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綠色發電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494768閱讀:297來源:國知局
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綠色發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綠色發電系統,包括鍋爐,密閉式煤倉、給煤斗、給煤機、中速磨煤機、汽輪機、密閉式煤泥倉、風扇磨、干燥管、氣粉分離器、水回收裝置,乏氣風機、給粉機、風粉混合器;所述密閉式煤泥倉連接到干燥管的進料口,干燥管的出料口經風扇磨連接到氣粉分離器的進料口,氣粉分離器的乏氣出口依次經水回收裝置、乏氣風機連接到風粉混合器的進風口,所述氣粉分離器的出粉口經給粉機連接到風粉混合器的進粉口,風粉混合器的出料口連接鍋爐的燃燒器。該系統具有煤泥處理量大、系統熱效率高、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無污染的優勢。
【專利說明】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綠色發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發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煤和煤泥混燒的發電技術。

【背景技術】
[0002]習近平同志指出: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是長期戰略,必須從當前做起,加快實施重點任務和重大舉措。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立足我國國情,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新趨勢,以綠色低碳為方向,分類推動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并同其他領域高新技術緊密結合,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新增長點。
[0003]煤的燃燒和利用引發的資源和環境問題,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引起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作為一次能源,煤的利用方式在我國主要是燃燒,而煤的燃燒是造成我國生態環境破壞的最大污染源。我國的能源消費占世界的8?9%,但SO2排放占到世界的15.1%,排放總量在1997年已達2346萬噸,占世界第一位;Ν0χ占到世界的10.1%,C02占到9.6%。其中我國煤燃燒所釋放的SO2占到全國總排放的87%,CO2占到71%,NOx占到67%,粉塵占到60%。大量燃煤排放的SO2和NOx已經在我國形成了極大的危害。酸雨區域迅速擴大,已超過國土面積的40%。造成了難以估量的經濟和社會損失。此外,燃煤所排放的溫室氣體CO2總量也居世界第二位。
[0004]燒煤所造成的污染已成為制約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業已成為國際上,特別是周邊國家和地區對中國關注的熱點。如不采取有力的治理措施,這種局面將會加速惡化,直接影響我國12億人口健康和保護16億耕地的國家大計。
[0005]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油氣資源匱乏,新能源在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還很低。這樣的能源結構決定了我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間里,燃煤發電仍然處于主體地位。但是,我國的煤炭資源和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東部沿海地區水資源豐富,煤炭資源儲量少;西部地區煤炭資源豐富,但水資源極度匱乏、生態環境極度脆弱。而東中部人口密集,生態環境承載空間有限,是國家確定的控制煤炭消費量、防止大氣污染的重點區域。日益嚴苛的燃煤電廠節能減排要求,使得燃煤電廠發展,特別是在東部沿海地區,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發展新的燃煤污染物控制技術、深度節能與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技術變得十分迫切。
[0006]目前,燃煤電廠的污染物控制主要包括脫硫、脫硝、除塵和二氧化碳控制。脫硫廣泛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脫硝技術主要包括低NOx燃燒、SNCR和SCR技術;除塵廣泛采用普通電除塵和濕式電除塵技術;二氧化碳控制包括分離、儲存和資源化利用等環節,目前主要處于研發階段,尚未大規模廣泛應用。上述技術對污染物主要采用分而治之的思路,系統復雜,處理成本較高。開發一體化污染物脫除及資源化轉化技術,使各種污染物可以在較低的經濟成本下脫除并轉化為有用的產品,將推動燃煤發電技術成為一種零排放的綠色發電技術,擴展燃煤發電技術的應用空間。
