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余熱利用系統,特別是一種電站鍋爐煙氣多通道旁路余熱分級利用的系統。
背景技術:
電站鍋爐運行時,鍋爐排煙損失占鍋爐熱損失很大一部分。一般認為,降低排煙溫度10℃~15℃,約可提高1%的鍋爐效率。目前,國內大型燃煤機組排煙溫度設計值在120℃~130℃之間,然而受燃燒煤種、燃燒工況等多方面條件限制,國內鍋爐普遍存在鍋爐排煙溫度偏高,熱損失嚴重等問題,且煙氣在常規換熱器中換熱溫差大,不可逆損失大,能量未實現梯級利用等。另一方面,鍋爐使用的原煤存在含水量高,易結塊,易堵塞給煤機等現象,且過高含水率極大影響其在鍋爐內的燃燒,影響鍋爐效率,且會導致制粉系統功耗偏高,而原煤的預干燥可很好地改善這種狀況。此外,電站除塵器除塵性能與粉塵比電阻及除塵溫度有關,較低的煙氣溫度有助于除塵效率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站鍋爐煙氣多通道旁路余熱分級利用的系統,充分利用了鍋爐尾部煙道煙氣熱量,降低了空預器和省煤器的傳熱端差,減少了部分高壓缸抽汽,系統靈活可調,同時干燥了原煤,降低制粉系統功耗,提高了鍋爐效率,此外系統還有助于降低粉塵的排放。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電站鍋爐煙氣多通道旁路余熱分級利用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鍋爐、煙氣分配器、煙道系統和加熱器系統,所述煙道系統包括并聯設置的第一煙道、第二煙道和第三煙道,所述第一煙道、第二煙道和第三煙道通過煙氣分配器與鍋爐連接,所述第一煙道上設置有空氣預熱器系統,所述第二煙道上設置有換熱器系統,所述第三煙道上設置有低溫省煤器,所述換熱器系統和低溫省煤器分別連接加熱器系統。通過并聯三煙道和煙氣分配器的設置使三煙道中的煙氣可靈活調節,其中第一煙道用于預熱鍋爐進氣溫度,第二煙道用于加熱加熱器凝結水或給水,第三煙道直接加熱經加熱器加熱的給水,從而減少各級換熱溫差,從而減小損失,實現能量的梯級利用;且可以根據加熱需要靈活調整各個煙道的煙氣量。
進一步地,所述加熱器系統包括高壓加熱器組和低壓加熱器組,所述低壓加熱器組、高壓加熱器組和低溫省煤器依次設置;所述換熱器系統包括一級換熱器和二級換熱器,所述一級換熱器設置在二級換熱器第二煙道方向上的上游,所述一級換熱器連接高壓加熱器組,所述二級換熱器連接低壓加熱器組。兩臺換熱器降低了每臺換熱器的平均傳熱溫差,減小了不可逆損;其中由于通過一級換熱器時的煙氣溫度較二級換熱器高,因此通過一級換熱器加熱高壓加熱器組,通過二級換熱器加熱低壓加熱器組進一步降低平均傳熱溫差。
更進一步,所述高壓加熱器組包括至少兩臺高壓加熱器,所述一級換熱器通過高壓換熱入口和高壓換熱出口與高壓加熱器連接,所述高壓換熱入口設置在低溫省煤器與高壓加熱器組間,所述高壓換熱出口設置在各高壓加熱器間和高壓加熱器組與低壓加熱器組間,各高壓換熱出口通過設置閥門控制啟閉。給水在經過高壓加熱器后溫度逐級升高,當進入最后一級高壓加熱器時給水溫度較其它各級高壓加熱器更接近一級換熱器所能提供的加熱溫度,因此將高壓換熱入口設置在最后一級高壓加熱器旁能有效降低平均傳熱溫差;而一級換熱器在加熱最后一級高壓加熱器后仍可能高于其它各級高壓加熱器的給水溫度,因此設置多個高壓換熱出口并通過閥門控制可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一級換熱器對應的高壓加熱器數量進行調整,從而進一步有效利用熱量。
