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熱風爐,尤其是指糧食干燥塔用的熱風爐。
背景技術:
目前,糧食干燥塔所用的烘干熱風爐為鏈條式熱風爐,但鏈條熱風爐的熱效率僅達到70%左右,灰中殘碳15%左右,煤炭燃盡率低,對目前使用的糧食干燥塔,因其鍋爐房結構固定,對其進行大的改動十分困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糧食干燥塔的熱風爐,以解決原鏈條熱風爐存在的煤炭燃盡率低,燃燒效率低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包括耐火磚爐體、爐體槽鋼骨架,上部保溫層,沉灰室內有擋火墻,擋火墻與煙橋之間設置一個觀察口一,在沉灰室底部設置清灰口,燃燒器與爐體的主燃燒室的接口連接,該接口上部的主燃燒室內有前拱,主燃燒室底部埋設二次送風管,二次送風管上鋪隔熱保溫層,在隔熱保溫層上有高溫耐火料層,三次送風箱位于主燃燒室底部,三次風管與三次送風箱連接,在主燃燒室與煙氣燃燒室之間橫向設置后拱,在后拱的根部與爐底交接處設置除塵絞龍,在沉灰室底部設置清灰口,主燃燒室有觀察口二,在煙氣燃燒室設有壓力傳感器,在煙橋設有溫度傳感器;
本實用新型所述燃燒器的結構是:一次送風管通過法蘭與煤粉噴頭進行連接,煤粉噴頭與檢修門固定連接,檢修門通過折頁與燃燒器本體連接,手輪、螺紋伸縮桿、導流葉輪和導流器連接在一起并安裝于煤粉噴頭內,燃燒器本體自內而外分別是高溫耐火層和水冷層,水泵位于水箱中,該水泵通過水管與水冷層連接,二次送風管與燃燒器本體連接,風向導流板與燃燒器本體內部固定連接、且位于二次送風管的口部,柴油點火裝置位于點火孔的外部。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新穎,改變了燃燒方式,使其燃燒反應速度快,燃盡率可達到97%以上,其熱效率提高到95%左右,還可以利用原鏈條熱風爐的爐體結構,在不對原熱風爐進行大改動的基礎上,改變了燃燒方式,使其燃燒反應速度快,大大地節約了投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
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燃燒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包括耐火磚爐體4、爐體槽鋼骨架5,上部保溫層15,沉灰室18內有擋火墻12,擋火墻12與煙橋19之間設置一個觀察口一13,在沉灰室底部設置清灰口14,燃燒器1與爐體4的主燃燒室16的接口20連接,該接口上部的主燃燒室16內有前拱2,主燃燒室底部7埋設二次送風管21,二次送風管21上鋪隔熱保溫層8,在隔熱保溫層8上有高溫耐火料層6,三次送風箱23位于主燃燒室底部,三次風管22與三次送風箱連接,在主燃燒室16與煙氣燃燒室17之間橫向設置后拱3,在后拱3的根部與爐底交接處設置除塵絞龍9,在沉灰室底部設置清灰口14,主燃燒室有觀察口二24,在煙氣燃燒室17設有壓力傳感器10,在煙橋19設有溫度傳感器11;
所述燃燒器1的結構是:一次送風管1012通過法蘭107與煤粉噴頭102進行連接,煤粉噴頭102與檢修門104固定連接,檢修門104通過折頁與燃燒器本體106連接,手輪108、螺紋伸縮桿109、導流葉輪101和導流器1010連接在一起并安裝于煤粉噴頭102內,燃燒器本體106自內而外分別是高溫耐火層1015和水冷層1016,水泵1018位于水箱1013中,該水泵1018通過水管1017與水冷層1016連接,二次送風管105與燃燒器本體106連接,風向導流板1014與燃燒器本體106內部固定連接、且位于二次送風管105的口部,柴油點火裝置1011位于點火孔103的外部。
工作原理:風粉混合物通過一次送風管噴射入煤粉噴頭內,通過導流葉輪和導流器后分流并與二次送風混合,控制手輪帶動螺紋伸縮桿 的移動來保持導流葉輪和導流器的位置,從而控制風粉混合物的旋流強度,從而調節一、二次風的混合,使風粉混合均勻以及足夠的煤粉顆粒懸浮停留時間,經柴油點火裝置點燃后,火焰沿高溫耐火層旋轉噴射出,水泵將水箱的水泵至水冷層,由水冷層的循環水降低高溫耐火層的溫度,保證燃燒器的安全穩定;前拱以壓住火焰向前噴射,在主燃燒室與煙氣燃燒室之間橫向設置后拱,待燃燒穩定后,啟動三次風,并逐步加大一次風、二次風和三次風進行穩定燃燒,所產生的高溫煙氣通過后拱返入煙氣燃燒室,通過沉灰室進入煙橋,沉留在后拱下的灰渣可隨時啟動除灰絞龍以清除,沉灰室底部的灰渣,可在停爐時通過清灰口清除,通過壓力傳感器指示,及時調節二次風和三次風的控制電位器,控制送風量,即可方便的控制火焰燃燒狀態,通過溫度傳感器指示,調節磨煤機的控制電位器,控制供煤量,即可方便的控制燃燒室溫度及供熱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