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煮水加熱器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分體式涼爐殼體及涼爐。
背景技術:
涼爐是一種常用的煮水加熱器具,一般包括殼主體、機芯和加熱面板,工作時,加熱面板對放置的物品進行加熱;采用電能加熱取代傳統的燃燒煤氣煮水,逐漸普及人們的生活;特別對于茶道中使用較小容量的熱水壺,更方便快捷。
然而,市面上的涼爐殼主體絕大多數為一體成型的金屬外殼或陶瓷外殼,由于現有工藝的限制,不能使用機加工直接生產,所以金屬外殼一般采用鑄造成型,陶瓷外殼彩用燒成型,由于外殼的整體高度高,現有的生產工藝精度難以保證,成品率低;而且使用鑄造成型的金屬外殼機加工殼主體內腔時的難度大,當需要加工一些特殊造型時,由于加工設備具有的長度的和精度限制,使該工藝加工受到限制,不利于企業生產結構多樣化的外殼,限制外殼的造型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分體式涼爐殼體。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分體式涼爐殼體,包括殼主體,殼主體內設有容納涼爐機芯的殼腔,殼腔上部設有機芯安裝結構,所述殼主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下端與下殼體上端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上殼體和下殼體相對旋轉實現連接,上殼體和下殼體向相反方向相對旋轉實現拆卸。
與現有產品相比,本發明的設計的上殼體和下殼體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使殼主體通過螺紋連接結構拆可分為上殼體和下殼體,擺脫受殼主體整體高度高的限制,上殼體和下殼體分別可以單獨生產和加工;降低殼主體加工的難度,增大殼主體的結構和造型設計范圍,有利于生產創新和進步。
優選的,所述螺紋連接結構有兩種設置方式。
作為所述螺紋連接結構的第一種設置方式,上殼體下端設有圓形的上連接部,下殼體上端內側設有圓形的下連接部,所述上連接部設有外螺紋,所述下連接部設有內螺紋,所述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螺紋連接;
上殼體下端外側設有一周上臺階,下殼體的上端內側設有一周下臺階,上臺階與下臺階相適配,上臺階側壁設有外螺紋,下臺階側壁設有內螺紋。
作為所述螺紋連接結構的第二種設置方式,上殼體下端內側設有圓形的上連接部,下殼體上端設有圓形的下連接部,所述上連接部設有內螺紋,所述下連接部設有外螺紋,所述上連接部與下連接部螺紋連接;
上殼體下端內側設有一周上臺階,下殼體的上端外側設有一周下臺階,上臺階與下臺階相適配,上臺階側壁設有內螺紋,下臺階側壁設有外螺紋。
優選的,上臺階和下臺階的深度相等。
優選的,所述引線口的設置方式有三種。
作為所述引線口的第一種設置方式,上殼體下端設有引線凹口,該引線凹口設計成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后形成引線口。
作為所述引線口的第二種設置方式,下殼體上端設有引線凹口,該引線凹口設計成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后形成引線口。
作為所述引線口的第三種設置方式,上殼體下端設有上引線凹口,下殼體上端對應上引線凹口設有下引線凹口,上殼體與下殼體連接后上引線凹口與下引線凹口組合形成引線口。
優選的,下殼體包殼底板和側殼,底板與側殼為一體結構;
或者,下殼體包括側殼和底板,底板通過第一旋轉連接結構與殼腔的下部連接,底板和側殼相對旋轉實現連接,底板和側殼向相反方向相對旋轉實現拆卸;通過這樣設置,采用螺紋結構使側殼和底板連接,螺紋結構簡單,連接方便可靠。
優選的,所述底板上設有底板通孔,所述底板安裝在殼主體下端面以上的位置,以使底板與殼主體下端面之間形成有進風空間,殼主體下端側部設有若干缺口以連通所述進風空間與外部空間。
優選的,所述殼主體下部底板以上的位置設有側部進風口,設置所述側部進風口,流通安裝有機芯殼腔內的的氣流,提高機芯的散熱效果。
優選的,所述機芯安裝結構包括安裝加熱面板的上蓋和設于上殼體上部內側的上蓋安裝臺階,上蓋中部設有用于露出加熱面板的蓋口,蓋口下部設有加熱面板安裝臺階,上蓋設有圓形的蓋連接壁,蓋連接壁與上蓋安裝臺階相適配,蓋連接壁設置有上蓋外螺紋,上蓋安裝臺階設有上內螺紋,上蓋外螺紋與上內螺紋連接。通過這樣設置使上蓋穩固安裝在殼主體上,設置螺紋連接,結構簡單、可靠。
優選的,上蓋為環形,上蓋位于蓋口外側的位置設有出風口,出風口優選設置2個以上,通過這樣設置,出風口設置在上蓋上表面,有利于殼腔內產生的熱氣流通過出風口往上排出,提高殼主體的散熱效果。