[0007]在提高燃煤電廠熱效率方面,目前凝汽式電廠最大的熱損失是凝汽器冷端熱損失,可達燃煤放熱量的50%以上。由于凝汽器循環水出口溫度不高,余熱量雖然很大,但品位很低,目前一般未進行利用;相比之下,供熱機組的熱效率則大大提高,熱電聯供成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技術之一,但在非供熱期,仍有大量余熱被凝汽器循環水帶走而損失。
[0008]我國是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選煤廠選煤過程還產生大量的煤泥。煤泥為煤炭洗選過程中排放的廢棄物,由于其顆粒細、水分高、粘度大的特點,在堆積情況下不穩定,遇水即流失、風干即飛揚。不僅對周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有時甚至制約了洗煤廠的正常生產,因此迫切需要有效的處理技術。過去,煤泥部分用于生產民用型煤、燒磚或水泥、摻入原煤外銷、作為井下填充料等,這些處理辦法一般利用比例小,效益低。其余大部分泥煤都是作為廢物排放到環境中,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
[0009]盡管煤泥有一定比例的可燃成分,但長期被常規電廠拒之門外。目前國內燒煤泥的發電廠一般采用流化床鍋爐技術,經初步脫水或干化的煤泥送入流化床內,經高溫的床料(如石英砂)加熱并著火燃燒,燃燒后殘余顆粒被高速氣流帶出爐膛,通過旋風分離器,將其中較大的未燃盡顆粒收集下來,然后返回到爐內繼續燃燒,細顆粒和高溫煙氣一起進入后續煙道。煙道內布置受熱面以回收熱量。煙氣經脫硫、除塵等凈化裝置后,排入大氣中。煤泥的流化床燃燒技術可以充分發揮流化床中床料的蓄熱和穩燃作用,適合煤泥低熱值的特點。該技術的主要問題是由于煤泥水分和灰分高,爐內煙氣流速高,磨損比較嚴重,鍋爐不完全燃燒熱損失和排煙損失較大,鍋爐效率較低,單機容量也有待進一步提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既能夠在大容量高參數燃煤電廠中進行大規模低能耗煤泥干燥和燃燒綠色發電系統。該系統能夠減小鍋爐磨損、不完全燃燒熱損失以及排煙損失,提高鍋爐效率、單機容量,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
[0011]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0012]一種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包括鍋爐,密閉式煤倉、給煤斗、給煤機、中速磨煤機、汽輪機;所述密閉煤倉、給煤斗、給煤機,中速磨煤機、鍋爐的燃燒器依次連接;所述鍋爐的蒸汽出口連接汽輪機的蒸汽進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密閉式煤泥倉、風扇磨、干燥管、氣粉分離器、水回收裝置,乏氣風機、給粉機、風粉混合器;
[0013]所述密閉式煤泥倉連接到干燥管的進料口,干燥管的出料口經風扇磨連接到氣粉分離器的進料口,氣粉分離器的乏氣出口依次經水回收裝置、乏氣風機連接到風粉混合器的進風口,所述氣粉分離器的出粉口經給粉機連接到風粉混合器的進粉口,風粉混合器的出料口連接鍋爐的燃燒器。
[0014]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還包括有自來水加熱器、密閉式灰倉、建材建造裝置、除塵器、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所述汽輪機的蒸汽出口連接自來水加熱器的熱源進口,自來水加熱器的熱源出口在連接回鍋爐;所述鍋爐底部的冷灰斗連接密閉式灰倉,所述密閉式灰倉再連接建材建造裝置;所述除塵器設于鍋爐的煙道尾部,所述除塵器連接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污氣進口,所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排氣口經引風機連接到煙囪。
[0015]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排氣口經管道還連接到密閉式密閉式煤倉。
[0016]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鍋爐外設有混合室,混合室的混合煙氣出口連接到干燥管的干燥介質入口,混合室的熱煙進口連接到鍋爐的高溫爐煙抽取口 ;所述除塵器還連接冷煙風機,所述冷煙風機再連接到混合室的冷煙進口。
[0017]在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中,所述鍋爐的煙道位于除塵器前方還設有空氣預熱器,所述空氣預熱器的空氣進口連接送風機,空氣出口分兩路,一路連接到燃燒器,另一路連接到中速磨煤機的干燥劑入口和混合室的熱風進口。
