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精密鑄件加工生產領域,尤其是一種熔煉爐。
背景技術:
在精密鑄件加工生產領域,離不開鑄件的鍛造和熔煉加工,在原料熔煉后溫度較高,容易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影響產品的質量,若不處理的話,熔煉后的金屬會夾雜氧化物等其他雜質,造成產品的質量下降或者達不到預期的結果,因而需要對常用的一些加工設備進行一些改進;
常用的熔煉爐存在以下缺陷:
1、直接與空氣接觸,容易產品金屬氧化物,影響產品質量。
2、不是密封環境,不易使用惰性氣體使金屬和氧分離,起不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本發明就是為了解決以上問題而進行的改進。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
金屬液直接與空氣接觸,容易產品金屬氧化物,影響產品質量;接收溶液的鋼水槽不是密封環境,不易使用惰性氣體使金屬和氧分離,起不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熔煉爐,包括真空系統、可動爐體及自動出液系統,所述可動爐體的一側設置有真空系統,所述可動爐體的另一側設置有自動出液系統,其特征在于:
真空系統與其一側的加料機構相連,加料機構的側下方設置有坩堝,真空系統和坩堝之間設置有翻爐機構,翻爐機構位于加料機構的下方,翻爐機構與坩堝相連,坩堝上設置有感應器,坩堝的一側設置有可動爐體,搗料裝置安裝于可動爐體的上端,測溫裝置安裝于可動爐體內,可動爐體的下端一側設置有金屬液輸出裝置,金屬液輸出裝置的側下方設置有自動出液系統,金屬液輸出裝置的一側與可動爐體相連,金屬液輸出裝置的另一側與自動出液系統相連;
所述的自動出液系統內還包括有鋼水槽、供氣系統及浮沉裝置,自動出液裝置通過管道與金屬液輸出裝置相連,浮沉裝置可沿管道上下滑動,鋼水槽上端設置有供氣系統,鋼水槽和供氣系統之間設置有冷卻裝置,鋼水槽、供氣系統及冷卻裝置兩兩之間分別通過供氣管道相連,鋼水槽上設置有壓力檢測裝置,供氣系統與壓力檢測裝置相連,鋼水槽的側下端設置有出液口;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口和管道上均設置有自動控制閥門;
具體的,所述管道貫穿浮沉裝置并向下延伸至鋼水槽的底端;
其中,所述可動爐體和金屬液輸出裝置均可在軌道上滾動;
所述供氣系統可向鋼水槽內通入惰性氣體。
工作原理為:金屬溶液通過管道進入鋼水槽內,隨著鋼水槽內液體的逐漸升高,浮沉裝置會沿著管道緩慢上升,浮沉裝置上端的空間逐漸減小,壓力也隨之發生變化,當浮沉裝置達到鋼水槽的頂端后,壓力檢測裝置將壓力信號送給供氣系統,此時出液口的自動控制閥門打開,排出金屬液;當金屬液排出后,供氣系統向鋼水槽內通入惰性氣體,浮沉裝置在自重和氣壓的作用下下移直到鋼水槽底端停止,管道上的自動控制閥門自動打開繼續向鋼水槽內通入金屬溶液,完成一次出液循環。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熔煉后的液體直接通過管道進入鋼水槽內,減少與空氣接觸的機會,鋼水槽內通入惰性氣體,可最大限度的降低金屬溶液的氧化,提升金屬產品的質量。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金屬液輸出裝置直接與管道相連,管道直接通入鋼水槽底端,降低了與空氣的直接接觸,減少了金屬液表面的氧化,提升產品的質量。
2.鋼水槽上端與供氣系統相連,不僅可提供保護氣體,降低金屬溶液的氧化,而且可給予一定的氣壓,便于浮沉裝置的上移和下移。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提出的一種熔煉爐的結構示意圖。
圖2圖1中自動出液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加料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真空系統,2、翻爐機構,3、加料機構,4、坩堝,5、感應器,6、搗料裝置,7、測溫裝置,8、可動爐體,9、金屬液輸出裝置,10、管道,11、鋼水槽,12、供氣系統,13、壓力檢測裝置,14、冷卻裝置,15、浮沉裝置,16、出液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圖示與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參照圖1、圖2所示,該一種熔煉爐,包括真空系統1、可動爐體8及自動出液系統,所述可動爐體8的一側設置有真空系統1,所述可動爐體8的另一側設置有自動出液系統,其特征在于:
真空系統1與其一側的加料機構3相連,加料機構3的側下方設置有坩堝4,真空系統1和坩堝4之間設置有翻爐機構2,翻爐機構2位于加料機構3的下方,翻爐機構2與坩堝4相連,坩堝4上設置有感應器5,坩堝4的一側設置有可動爐體8,搗料裝置6安裝于可動爐體8的上端,測溫裝置7安裝于可動爐體8內,可動爐體8的下端一側設置有金屬液輸出裝置9,金屬液輸出裝置9的側下方設置有自動出液系統,金屬液輸出裝置9的一側與可動爐體8相連,金屬液輸出裝置9的另一側與自動出液系統相連;
所述的自動出液系統內還包括有鋼水槽11、供氣系統12及浮沉裝置15,自動出液裝置通過管道10與金屬液輸出裝置9相連,浮沉裝置15可沿管道10上下滑動,鋼水槽11上端設置有供氣系統12,鋼水槽11和供氣系統12之間設置有冷卻裝置14,鋼水槽11、供氣系統12及冷卻裝置14兩兩之間分別通過供氣管道相連,鋼水槽11上設置有壓力檢測裝置13,供氣系統12與壓力檢測裝置13相連,鋼水槽11的側下端設置有出液口16;
進一步的,所述出液口16和管道10上均設置有自動控制閥門;
具體的,所述管道10貫穿浮沉裝置15并向下延伸至鋼水槽10的底端;
其中,所述可動爐體8和金屬液輸出裝置9均可在軌道上滾動;
所述供氣系統12可向鋼水槽11內通入惰性氣體;
金屬溶液通過管道進入鋼水槽內,隨著鋼水槽內液體的逐漸升高,浮沉裝置會沿著管道緩慢上升,浮沉裝置上端的空間逐漸減小,壓力也隨之發生變化,當浮沉裝置達到鋼水槽的頂端后,壓力檢測裝置將壓力信號送給供氣系統,此時出液口的自動控制閥門打開,排出金屬液;當金屬液排出后,供氣系統向鋼水槽內通入惰性氣體,浮沉裝置在自重和氣壓的作用下下移直到鋼水槽底端停止,管道上的自動控制閥門自動打開繼續向鋼水槽內通入金屬溶液,完成一次出液循環;
熔煉后的液體直接通過管道進入鋼水槽內,減少與空氣接觸的機會,鋼水槽內通入惰性氣體,可最大限度的降低金屬溶液的氧化,提升金屬產品的質量;金屬液輸出裝置直接與管道相連,管道直接通入鋼水槽底端,降低了與空氣的直接接觸,減少了金屬液表面的氧化,提升產品的質量;鋼水槽上端與供氣系統相連,不僅可提供保護氣體,降低金屬溶液的氧化,而且可給予一定的氣壓,便于浮沉裝置的上移和下移。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