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微波裝置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
背景技術:
微波設備是一種用微波加熱的現代化裝置。該設備由電源,磁控管,控制電路和烹調腔等部分組成。電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約4000伏高壓,磁控管在電源激勵下,連續產生微波,再經過波導系統,耦合到烹調腔內。在烹調腔的進口處附近,有一個可旋轉的攪拌器,因為攪拌器是風扇狀的金屬,旋轉起來以后對微波具有各個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夠把微波能量均勻地分布在烹調腔內,從而加熱食物。
但目前微波設備普遍存在微波泄露的問題,當人體與微波輻射源距離很近時,可以受到過量的輻射能量而頭昏、睡眠障礙、記憶力減退、心動過緩、血壓下降等。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能夠防止微波泄露,避免微波泄露對人體造成傷害。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包括爐門、爐體和微波發生器,所述爐門安裝在所述爐體前側;
所述爐體外設置有電磁輻射傳感器;所述爐體內設置有由爐座和微波屏蔽罩圍成的空腔,所述微波屏蔽罩上設置有所述微波發生器;所述微波屏蔽罩相對于所述爐座可以打開或扣合;所述爐體與所述爐門相接觸的所述爐門上設置有密封層;所述密封層上設置有微波吸收層。
優選地,所述爐體上設置有減振消音器。
優選地,所述微波吸收層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
陶瓷粉 15~40份;
不銹鋼纖維 5~12份;
樹脂膠粘劑 50~80份。
優選地,所述樹脂膠粘劑中包括30wt%~50wt%的醇酸樹脂、15wt%~35wt%的聚乙二醇、12wt%~20wt%的氧化鋅、2wt%~10wt%的氧化鎂和1wt%~5wt%的二氧化硅。
優選地,所述不銹鋼纖維由以下原料組成,0.1wt%~0.8wt%的C,0.1wt%~1.2wt%的Si,0.05wt%~0.15wt%的Ti,0.06wt%~0.12wt%的B,余量為Fe。
優選地,所述微波發生器為磁控管或磁電管。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通過在爐座和微波屏蔽罩圍成的空腔中加熱食物,避免微波泄露,提高了食物加熱速率;同時密封層上設置微波吸收層能夠對微波進行吸收和衰減,降低微波泄露的幾率;爐體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設置能夠實時監控裝置的電磁輻射強度,當電磁輻射強度變大時不僅能夠提醒用戶遠離裝置,而且便于用戶及時維修該裝置。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防微波泄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
1、爐體;2、爐門;3、密封層;4、爐座;5、微波屏蔽罩;6、微波發生器;7、減振消音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包括爐門2、爐體1和微波發生器6,所述爐門2安裝在所述爐體1前側;所述爐體1外設置有電磁輻射傳感器;所述爐體1內設置有由爐座4和微波屏蔽罩5圍成的空腔;所述空腔內的所述微波屏蔽罩5上設置有所述微波發生器6;所述微波屏蔽罩5相對于所述爐座4可以打開或扣合;所述爐體1與所述爐門2相接觸的所述爐門2上設置有密封層3;所述密封層3上設置有微波吸收層。
在本發明中,爐座4和微波屏蔽罩5圍成的空腔,用于盛放并加熱食物;微波屏蔽罩5相對于爐座4扣合時,通過避免微波泄露,提高食物加熱速率;而相對于爐座4打開時,爐門2上的微波吸收層能夠對微波進行吸收和衰減。
在本發明中,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設置能夠實時監控裝置的電磁輻射強度,當電磁輻射強度變大時不僅能夠提醒用戶遠離裝置,而且便于使用戶及時維修該裝置。
在本發明中,密封層3上微波吸收層的設置,能夠有效地吸收微波。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微波吸收層包括15~40重量份的陶瓷粉、5~12重量份的不銹鋼纖維和50~80重量份的樹脂膠粘劑,上述微波吸收層對微波有顯著地吸收和衰減作用,能夠避免微波對人體的危害和微波泄露的問題。
在本發明中,陶瓷粉的重量份數為15~40份;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陶瓷粉的重量份數為24~32份。
在本發明中,不銹鋼纖維的重量份數為5~12份;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不銹鋼纖維的重量份數為8~10份。
為了進一步提高微波的衰減效果,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不銹鋼纖維由以下原料組成,0.1wt%%~0.8wt%的C,0.1wt%~1.2wt%的Si,0.05wt%~0.15wt%的Ti,0.06wt%~0.12wt%的B,余量為Fe。
在本發明中,樹脂膠粘劑的重量份數為50~80份;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樹脂膠粘劑的重量份數為60~70份。
為了提高對微波的吸收效果,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樹脂膠粘劑中包括30wt%~50wt%的醇酸樹脂、15wt%~35wt%的聚乙二醇、12wt%~20wt%的氧化鋅、2wt%~10wt%的氧化鎂和1wt%~5wt%的二氧化硅。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醇酸樹脂的重量百分比為30%~50%;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醇酸樹脂的重量百分比為35%~45%。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聚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為15~35%;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聚乙二醇的重量百分比為20%~30%.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氧化鋅的重量百分比為12%~20%;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氧化鋅的重量百分比為15%~18%。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氧化鎂的重量百分比為2%~10%;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氧化鎂的重量百分比為5%~8%。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為1%~5%;在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二氧化硅的重量百分比為2%~4%。