[001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系統通過設置密閉式煤泥儲倉和煤倉,故可避免高粘度煤泥的風化、流失以及對周圍環境造成的污染;煤泥儲倉中的煤泥經干燥管與高溫爐煙/冷爐煙混合介質接觸被初步干燥,一并進入煤泥研磨裝置中被研磨至很細的粒徑,并與干燥介質進行深度換熱,煤泥中的水分大幅下降,磨出口氣粉混合物經氣粉分離器進行氣粉分離后,高含濕的乏氣經水回收裝置冷卻冷凝降低濕度后再作為送粉介質把干煤泥送入鍋爐內燃燒。該過程中煤泥與高溫煙氣進行直接接觸換熱,可以顯著提高煤泥干燥的速率和處理量,回收干燥乏氣的余熱,降低干燥能耗,并減少煤泥帶入鍋爐的水分,從而降低鍋爐出口煙氣露點溫度和排煙熱損失,提高鍋爐熱效率;由于煙氣中含氧量很低,故可以確保干燥系統的安全性,避免發生爆炸。本系統通過設置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把煙氣中的SOx、NOx脫除。本系統通過設置汽輪機排汽余熱利用裝置,利用汽輪機排汽余熱加熱城市自來水,提高自來水溫度,從而減少城市居民加熱自來水消耗的燃料;其優選的方案之二是在缺乏淡水的沿海地區,用海水作為汽輪機排汽的冷卻介質,也即是用汽輪機排汽作為海水淡化的加熱熱源,通過低溫蒸發海水淡化技術制備淡水。無論是哪種方案,都會產生巨大的節能效果O
[0019]該系統中還設置了灰渣綜合利用裝置,其優選的方案是利用鍋爐排放的灰渣制造建材。
[0020]因此,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具有煤泥處理量大、系統熱效率高、資源綜合利用、綠色無污染的優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圖1為實施例1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實施例2的系統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綠色發電系統中,密閉式煤倉14連接到給煤斗15,給煤斗15連接到給煤機16,給煤機16連接到中速磨煤機17的進煤口,中速磨煤機17的出煤口再連接到鍋爐33的燃燒器9。
[0025]鍋爐33的蒸汽出口連接到汽輪機19的蒸汽進口,汽輪機19的蒸汽出口再連接到自來水加熱器20的熱源進口,自來水加熱器20的熱源出口連接回鍋爐33。
[0026]鍋爐33的爐膛下部冷灰斗21連接到密閉式灰倉22連接,密閉式灰倉22連接到建材制造裝置23。
[0027]鍋爐18尾部布置空氣預熱器24,空氣預熱器24連接到除塵器13,除塵器13連接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25,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25有兩個排氣口,一個排氣口連接到引風機26,引風機26再連接煙囪27。另一個排氣口通過管道32連接到密閉式煤倉14。
[0028]空氣預熱器24進口連接送風機28,空氣預熱器24通過一次風管道29連接到中速磨煤機17的干燥劑入口,空氣預熱器24通過二次風管道30與鍋爐燃燒器9連接。
[0029]密閉式煤泥儲倉I經煤泥輸送裝置2連接到干燥管3的進料口,干燥管3的出料口連接到風扇磨4,風扇磨4連接到氣粉分離器5的進料口,氣粉分離器5的乏氣出口連接到水回收裝置6,水回收裝置6連接到乏氣風機7,乏氣風機7再連接到風粉混合器8的進風口,風粉混合器8的出料口連接到鍋爐燃燒器9。氣粉分離器5下部的出粉口連接到給粉機10,給粉機10再連接到風粉混合器8的進粉口。干燥管3的干燥劑入口與混合室11的混合氣體出口連通,混合室11的熱煙進口連接到鍋爐33高溫爐煙抽取口 18,混合室11的冷煙進口連接冷煙風機12的出風口,冷煙風機12的進風口與除塵器13的出口連接。混合室11的熱風進口通過一次風管道31與空氣預熱器24連接。
[0030]水回收裝置6和自來水加熱器20均為熱交換器。
[0031]該基于資源綜合利用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綠色發電系統的工作原理為:
[0032]儲存于密閉式煤泥儲倉I中的煤泥,經煤泥輸送裝置2輸送到干燥管3,與來自混合室10的干燥劑接觸并被初步干燥,然后和干燥劑一并進入風扇磨4,煤泥被進一步干燥并研磨至規定粒徑,磨出口風粉混合物進入分離器5進行分離,分離后高含濕乏氣進入水回收裝置6中被冷卻冷凝,其放出熱量被回收,除濕后的乏氣作為送粉介質,在風粉混合器8中與分離器5下部所連給粉機10送來的干煤泥粉末混合,并輸送至鍋爐燃燒器9。
[0033]儲存于密閉式煤倉14中的原煤,被送入給煤斗15,經給煤機16送入中速磨煤機17,中速磨煤機17出口的一次風粉混合物輸送到鍋爐33的燃燒器9。密閉式煤倉14與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25連接,使用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25中分離出的CO2對密閉式煤倉14進行惰性化保護。
[0034]送風機28從環境中吸入空氣,經空氣預熱器24加熱后,一部分通過一次風管道29送入中速磨煤機17,另一部分通過二次風管道30直接送到鍋爐燃燒器9。
[0035]干煤泥粉末由水回收裝置6出口的乏氣輸送到鍋爐18中與一次風送來的煤粉、二次風混合燃燒,放出的熱量用于生產蒸汽,蒸汽進入汽輪機19做功后的排汽進入自來水加熱器20,來自自來水廠的冷水被汽輪機排汽余熱加熱后返回自來水系統。
[0036]鍋爐出口煙氣經除塵器13去除粉塵后,進入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25中,通過化學方法同時把煙氣中的S0x、N0x脫除,剩余的清潔無害的氣體經引風機26進入煙囪27排放。脫除的SOx、NOx用作制作廢料。
[0037]從鍋爐18的爐膛下部冷灰斗21出來的固態灰渣進入密閉式灰倉22,然后被送到建材制造裝置23中制成建材。