作為優選,所述低壓加熱器組包括至少兩臺低壓加熱器,所述二級換熱器通過低壓換熱入口和低壓換熱出口與低壓加熱器連接,所述低壓換熱入口設置在高壓加熱器組與低壓加熱器組間,所述低壓換熱出口設置在各低壓加熱器間,各低壓換熱出口通過設置閥門控制啟閉。給水在經過低壓加熱器后溫度逐級升高,當進入最后一級低壓加熱器時給水溫度較其它各級低壓加熱器更接近二級換熱器所能提供的加熱溫度,因此將低壓換熱入口設置在最后一級低壓加熱器旁能有效降低平均傳熱溫差;而二級換熱器在加熱最后一級低壓加熱器后仍可能高于其它各級低壓加熱器的給水溫度,因此設置多個低壓換熱出口并通過閥門控制可根據實際工作情況對二級換熱器對應的低壓加熱器數量進行調整,從而進一步有效利用熱量。
作為優選,所述空氣預熱器系統包括高溫空氣預熱器和低溫空氣預熱器,所述高溫空氣預熱器和低溫空氣預熱器串聯設置,所述高溫空氣預熱器設置在低溫空氣預熱器第一煙道方向上的上游。高溫空氣預熱器和低溫空氣預熱器在滿足空氣預熱溫度的同時,降低了每臺空預器的平均傳熱溫差,減小了不可逆損。
作為優選,還包括煙粉換熱器和除塵器,所述煙粉換熱器設置在第一煙道、第二煙道和第三煙道與除塵器間,所述煙粉換熱器設置在空氣預熱器系統、換熱器系統和低溫省煤器下游。煙粉換熱器使用回轉結構,利用流經上述通道后煙氣的余熱干燥原煤,降低原煤含水率,提高了鍋爐燃燒效率,送引風機電耗會相應降低,且制粉系統功耗也會明顯降低;煙粉換熱器在回收低品位熱量的同時,降低了進入除塵器的煙氣溫度,提高了除塵效率。
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利用了鍋爐尾部煙道煙氣余熱,其中多通道可調煙氣分配器能根據下游各通道所需熱量調節煙氣量的分配;高溫空氣預熱器和低溫空氣預熱器在滿足空氣預熱溫度的同時,降低了每臺空預器的平均傳熱溫差,減小了不可逆損;一級換熱器和二級換熱器分別用于加熱高壓加熱器的給水和低壓加熱器的凝結水,且與高壓加熱器和低壓加熱器接入點位置可調,由于排擠了部分高壓缸抽汽,提高了蒸汽做功能力,裝置靈活調節;低溫省煤器加熱從高壓加熱器出來的給水,降低了直接進入常規省煤器給水的傳熱溫差,減小不可逆損失;煙粉換熱器使用回轉結構,利用流經上述通道后煙氣的余熱干燥原煤,降低原煤含水率,提高了鍋爐燃燒效率,送引風機電耗會相應降低,且制粉系統功耗也會明顯降低;煙粉換熱器在回收低品位熱量的同時,降低了進入除塵器的煙氣溫度,提高了除塵效率。
具體地講,本發明相比現有技術的優點在于:
1.本發明將鍋爐尾部煙道脫硝裝置出口煙氣通道進行了多段可調式劃分,使煙氣熱量在不同通道內進行充分綜合利用;
2.空氣預熱器為兩級空預器串聯,降低了每臺空預器的平均傳熱溫差,減小了不可逆損;
3.一級換熱器和二級換熱器減少了部分高壓缸抽汽,使更多高品質蒸汽在汽輪機中做功,提高了汽機效率,且兩級換熱器與高壓加熱器和低壓加熱器接入點位置靈活可調,工況適應性強;
4.低溫省煤器加熱從高壓加熱器出來的給水,降低了直接進入常規省煤器給水的溫度梯度,同樣減少了不可逆損失;
5.低品位尾部煙道的煙粉換熱器干燥了原煤,降低原煤含水率,提高了鍋爐燃燒效率,送引風機電耗會相應降低,且制粉系統功耗也會明顯降低;
6.低品位尾部煙道的煙粉換熱器布置在除塵器之前,能有效提高除塵器除塵效率。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標號說明:
鍋爐1 常規省煤器2 脫硝裝置3
煙氣分配器4 高溫空氣預熱器5 低溫空氣預熱器6
一級換熱器7 二級換熱器8 低溫省煤器9
一號高壓加熱器10 二號高壓加熱器11 三號高壓加熱器12
除氧器13 五號低壓加熱器14 六號低壓加熱器15
七號低壓加熱器16 八號低壓加熱器17 煙粉換熱器18
