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784629閱讀:547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包括料筒、料斗、螺桿、動力系統,料斗設置在料筒上,料筒內設置有擠出腔,螺桿設置在擠出腔內,料筒設置有加熱區段,加熱區段內設置有紅外線加熱管和反射層,反射層為半圓形,紅外線加熱管設置在反射層的圓心處,紅外線加熱管和反射層構成紅外線加熱裝置。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快速升溫,解決了傳統注塑加工升溫慢等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
【背景技術】
[0002]塑料工業的問世可溯源至1862年,這一年在倫敦的一個展覽會上,英國人Parkes展出了一些用Parkesine材料模壓而成的小制品。這就是注塑技術的起源。1920年注塑技術己開始工業化,但直至1926年在德國才出現了根據工業標準而制造的首批用于加工塑料的注塑機。以后又推出了用電力驅動的注塑機,在英國還發明了壓縮空氣油壓驅動的注塑機,開始出現了注塑技術的發展雛形。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聚合物品種有了很大的增加并相繼投入工業化生產,才使得注塑技術得以迅速的發展。1970年以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塑料制品從民用向工業、農業、國防和交通等行業發展。因此,制品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對注塑設備及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注塑設備和技術開始向高速高效化、自動化、專業化、微小化、精密化方面發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能夠實現快速升溫,解決了傳統注塑加工升溫慢等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5]—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包括料筒、料斗、螺桿、動力系統,料斗設置在料筒上,料筒內設置有擠出腔,螺桿設置在擠出腔內,螺桿和動力系統相連,料筒設置有加熱區段,加熱區段內設置有紅外線加熱管和反射層,反射層為半圓形,紅外線加熱管設置在反射層的圓心處,紅外線加熱管和反射層構成紅外線加熱裝置。
[0006]本實用新型實施時,將待加工的原料從料斗下放到料筒,經螺桿的旋轉推動到加熱區段,開啟紅外線加熱管,待加工的原料經加熱后融化成流體狀態,即完成整個實施過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利用紅外線加熱管和反射層之間的反射加強光能量,使得待加工材料吸收的強光能實現快速升溫而熔化,從而快速塑化。
[0007]所述紅外線加熱裝置為2個或以上。加熱區段的長短決定了紅外線加熱裝置可以設置為2個或以上,這樣能夠充分保證待加工原料保持液態的流動狀。
[0008]紅外線加熱裝置沿料筒內壁方向平行排列。平行排列的設置能夠均勻加熱料筒外壁,實現料筒外壁到待加工原料的均勻傳熱。
[0009]螺桿前端還設置有止逆環。
[0010]所述螺桿分為加料段、壓縮段和均化段,加料段靠近料筒,壓縮段位于加料段和均化段之間,均化段設置在料筒的出料口端。
[0011]動力系統為氣缸和馬達,螺桿和氣缸相連,氣缸和馬達相連。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的優點和有益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快速升溫,解決了傳統注塑加工升溫慢等問題。
【附圖說明】
[0014]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限定。在附圖中: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6]附圖中標記及對應的零部件名稱:
[0017]1、料筒,1-1、擠出腔,2-料斗,3、氣缸,4、螺桿,5、加熱區段,5_1、紅外線加熱管,5_
2、反射層,6、動力系統,7、止逆環。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
[0019]實施例1
[0020]如圖1所示,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包括料筒1、料斗2、螺桿4、動力系統,料斗2設置在料筒I上,料筒I內設置有擠出腔1-1,螺桿4設置在擠出腔1-1內,螺桿4和動力系統相連,料筒I設置有加熱區段5,加熱區段5內設置有紅外線加熱管5-1和反射層5-2,反射層5-2為半圓形,紅外線加熱管5-1設置在反射層5-2的圓心處,紅外線加熱管5-1和反射層5-2構成紅外線加熱裝置。
[0021 ]本實用新型實施時,將待加工的原料從料斗2下放到料筒I,經螺桿4的旋轉推動到加熱區段5,開啟紅外線加熱管5-1,待加工的原料經加熱后融化成流體狀態,即完成整個實施過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于:利用紅外線加熱管5-1和反射層5-2之間的反射加強光能量,使得待加工材料吸收的強光能實現快速升溫而熔化,從而快速塑化。
[0022]所述紅外線加熱裝置為2個或以上。加熱區段5的長短決定了紅外線加熱裝置可以設置為2個或以上,這樣能夠充分保證待加工原料保持液態的流動狀。
[0023]紅外線加熱裝置沿料筒I內壁方向平行排列。平行排列的設置能夠均勻加熱料筒I外壁,實現料筒I外壁到待加工原料的均勻傳熱。
[0024]螺桿4前端還設置有止逆環7。
[0025]所述螺桿4分為加料段、壓縮段和均化段,加料段靠近料筒I,壓縮段位于加料段和均化段之間,均化段設置在料筒I的出料口端。
[0026]動力系統為氣缸3和馬達6,螺桿4和氣缸3相連,氣缸3和馬達6相連。
[0027]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基于紅外線加熱的注塑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I)、料斗(2)、螺桿(4)、動力系統,料斗(2)設置在料筒(I)上,料筒(I)內設置有擠出腔(1-1),螺桿(4)設置在擠出腔(1-1)內,螺桿(4)和動力系統相連,料筒(I)設置有加熱區段(5),加熱區段(5)內設置有紅外線加熱管(5-1)和反射層(5-2),反射層(5-2)為半圓形,紅外線加熱管(5-1)設置在反射層(5-2)的圓心處,紅外線加熱管(5-1)和反射層(5-2)構成紅外線加熱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紅外線加熱裝置為2個或以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部件,其特征在于,紅外線加熱裝置沿料筒(I)內壁方向平行排列。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部件,其特征在于,螺桿(4)前端還設置有止逆環(7)。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4)分為加料段、壓縮段和均化段,加料段靠近料筒(1),壓縮段位于加料段和均化段之間,均化段設置在料筒(I)的出料口端。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部件,其特征在于,動力系統為氣缸(3)和馬達(6),螺桿(4)和氣缸(3)相連,氣缸(3)和馬達(6)相連。
【文檔編號】B29C45/74GK205467166SQ201620253750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0日
【發明人】張吉, 王開波, 何強
【申請人】綿陽祥泰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