[0038]本系統實現了燃煤發電、煤泥干化、煤泥燃燒、污染物一體化脫除、灰渣利用、汽輪機冷端余熱利用的有機結合,使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具有高效、節能、經濟、環保的功能。該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專利具有以下特點:
[0039](I)風扇磨系統和中速磨系統配套使用,適用于煤泥和磨損指數小于5的貧煤、煙煤或外水分小于19%的低水分褐煤的混燒發電。
[0040](2)該系統中煤泥與高溫煙氣進行直接接觸換熱,可以顯著提高煤泥干燥的速率,回收干燥乏氣的余熱,降低干燥能耗,并減少煤泥帶入鍋爐的水分,從而降低鍋爐出口煙氣露點溫度和排煙熱損失,提高鍋爐熱效率;由于煙氣中含氧量很低,故可以確保干燥系統的安全性,避免發生爆炸。
[0041](3)該系統的煤泥處理能力可達100t/h以上,顯著高于當前煤泥焚燒設備日處理量的水平。
[0042](4)該系統中設置了密閉式煤泥儲倉和煤倉,故可避免煤泥流失和風化以及煤粉向大氣環境的擴散,改善了環境。
[0043](5)設置了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該裝置可通過化學方法同時把煙氣中的SOx、NOx脫除,進入煙囪排放的是清潔無害的氣體。
[0044](6)該系統中設置了自來水加熱器,利用汽輪機排汽余熱加熱城市自來水,提高自來水溫度,從而減少城市居民加熱自來水消耗的燃料,具有顯著的節能效果。
[0045](7)該系統中還設置了灰渣綜合利用裝置,可利用鍋爐排放的灰渣制造建材,加強了資源的綜合利用。
[0046]實施例2
[0047]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汽輪機19的蒸汽出口與鍋爐33之間連接的是海水加熱器20,海水加熱器20再連接閃蒸器33、閃蒸器33再連接冷凝器34。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0048]在本實施例中,通過海水加熱器20利用從汽輪機19出來的蒸汽對海水預熱,預熱后的海水再送到閃蒸器33中產生水蒸氣,最后水蒸再進入冷凝器34中冷凝成淡水,從而實現了海水的淡化。
[0049]但是,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包括鍋爐,密閉式煤倉、給煤斗、給煤機、中速磨煤機、汽輪機;所述密閉煤倉、給煤斗、給煤機,中速磨煤機、鍋爐的燃燒器依次連接;所述鍋爐的蒸汽出口連接汽輪機的蒸汽進口,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密閉式煤泥倉、風扇磨、干燥管、氣粉分離器、水回收裝置,乏氣風機、給粉機、風粉混合器; 所述密閉式煤泥倉連接到干燥管的進料口,干燥管的出料口經風扇磨連接到氣粉分離器的進料口,氣粉分離器的乏氣出口依次經水回收裝置、乏氣風機連接到風粉混合器的進風口,所述氣粉分離器的出粉口經給粉機連接到風粉混合器的進粉口,風粉混合器的出料口連接鍋爐的燃燒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有自來水加熱器、密閉式灰倉、建材建造裝置、除塵器、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 所述汽輪機的蒸汽出口連接自來水加熱器的熱源進口,自來水加熱器的熱源出口在連接回鍋爐; 所述鍋爐底部的冷灰斗連接密閉式灰倉,所述密閉式灰倉再連接建材建造裝置; 所述除塵器設于鍋爐的煙道尾部,所述除塵器連接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污氣進口,所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排氣口經引風機連接到煙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硫脫硝一體化裝置的排氣口經管道還連接到密閉式煤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外設有混合室,混合室的混合煙氣出口連接到干燥管的干燥介質入口,混合室的熱煙進口連接到鍋爐的高溫爐煙抽取口 ;所述除塵器還連接冷煙風機,所述冷煙風機再連接到混合室的冷煙進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鍋爐的煙道位于除塵器前方還設有空氣預熱器,所述空氣預熱器的空氣進口連接送風機,空氣出口分兩路,一路連接到燃燒器,另一路連接到中速磨煤機的干燥劑入口和混合室的熱風進口。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風扇磨和中速磨制粉的煤和煤泥混燒發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來水加熱器替換成的海水加熱器,海水加熱器再連接到閃蒸器,閃蒸器再連接到冷凝器。
【文檔編號】F22D1/32GK204084309SQ201420574076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施大鐘, 裴育峰, 施登宇, 王波, 王怡寧, 姚禹歌 申請人:上海援夢電力能源科技咨詢中心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