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井式爐保溫箱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工件熱處理的井式爐附屬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井式爐保溫箱體。
背景技術:
目前,對工件進行熱處理的井式爐的保溫蓋的底板都是平底的。由于這種井式爐常在50 920°C的高溫下工作,且在很短時間內處于升溫和降溫狀態,保溫蓋的底板受高溫的影響極易變形,底板向下陷塌,造成底板下方的風扇與之碰撞,導致扇葉損壞,影響熱處理效果。在實際工作中,在保溫蓋的底板上設有加強筋,但效果并不明顯,時間度了加強筋易被拉裂,造成底板和風扇頻繁的更換,造成生產成本加大,同時,現有技術中保 溫蓋保溫效果不理想,熱量散失較大,升溫時間長,效益降低。
發明內容為解決現有技術井式爐保溫蓋容易變形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保溫效果好、在高溫狀態下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經濟效益好的井式爐保溫箱體。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井式爐保溫箱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上方開口的圓柱形筒體,所述的圓柱形筒體包括側壁和向上凸起的圓弧形底部,所述的圓弧形底部的中心設有圓心孔,所述的側壁的豎直方向上設有三個圓孔,所述的圓柱形筒體的腔內設有保溫棉,所述的圓柱形筒體開口部與保溫蓋的底板焊接。所述的圓心孔內設有密封裝置。所述的三個圓孔在側壁上均勻分布。所述的圓弧形底部上設有加強筋。所述的圓弧形底部上設有加強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井式爐保溫箱體的圓柱形筒體的腔內設有保溫棉,保溫性能明顯提高;本實用新型的圓弧形底部呈向上凸起,增大了圓弧形底部與電扇的空間距離,不會造成圓弧形底部與電扇發生碰撞,本實用新型的圓弧形底部上設有加強筋,提高了圓弧形底部的穩定性,保證了圓弧形底部在高溫狀態下不容易產生向下陷塌的變形,即使出現輕微變形,也會因底板為圓弧形底部呈向上凸起而增大了圓弧形底部與電扇的空間距離,不會造成底板與電扇發生碰撞。本實用新型新型防盜窗具有結構簡單、保溫效果好、在高溫狀態下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經濟效益好的優點。
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俯視圖。圖2是圖I中A-A向剖視圖。圖中序號1、圓柱形筒體;2、側壁;3、圓弧形底部;4、圓心孔;5、圓孔;6、保溫棉;7、密封裝置;8、加強筋。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所示,一種井式爐保溫箱體,包括一個上方開口的圓柱形筒體1,所述的圓柱形筒體I包括側壁2和向上凸起的圓弧形底部3,所述的圓弧形底部3的中心設有圓心孔4,所述的側壁2的豎直方向上設有在側壁2上均勻分布三個圓孔5,所述的圓柱形筒體I的腔內設有保溫棉6,所述的圓柱形筒體I開口部與保溫蓋的底板焊接;所述的圓心孔4內設有密封裝置7 ;所述的圓弧形底部3上設有加強筋8。使用時,所述的圓心孔4插有風扇軸,圓心孔4與風扇軸之間設有密封裝置7,所述的三個圓孔5分別作為介質添加孔、排氣孔、出氣孔。以上詳細說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但這只是為了便于理解而舉的實例,不 應被視為是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同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及其較佳實施例的描述,做出各種可能的等同改變或替換,但所有這些改變或替換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井式爐保溫箱體,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個上方開口的圓柱形筒體(1),所述的圓柱形筒體(I)包括側壁(2)和向上凸起的圓弧形底部⑶,所述的圓弧形底部(3)的中心設有圓心孔⑷,所述的側壁(2)的豎直方向上設有三個圓孔(5),所述的圓柱形筒體(I)的腔內設有保溫棉(6),所述的圓柱形筒體(I)開口部與保溫蓋的底板焊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井式爐保溫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心孔⑷內設有密封裝置(7)。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井式爐保溫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個圓孔(5)在側壁(2)上均勻分布。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井式爐保溫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弧形底部⑶上設有加強筋(8)。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井式爐保溫箱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弧形底部⑶上設有加強筋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井式爐保溫箱體,包括一個上方開口的圓柱形筒體,所述的圓柱形筒體包括側壁和向上凸起的圓弧形底部,所述的圓弧形底部的中心設有圓心孔,所述的側壁的豎直方向上設有三個圓孔,所述的圓柱形筒體的腔內設有保溫棉,所述的圓柱形筒體開口部與保溫蓋的底板焊接;其具有結構簡單、保溫效果好、在高溫狀態下不易變形、使用壽命長、經濟效益好的優點。
文檔編號F27B1/10GK202692668SQ20122030052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6日
發明者華天來, 范軍平 申請人:泰州市大華機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