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中央空調系統的框架式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
背景技術:
在中央空調系統中,箱體結構由角位框架、門框和箱板等結構連接而成為封閉式的空調箱體。但由于箱體連接處的結構不完整、連接不緊密、隔熱材料(保溫棉)作用有限等原因,造成了箱體上的冷熱接觸,導致出現冷橋現象,容易造成外板結露,既影響系統正常工作,又浪費能源。現有技術方案的箱板、角位框架、門框等結構都有缺陷,會造成冷橋現象,具體來講參見圖1,現有技術的方案所使用的箱板結構包括內板I及外板2,在I內板及外板2這兩塊不銹鋼板之間填充一定厚度和體積的保溫發泡材料B,通過保溫發泡填充料來隔絕兩塊不銹鋼板所處環境的熱量交換,從而防止冷橋出現。但是由于內外板在箱板邊緣處直接接觸,如圖2中A處所示,這會造成冷面和熱面直接接觸,從而出現了冷橋。同時由于箱體內外鋼板是線面接觸,在進行保溫發泡料填充時容易出現漏料。參見圖2,角位框架處由鋁型材Xl和塑料扣板X2連接,二者接觸處由膠管X3固定,鋁型材Xl和塑料扣板X2之間還設有保溫棉X4,鋁型材Xl和塑料扣板X2內部填充保溫發泡料X5,這樣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隔熱作用,但在鋁型材和塑料扣板連接處由于結構不完整,仍會出現冷熱接觸,造成冷橋現象。同時,由于連接處由膠管固定,所以系統工作時容易造成連接松動,甚至分離,也有可能造成冷橋現象。現有技術方案在門框連接處僅由一層保溫棉將冷熱面分開,隔熱效果難以保證,且在門框拐角處沒有徹底將內部冷空氣與熱面分開,這些都會造成冷橋出現。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通過結構設置,盡可能地減少冷橋出現的幾率。一種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由多個板體組件連接而成,每個板體組件包括內板及外板,同一板體組件中,內板與外板通過非金屬連接構件連接。優選地,所述非金屬連接構件包括底部以及與底部連接的兩側壁,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扣體,所述內板及外板的端部分別相應地設有凸起,所述非金屬連接構件與內板及外板通過扣體與凸起的配合而牢固地連接在一起。優選地,所述非金屬連接構件還設有一阻隔板,通過阻隔板與兩側壁形成內板連接槽及外板連接槽,內板的端部伸入所述內板連接槽中并與一側壁連接,外板的端部伸入所述外板連接槽中與外板連接槽中并與另一側壁連接。優選地,處于不同平面的板體組件之間通過角位防冷橋連接組件連接在一起,所述角位防冷橋連接組件包括靠近外板設置的金屬型材構件以及靠近內板設置的非金屬型材構件,所述金屬型材構件與兩相鄰板體組件的外板固定。優選地,所述非金屬型材構件的內側靠近內板的位置處各設有一工字形凸起。優選地,所述屬型材構件與非金屬型材構件之間通過榫卯結構連接。優選地,所述非金屬型材構件及金屬型材構件的內部空腔中均填充有隔熱保溫材料。優選地,箱體結構的門框處包括由外至內依次設置的保溫棉層、U形非金屬構件、金屬加強構件、門框內面板,金屬加強構件位于U形非金屬構件的內腔中,所述保溫棉層、U形非金屬構件及金屬加強構件與外板連接固定。優選地,所述U形非金屬構件與門框內面板通過設置在各自側壁上的扣體連接。優選地,所述U形非金屬構件與門框內面板之間的空間中填充有隔熱保溫材料。
·[0017]本實用新型由于由多個板體組件連接而成,每個板體組件包括內板及外板,同一板體組件中,內板與外板通過非金屬連接構件連接,因而,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內板與外板非直接接觸的結構設計,避免了冷面和熱面直接接觸,從而避免因內板與外板直接接觸導致的冷橋現象的出現。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箱體結構的角位框架通過金屬型材構件和非金屬型材構件之間的榫卯結構結合,保證了連接處的隔熱效果,使隔熱結構更加完整,榫卯結構還保證了箱體框架的力學穩定性。進一步地,在非金屬型材構件上設置的“工”字形凸起,增大了非金屬型材和保溫發泡填充料的結合力,使結構更加穩定堅固。
圖I為現有技術中中央空調箱體內板與外板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有技術中中央空調箱體角位處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C處的放大圖;圖5為圖3中D處的放大圖;圖6為圖3中E處的放大圖;圖7為圖6中F處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參見圖3 圖7,本實施例中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包括多個板體組件,各板體組件由內板I及外板2連接而成,位于同一板體組件中的內板及外板通過非金屬連接構件3連接。箱體結構的角位框架處設有角位防冷橋連接組件。參見圖3、圖4,角位防冷橋連接組件包括鋁型材構件4、非金屬型材構件5,二者通過榫卯結構6連接在一起。在非金屬型材構件5的內側靠近內板處分別設有一個工字形凸起5a,在鋁型材構件4以及非金屬型材構件5的空腔中分別填充有保溫發泡材料。這里設置的非金屬型材構件,利用非金屬材料良好的隔熱性能,以非金屬型材作為隔熱介質,在界面連接處阻斷冷面與熱面的接觸,避免了冷橋的出現。同時,改進了現有技術中鋁型材與塑料型材的連接方式,通過鋁型材構件和非金屬型材構件之間的榫卯結合結構,保證了連接處的隔熱效果,使隔熱結構更加完整,榫卯結構還保證了箱體框架的力學穩定性。