優選的,所述機芯安裝結構下方殼腔側壁上設有機芯安裝臺階,機芯安裝臺階與上蓋安裝臺階的距離根據機芯的高度設計。
優選的,所述上殼體和下殼體由管料加工而成;采用管料加工上殼體和下殼體,可選擇對應規格管料加工,機加工方便,精度控制度高,相比鑄造材料加工成本低。
優選的,所述管料為金屬管料或塑料管料;通過這樣設置,金屬或塑料管料機加工性能好;選用金屬管料強度高,產品更可靠。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所述分體式涼爐殼體的涼爐,包括機芯和加熱面板,所述機芯包括機芯底座和發熱盤,所述發熱盤設在所述機芯底座上側,所述加熱面板安裝在加熱面板安裝臺階的下側,所述上蓋安裝在上蓋安裝臺階上。
本發明的涼爐,由于涼爐殼體為分體結構,擺脫受殼主體整體高度高的限制,上殼體和下殼體分別可以單獨生產和加工;降低殼主體加工的難度,增大殼主體的結構和造型設計范圍,使涼爐的外觀造型更多樣化,方便包裝和出行攜帶。另外,也可以將下殼體拆除,將上部分用作一般的電陶爐,將下殼體倒置用作壺承、干泡盤、花器、香器等,增加了涼爐的實用性。
優選的,還包括機芯底板,所述機芯設置在所述機芯底板上,所述上蓋通過若干連接柱與機芯底板連接,這種設置方式使機芯安裝更穩定。
優選的,所述上蓋安裝臺階下方殼腔側壁上設有機芯定位臺階,機芯安裝到位時,機芯底板抵靠在機芯定位臺階上。優選的,所述上蓋下端設有若干上連接孔,所述機芯底板對應所述上連接孔的位置設有下連接孔,所述連接柱穿過所述下連接孔與所述上連接孔螺紋連接,所述下連接孔與所述上連接孔對應設置,方便所述上蓋和所述機芯底板對位連接。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分體式涼爐殼體的正面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分體式涼爐殼體的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應用分體式涼爐殼體的另一種涼爐機芯組件的分解圖;
圖4為本發明應用分體式涼爐殼體的另一種涼爐機芯組件的局部剖視圖;
圖5為本發明應用涼爐殼體的涼爐機芯組件的爆炸圖;
圖6為應用涼爐殼體的涼爐機芯組件的半剖視圖;
圖7為圖4 X區域的局部放大圖;
圖8為本發明分體式涼爐殼體引線口第二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分體式涼爐殼體引線口第三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上蓋出風口第二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上蓋出風口第三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圖12為本發明分體式涼爐殼體螺紋連接結構的另一種設置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實施例一:
參見圖1至4,本發明的分體式涼爐殼體,包括殼主體1,殼主體1內設有容納涼爐機芯的殼腔11,殼腔11上部設有機芯安裝結構A,所述殼主體1包括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上殼體12下端與下殼體13上端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相對旋轉實現連接,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向相反方向相對旋轉實現拆卸。
與現有產品相比,本發明的設計的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通過螺紋連接結構連接,使殼主體1通過螺紋連接結構拆可分為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擺脫受殼主體1整體高度高的限制,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分別可以單獨生產和加工;降低殼主體1加工的難度,增大殼主體1的結構設計范圍,有利于生產創新和進步。
參見圖1,作為優選方案,上殼體12下端設有圓形的上連接部B1,下殼體上端內側設有圓形的下連接部B2,所述上連接部B1設有外螺紋,所述下連接部B2設有內螺紋,所述上連接部B1與下連接部B2螺紋連接;采用螺紋連接,結構簡單、可靠。
參見圖1,作為優選方案,上殼體12下端外側設有一周上臺階B3,下殼體13的上端內側設有一周下臺階B4,上臺階B3與下臺階B4相適配,上臺階B3側壁設有外螺紋,下臺階B4側壁設有內螺紋。