原煤流向19 除塵器20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解釋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鍋爐1、煙氣分配器4、煙道系統和加熱器系統,煙道系統由并聯設置的第一煙道、第二煙道和第三煙道組成,鍋爐1尾部設置有常規省煤器2和脫硝裝置3,煙氣在通過上述裝置后由煙氣分配器4分配后按不同比例進入上述三煙道,其中第一煙道上串聯設置有高溫空氣預熱器5和低溫空氣預熱器6,高溫空氣預熱器5設置在低溫空氣預熱器6的上游,用于分級預熱鍋爐1的進氣,第二煙道上串聯設置有一級換熱器7和二級換熱器8,一級換熱器7設置在二級換熱器8的上游,一級換熱器7連接加熱器系統中的高溫加熱器組,高溫加熱器組由一號高壓加熱器10、二號高壓加熱器11和三號高壓加熱器12組成,給水依次經過三號高壓加熱器12、二號高壓加熱器11和一號高壓加熱器10并被逐級加熱,一級換熱器7與高溫加熱器組的高壓換熱入口設置在一號高壓加熱器10旁,高壓換熱出口在一號高壓加熱器10、二號高壓加熱器11和三號高壓加熱器12旁均有設置,各高壓換熱出口通過閥門與一級換熱器7連接。二級換熱器8連接加熱器系統中的低溫加熱器組,低溫加熱器組由五號低壓加熱器14、六號低壓加熱器15、七號低壓加熱器16和八號低壓加熱器17組成,凝結水依次經過八號低壓加熱器17、七號低壓加熱器16、六號低壓加熱器15和五號低壓加熱器14并被逐級加熱,二級換熱器8與低溫加熱器組的低壓換熱入口設置在五號低壓加熱器14旁,低壓換熱出口設置在五號低壓加熱器14和六號低壓加熱器15旁,各低壓換熱出口通過閥門與二級換熱器8連接。第三煙道上設置有低溫省煤器9,凝結水經過低壓加熱器組后通過除氧器13進入高壓加熱器組加熱,加熱后進入低溫省煤器9換熱。第一煙道、第二煙道和第三煙道于尾端合流并經過煙粉換熱器18后進入除塵器20進行除塵,原煤流向19經過煙粉換熱器18后被煙氣干燥。
以600MW超臨界燃煤機組為例,煙氣經鍋爐常規省煤器2和脫硝裝置3后,進入煙氣分配器4,此時煙氣溫度約為356℃。煙氣分配器將煙氣分為三股,分別進入三個通道。其中主要煙氣(約80%)進入第一煙道高溫空氣預熱器5和低溫空氣預熱器6,煙氣溫度分別降為243℃和125℃,空氣側的一二次風溫則分別從環境溫度25℃分別升至176℃和325℃。第二股煙氣(約10%~15%)進入第二煙道一級換熱器7和二級換熱器8分別加熱高壓加熱器組給水和低壓加熱器組凝結水,接入點以一級換熱器并聯于一至三號高壓加熱器、二級換熱器并聯于五、六號低壓加熱器為例,其中煙氣進入一級換熱器7后溫度降為200℃,給水溫度從三號高壓加熱器12入口的181℃升至一號高壓加熱器10出口的275℃;煙氣進入二級換熱器8后,煙溫降為125℃,而凝結水溫從六號低壓加熱器15入口的82℃升至五號低壓加熱器14出口的138℃。第三股煙氣(約5%~10%)則進入第三煙道低溫省煤器9,用于加熱從高壓加熱器組過來的給水,給水溫度由275℃升至283℃進入原常規省煤器中進行后續加熱,而第三煙道煙氣溫度降為298℃。由于第三股煙氣用于加熱給水,較單一煙道旁路此部分煙氣原本用來加熱空氣,而加熱空氣會帶來更多的損失,故用來加熱給水能量利用率會更高。三股煙氣在分別換完熱后重新混合進入煙粉換熱器18,此時煙氣余溫約為129℃。煙粉換熱器18將原煤預熱干燥后,煙氣溫度降為85℃,而后煙氣進入除塵器20進行除塵,而原煤含水率則下降了10%~15%。經測算,該系統較普通無余熱利用系統可節煤5g以上,較單一煙道旁路系統可多節煤0.2g左右,系統經濟性優良。
此外,需要說明的是,本說明書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狀、所取名稱等可以不同。凡依本發明專利構思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或簡單變化,均包括于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內。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本發明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