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微波吸收層的厚度為0.1~0.5mm。
為了降低爐體1的振動能量,以降低裝置的振動噪聲,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爐體1上設置有減振消音器7。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通過在爐座4和微波屏蔽罩5圍成的空腔中加熱食物,避免微波泄露,提高了食物加熱速率;同時密封層3上設置微波吸收層能夠對微波進行吸收和衰減,降低微波泄露的幾率;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設置能夠實時監控裝置的電磁輻射強度,當電磁輻射強度變大時不僅能夠提醒用戶遠離裝置,而且便于用戶及時維修該裝置。
為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防微波泄露裝置進行詳細地描述,但不能將它們理解為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
實施例1
對食物進行加熱時,爐體1與爐門2相接觸,微波屏蔽罩5相對于爐座4扣合,爐座4與微波屏蔽罩5圍成的空腔,提高空腔內食物的加熱速度。食物加熱完畢時,微波屏蔽罩5相對于爐座4打開,電磁輻射四散,欲從密封層3逃逸的微波被密封層3表面的微波吸收層吸收,避免了微波泄露的問題。
實施例2
實施例1中微波吸收層的厚度為0.2mm,微波吸收層的配方為15重量份的陶瓷粉、5重量份的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纖維中包括0.5wt%的C,0.1wt%的Si,0.15wt%的Ti,0.06wt%的B,99.19wt%的Fe)、23.5重量份的醇酸樹脂、17.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7.5重量份的氧化鋅、1重量份的氧化鎂和0.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在食物加熱及其加熱完畢的整個過程中,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數據顯示,電磁輻射強度在0.36mW/cm2以下。
實施例3
實施例1中微波吸收層的厚度為0.1mm,微波吸收層中包括40重量份的陶瓷粉、12重量份的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纖維中包括0.8wt%的C,0.6wt%的Si,0.12wt%的Ti,0.09wt%的B,98.39wt%的Fe)、28重量份的醇酸樹脂、24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6重量份的氧化鋅、8重量份的氧化鎂和4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在食物加熱及其加熱完畢的整個過程中,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數據顯示,電磁輻射強度在0.29mW/cm2以下。
實施例4
實施例1中微波吸收層的厚度為0.2mm,微波吸收層中包括24重量份的陶瓷粉、8重量份的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纖維中包括0.6wt%的C,0.8wt%的Si,0.1wt%的Ti,0.08wt%的B,98.42wt%的Fe)、26.4重量份的醇酸樹脂、1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0.8重量份的氧化鋅、6重量份的氧化鎂和1.8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在食物加熱及其加熱完畢的整個過程中,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數據顯示,電磁輻射強度在0.31mW/cm2以下。
實施例5
實施例1中微波吸收層的厚度為0.3mm,微波吸收層中包括32重量份的陶瓷粉、10重量份的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纖維中包括0.4wt%的C,1wt%的Si,0.08wt%的Ti,0.1wt%的B,98.42wt%的Fe)、31.5重量份的醇酸樹脂、21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1.2重量份的氧化鋅、3.5重量份的氧化鎂和2.8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在食物加熱及其加熱完畢的整個過程中,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數據顯示,電磁輻射強度在0.30mW/cm2以下。
實施例6
實施例1中微波吸收層的厚度為0.5mm,微波吸收層中包括28重量份的陶瓷粉、9重量份的不銹鋼纖維(不銹鋼纖維中包括0.1wt%的C,1.2wt%的Si,0.05wt%的Ti,0.12wt%的B,98.53wt%的Fe)和32.5重量份的醇酸樹脂、9.7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13重量份的氧化鋅、6.5重量份的氧化鎂和3.25重量份的二氧化硅。
在食物加熱及其加熱完畢的整個過程中,爐體1外電磁輻射傳感器的數據顯示,電磁輻射強度在0.33mW/cm2以下。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