參見圖1,作為優選方案,上臺階B3和下臺階B4的深度相等;通過這樣設置,上臺B3階和下臺階A4可相互定位,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參見圖1,作為優選方案,上殼體12下端設有引線凹口,該引線凹口設計成上殼體12與下殼體13連接后形成引線口14;通過這樣設置,作為一種設置方式便于連接殼主體1內腔的機芯組件(機芯組件為機芯與其它部件組成的加熱裝置)的電源線從引線口引出,若電源線上設有控制開關的接頭,通過拆卸上殼體12,可完成較小內徑的引線口14使上述接頭引出至殼腔外。
參見圖8,提供另一種引線口12的設置方式,下殼體13上端設有引線凹口,該引線凹口設計成上殼體12與下殼體13連接后形成引線口14。
參見圖9,提供另一種引線口12的設置方式,上殼體12下端設有上引線凹口,下殼體13上端對應上引線凹口設有下引線凹口,上殼體12與下殼體13連接后上引線凹口與下引線凹口組合形成引線口14。
參見圖2至4和圖7,作為優選方案,下殼體13包括側殼131和底板132,底板132通過第一旋轉連接結構C與殼腔11的下部連接,底板132和側殼131相對旋轉實現連接,底板132和側殼131向相反方向相對旋轉實現拆卸,所述殼腔的下部設有底板安裝臺階,所述底板132安裝到位后其邊沿上側擱置在所述底板安裝臺階C1上。通過這樣設置,采用螺紋結構使側殼和底板連接,螺紋結構簡單,連接方便可靠。
參見圖7,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旋轉連接結構C為螺紋連接結構。
參見圖1至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底板上設有底板通孔1321,所述底板132安裝在殼主體1下端面以上的位置,以使底板132與殼主體1下端面之間形成有進風空間,殼主體1下端側部設有若干缺口15以連通所述進風空間與外部空間。
參見圖2至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殼主體1下部底板132以上的位置設有側部進風口16,設置所述側部進風口16,流通安裝有機芯殼腔11內的的氣流,提高機芯的散熱效果。
參見圖3,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機芯安裝結構A包括安裝加熱面板的上蓋2和設于上殼體12上部內側的上蓋安裝臺階A1,上蓋2中部設有用于露出加熱面板的蓋口,上蓋2的外周壁為圓形,上蓋2設有圓形的蓋連接壁,蓋連接壁與上蓋安裝臺階A1相適配,蓋連接壁設置有上蓋外螺紋A2,上蓋安裝臺階A1設有上內螺紋,上蓋外螺紋A2與上內螺紋A3連接。通過這樣設置使上蓋2穩固安裝在殼主體1上,設置螺紋連接,結構簡單、可靠。
參見圖2至4,作為優選方案,上蓋2為環形,上蓋2上表面位于蓋口周向設有出風口20,所述出風口20為圓形形狀,通過這樣設置,出風口20設置在上蓋2上表面,有利于殼腔11內產生的熱氣流通過出風口20往上排出,提高殼主體1的散熱效果。
優選的,出風口20設置2個以上,并均布設置,以提高散熱效果。
參見圖10,提供另一種出風口形狀,所述出風口20設置為弧形長條形狀。
參見圖11,提供另一種出風口形狀,所述若干出風口20可以設置為另一種形狀。
參見圖1和圖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機芯安裝結構A下方殼腔側壁上設有機芯安裝臺階B5,機芯安裝臺階B5與上蓋安裝臺階A1的距離根據機芯的高度設計。
參見圖1至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由管料加工而成;采用管料加工上殼體12和下殼體13,可選擇對應規格管料加工,機加工方便,精度控制度高,相比鑄造材料加工成本低。
作為優選方案(圖中未示出),所述管料為金屬管料或塑料管料;通過這樣設置,金屬或塑料管料機加工性能好;選用鋁管料、鋁合金管料,強度高,產品更可靠。
參見圖2至6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所述分體式涼爐殼體的涼爐,包括機芯5和加熱面板51,所述機芯5包括機芯底座52和發熱盤53,所述發熱盤53設在所述機芯底座52上側,所述加熱面板51安裝在加熱面板安裝臺階的下側上,上蓋2安裝在上蓋安裝臺階上。本發明的涼爐,由于涼爐殼體為分體結構,擺脫受殼主體整體高度高的限制,上殼體和下殼體分別可以單獨生產和加工;降低殼主體加工的難度,增大殼主體的結構和造型設計范圍,使涼爐的外觀造型更多樣化,方便包裝和出行攜帶。另外,也可以將下殼體13拆除,將上部分用作一般的電陶爐,將下殼體13倒置用作壺承、干泡盤、花器、香器等,增加了涼爐的實用性。