在非金屬型材構件上設置的“工”字形凸起,增大了非金屬型材和保溫發泡填充料的結合力,使結構更加穩定堅固。參見圖3、圖5,箱體結構的門框處由外至內依次包括保溫棉層7、U形非金屬構件8、金屬加強構件9以及門框內面板10 ;其中保溫棉層7、U形非金屬構件8、金屬加強構件9均為U形,三者通過螺釘與外板2固定;U形非金屬構件8與門框內面板10通過扣體結構11扣接在一起。在門框內面板與U形非金屬構件形成的空腔中填充有保溫發泡材料。通過非金屬型材和保溫棉的聯合使用,達到雙重隔熱效果,阻斷了熱面與箱體內部冷空氣的熱量傳遞,避免了冷橋的出現。同時,用金屬加強構件9將U形非金屬構件8與外板固定,保證了機械強度。為使結構完整便捷,將非金屬構件設計為“U”形結構,并在“U”形結構內側 設置兩個反扣,該反扣與門框內面板上的凸起形成完整鎖扣結構,使結構完整美觀、裝拆便捷。參見圖3、圖6、圖7,本實施例中的板體組件中,內板I與外板2通過非金屬連接構件3連接在一起,該非金屬連接構件3包括底部3a、兩個側壁3b、3c、以及一阻擋部3d,該阻擋部與側壁形成了內板連接槽及外板連接槽,內板及外板的邊沿處均設有凸起,側壁3b及側壁3c上分別設有向內的扣體3e,這使得內板伸入內板連接槽、外板伸入外板連接槽后能夠與扣體3e扣接。這里設置的非金屬連接構件3可以避免內板與外板直接接觸而產生冷橋,此非金屬型材設計為“W”型,通過兩個扣體與內板及外板的凸起形成完整鎖扣結構,使箱板結構完整可靠。同時這種結構將傳統箱板內外板的線面接觸改進為非金屬連接構件與內外板的兩側鎖扣結構,形成了一個“S”型的曲回,解決了箱板保溫發泡料填充時的漏料問題。本實施例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該結構對現有的框架式箱體結構進行改進,通過非金屬型材隔斷和保溫棉隔熱相結合的保溫隔熱方式,改良了保溫效果,實現了箱體框架無死角防冷橋,還對現有箱板進行結構改善,加強了箱體力學穩定性,同時也方便了生產過程的組裝作業,做到了一舉多得。以上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介紹,文中應用具體個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由多個板體組件連接而成,每個板體組件包括內板及外板,其特征在于,同一板體組件中,內板與外板通過非金屬連接構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屬連接構件包括底部以及與底部連接的兩側壁,兩側壁上分別設有扣體,所述內板及外板的端部分別相應地設有凸起,所述非金屬連接構件與內板及外板通過扣體與凸起的配合而牢固地連接在一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屬連接構件還設有一阻隔板,通過阻隔板與兩側壁形成內板連接槽及外板連接槽,內板的端部伸入所述內板連接槽中并與一側壁連接,外板的端部伸入所述外板連接槽中與外板連接槽中并與另一側壁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處于不同平面的板體組件之間通過角位防冷橋連接組件連接在一起,所述角位防冷橋連接組件包括靠近外板設置的金屬型材構件以及靠近內板設置的非金屬型材構件,所述金屬型材構件與兩相鄰板體組件的外板固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屬型材構件的內側靠近內板的位置處各設有一工字形凸起。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型材構件與非金屬型材構件之間通過榫卯結構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非金屬型材構件及金屬型材構件的內部空腔中均填充有隔熱保溫材料。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箱體結構的門框處包括由外至內依次設置的保溫棉層、U形非金屬構件、金屬加強構件、門框內面板,金屬加強構件位于U形非金屬構件的內腔中,所述保溫棉層、U形非金屬構件及金屬加強構件與外板連接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非金屬構件與門框內面板通過設置在各自側壁上的扣體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非金屬構件與門框內面板之間的空間中填充有隔熱保溫材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框架式中央空調防冷橋保溫箱體結構,由多個板體組件連接而成,每個板體組件包括內板及外板,同一板體組件中,內板與外板通過非金屬連接構件連接。本實用新型的這種內板與外板非直接接觸的結構設計,避免了冷面和熱面直接接觸,從而避免因內板與外板直接接觸導致的冷橋現象的出現。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箱體結構的角位框架通過金屬型材構件和非金屬型材構件之間的榫卯結構,保證了連接處的隔熱效果,使隔熱結構更加完整,榫卯結構還保證了箱體框架的力學穩定性。進一步地,在非金屬型材構件上設置的“工”字形凸起,增大了非金屬型材和保溫發泡填充料的結合力,使結構更加穩定堅固。
文檔編號F24F13/00GK202692348SQ2012202938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0日
發明者亢志剛, 王四海 申請人:廣州同方瑞風空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