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型單點針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針閥產品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改良型單點針閥結構。
【背景技術】
:
[0002]射出成型設備是將熱塑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的裝置。隨著熱流道技術的不斷發展,氣動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注塑成型過程中。針閥作為針閥熱流道系統的關系部件,其結構的優化設計,直接影響熱流道系統的使用效果和熱流道系統的制造成本。
[0003]目前的針閥結構較為復雜,且易出現漏膠或溢出的現象,以致對廠商造成極大的困擾,有鑒于此,本發明人提出以下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改良型單點針閥結構。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該改良型單點針閥結構包括:一缸體,該缸體上下兩端分別安裝有一缸蓋及一底蓋,其之間形成一腔室,該腔室中安裝有一活塞,該缸體外圍設置有氣嘴;一主射嘴組件,其包括安裝于缸體內的第一主射嘴、安裝于第一主射嘴上端的第二主射嘴、套接于第一主射嘴外圍的第一銅套以及纏繞于第一銅套外圍的第一發熱絲,其中,該第二主射嘴穿過所述缸蓋顯露于缸蓋外,所述第一主射嘴下端嵌套于所述活塞中,并與活塞固定;一熱嘴組件,其包括一熱嘴、套接于熱嘴外圍的第二銅套以及纏繞于第二銅套外圍的第二發熱絲和安裝于熱嘴下端的嘴芯、澆口司及換色帽,該熱嘴上端安裝于底蓋中,并伸出于底蓋下端,且該熱嘴與所述第一主射嘴相對應;一閥針組件,其包括一閥針及套接于閥針外圍的閥套,該閥套安裝于熱嘴上端中,閥針上端與活塞下端固定,且該閥針依次穿過所述熱嘴、嘴芯顯露于熱嘴組件下端外。
[0006]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第一主射嘴設置有一主射口及兩個與主射口連通并呈八字形分布的第一分流道,主射口上端設置有一第一安裝位,所述第二主射嘴固定安裝于該第一安裝位中。
[0007]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主射嘴中設置有一呈碟狀的灌澆口以及與灌澆口連通的第一內流道,該第一內流道與所述主射口對接,且該第一內流道呈上窄下寬的喇叭狀。
[0008]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熱嘴上端設置有一安裝孔、兩個對稱分布于安裝孔外圍并與安裝孔連通的第二分流道以及與第二分流道連通的第二內流道,該第二分流道與所述第一分流道相對應,所述閥套設置于安裝孔中。
[0009]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分流道呈倒八字形分布,所述閥套下端具有一截面呈三角形的尖端部,該尖端部卡嵌于安裝孔中,并伸入兩第二分流道相接處。
[0010]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二內流道下端口設置有一第二安裝位,所述嘴芯通過所述的澆口司及一卡簧相互配合固定安裝于該第二安裝位中,且該嘴芯內的第三內流道與該第二內流道連通;所述閥針穿過該第二內流道及第三內流道。
[0011]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活塞外圍套接有耐磨圈及O型圈。
[0012]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閥針下端外圍形成有一向外凹陷的內凹部,該內凹部外圍位于所述第二內流道下端口中。
[0013]進一步而言,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發熱絲及第二發熱絲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第一銅套外圍設置有第一安裝槽,該第一發熱絲安裝于該第一安裝槽中,并與第一銅套外圍平順銜接;所述第二銅套外圍設置有第二安裝槽,該第二發熱絲安裝于該第二安裝槽中,并與第二銅套外圍平順銜接。
[0014]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較為簡單,且緊湊,并于第一主射嘴增設一個第二主射嘴,且該第二主射嘴中設置有一呈碟狀的灌澆口以及與灌澆口連通并呈上窄下寬的喇叭狀的第一內流道,此結構可避免出現易漏膠的現象,且由于第一內流道呈上窄下寬的喇叭狀,其可防止熔融塑膠料反溢出的現象,以致可大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的工作質量,具有極高的市場競爭力。
【附圖說明】
: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
[0017]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18]見圖1、2所示,為一種改良型單點針閥結構,其包括:一缸體1、安裝于缸體I中的主射嘴組件2、與主射嘴組件2匹配的熱嘴組件3及閥針組件4。
[0019]所述的缸體I上下兩端分別安裝有一缸蓋11及一底蓋12,其之間形成一腔室,該腔室中安裝有一活塞13,該缸體I外圍設置有氣嘴14。所述活塞13外圍套接有耐磨圈131及O型圈132。
[0020]所述的主射嘴組件2包括安裝于缸體I內的第一主射嘴21、安裝于第一主射嘴21上端的第二主射嘴22、套接于第一主射嘴21外圍的第一銅套23以及纏繞于第一銅套23外圍的第一發熱絲24,其中,該第二主射嘴22穿過所述缸蓋11顯露于缸蓋11外,所述第一主射嘴21下端嵌套于所述活塞13中,并與活塞13固定。
[0021]所述的第一主射嘴21設置有一主射口 211及兩個與主射口 211連通并呈八字形分布的第一分流道212,主射口 211上端設置有一第一安裝位,所述第二主射嘴22固定安裝于該第一安裝位中。另外,所述第二主射嘴22中設置有一呈碟狀的灌澆口 221以及與灌澆口 221連通的第一內流道222,該第一內流道222與所述主射口 211對接,且該第一內流道222呈上窄下寬的喇叭狀。
[0022]所述第一發熱絲24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第一銅套23外圍設置有第一安裝槽,該第一發熱絲24安裝于該第一安裝槽中,并與第一銅套23外圍平順銜接。
[0023]所述的熱嘴組件3包括一熱嘴31、套接于熱嘴31外圍的第二銅套32以及纏繞于第二銅套32外圍的第二發熱絲33和安裝于熱嘴31下端的嘴芯34、澆口司35及換色帽36,該熱嘴31上端安裝于底蓋12中,并伸出于底蓋12下端,且該熱嘴31與所述第一主射嘴21相對應。所述第二發熱絲33截面均呈矩形;所述第二銅套32外圍設置有第二安裝槽,該第二發熱絲33安裝于該第二安裝槽中,并與第二銅套32外圍平順銜接。
[0024]所述的閥針組件4包括一閥針41及套接于閥針41外圍的閥套42,該閥套42安裝于熱嘴31上端中,閥針41上端與活塞13下端固定,且該閥針41依次穿過所述熱嘴31、嘴芯34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