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還包括機芯底板6,所述機芯5設置在所述機芯底板6上,所述上蓋2通過若干連接柱7與機芯底板6連接,所述發熱盤52抵壓在加熱面板51的下側。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蓋安裝臺階A1下方殼腔11側壁上設有所述機芯安裝臺階B5,機芯安裝到位時,機芯底板6抵靠在機芯安裝臺階B5上。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蓋2下端設有若干上連接孔211,所述機芯底板6對應所述上連接孔211的位置設有下連接孔61,所述連接柱7穿過所述下連接孔61與所述上連接孔211螺紋連接,所述下連接孔61與所述上連接孔211對應設置,方便所述上蓋2和所述機芯底板6對位連接。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蓋2下端設有一圈凸壁21,所述上連接孔211設置在凸壁21上;所述出風口20設置在所述凸壁21上,以避開上蓋安裝臺階A1對出風口20的阻擋,保證散熱效果。安裝上蓋2時,上蓋2的外周下側抵靠在上蓋安裝臺階A1上,凸壁21插入上蓋安裝臺階A1的內圈內,通過設置凸壁21可使上蓋2與殼主體1更穩定地連接。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凸壁21的外壁與上蓋2下端之間形成機芯定位臺階221,機芯安裝到位時,所述機芯定位臺階221與所述上蓋安裝臺階A1配合相互抵靠;這種設置方式使機芯組件便于安裝在所述涼爐殼體內。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凸壁21的內壁與上蓋2下端之間形成加熱面板安裝臺階212;通過這樣設置,使所述加熱面板51更好定位在上蓋中部。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還包括防松螺母71和壓緊螺母72;所述防松螺母71設置所述連接柱7末端,用于鎖緊連接柱7與上蓋2;所述壓緊螺母71用于鎖緊所述機芯底板6和所述連接柱7;采用這種結構,通過防松螺母71、壓緊螺母72和連接柱7連接和夾緊所述機芯組件的整體結構,安裝牢固,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上連接孔211和下連接孔61周向等角度設有三個,所述連接柱71對應設有三條,采用這種結構,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使所述機芯底板6穩固連接所述上蓋2。
作為進一步優選方案(圖中未示出),所述機芯安裝到位時,所述三個連接柱7的螺頭抵靠在所述機芯安裝臺階B5上,使機芯底板6與機芯安裝臺階B5之間形成間隙,從壺中溢出的液體通過所述出風口20流入殼腔11內,可在上述間隙流過,以從底板通孔1321流出,提高產品的安全性。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下連接孔61設在靠近機芯底板6邊沿的位置。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機芯底板6上對應機芯底座53下方設有進風口62,設置進風口62,結合風機的作用,有效提高所述機芯的散熱性能。
參見圖5和圖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發熱盤52通過彈性支撐件531設置在所述機芯底座53上側,所述彈性支撐件531使所述發熱盤52抵壓所述加熱面板51下端,并對所述加熱面板51施加一個向上的力,使所述加熱面板51穩固設置在所述加熱面板安裝臺階212上。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是相對實施例一的另一種設置方式,參見圖1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主要不同點在于:上殼體12下端內側設有圓形的上連接部B6,下殼體13上端設有圓形的下連接部B7,所述上連接部B6設有內螺紋,所述下連接部B7設有外螺紋,所述上連接部B6與下連接部B7螺紋連接;采用螺紋連接,結構簡單、可靠。
參見圖12,上殼體12下端內側設有一周上臺階B8,下殼體13的上端外側設有一周下臺階B9,上臺階B8與下臺階B9相適配,上臺階B8側壁設有內螺紋,下臺階B8側壁設有外螺紋。
實施例二中的其它特征可以采用實施例一中的其它特征。
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發明構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