽的下方設置由一上盒體和一下盒體扣合而成的散熱盒體,所述上盒體具有向下的第一容置腔體并在一側設有第一開口,所述下盒體具有向上的第二容置腔體并在上盒體開口的同一側設有第二開口;所述上盒體在中部開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盒體在中部開有第二通孔,一散熱片放置在第二通孔上方且散熱片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散熱片的上方放置一導熱元件,所述導熱元件從第一通孔伸出接觸到所述冷卻水槽底部;在所述下盒體下方對應于所述第二通孔處設置有散熱風扇。冷卻水槽的熱量通過散熱盒體及導熱元件將熱量散發出來,散熱片連接散熱盒體及導熱元件,風扇對準散熱片吹,因此熱量會很快散發出去,冷卻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爆炸示意圖;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結構請參見圖1: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光纖激光焊接線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1,在所述冷卻水槽1的下方設置由一上盒體21和一下盒體22扣合而成的散熱盒體,所述上盒體21具有向下的第一容置腔體211并在一側設有第一開口212,所述下盒體22具有向上的第二容置腔體221并在上盒體21第一開口212的同一側設有第二開口222;當上、下盒體扣合后,形成一個一面開口的盒體,開口有助于散熱。
所述上盒體21在中部開有第一通孔213,所述下盒體22在中部開有第二通孔223,一散熱片2放置在第二通孔223上方且散熱片2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223的尺寸,所述散熱片2的上方 放置一導熱元件3,所述導熱元件3從第一通孔213伸出接觸到所述冷卻水槽底部;一般地,散熱片2的尺寸剛好大于第二通孔223,既不至于散熱片2脫落更有助于增大散熱面積;上下盒體與冷卻水槽緊密連接,導熱元件3也緊緊靠近冷卻水槽,熱量便從冷卻水槽底部迅速傳導出來;
在所述下盒體22下方對應于所述第二通孔223處設置有散熱風扇4,風扇對準散熱片吹,因此熱量會很快散發出去。
優選地:所述第一開口212處設置有第一扇片214,所述第二開口處222設置有第二扇片224,兩個扇片相當于進一步增大散熱面積,有助于散熱。
優選地:所述冷卻水槽1的兩端分別向下設置有連接端5,支架6連接在連接端5,所述支架6下面固定有方形底座7。
優選地:所述上盒體、下盒體、散熱片、導熱元件由鋁合金制成。
優選地:所述散熱風扇4設置有開關8,所述散熱盒體設置有溫度感應裝置9,所述溫度感應裝置9的信號傳遞給所述開關8,以控制所述開關的閉合與斷開。從而可以達到自動控制。
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光纖激光焊接線冷卻裝置,包括冷卻水槽,在所述卻水槽的下方設置由一上盒體和一下盒體扣合而成的散熱盒體,所述上盒體具有向下的第一容置腔體并在一側設有第一開口,所述下盒體具有向上的第二容置腔體并在上盒體開口的同一側設有第二開口;所述上盒體在中部開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盒體在中部開有第二通孔,一散熱片放置在第二通孔上方且散熱片的尺寸大于第二通孔的尺寸,所述散熱片的上方放置一導熱元件,所述導熱元件從第一通孔伸出接觸到所述冷卻水槽底部;在所述下盒體下方對應于所述第二通孔處設置有散熱風扇。冷卻水槽的熱量通過散熱盒體及導熱元件將熱量散發出來,散熱片連接散熱盒體及導熱元件,風扇對準散熱片吹,因此熱量會很快散發出去,冷卻效果好。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專利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專利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專利。因此,無論從哪一點 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專利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