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冷凝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液體冷凝器。
背景技術:
目前,大部分冷凝器存在使用效果不佳,在處理液體冷凝時,冷凝管的周邊部分利用率低,整體能耗高,冷凝管中間部位容易出現故障,從而影響整體冷凝效果,不能及時發現故障。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冷凝效果好,降低能耗,實時監測的高效冷凝器。
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高效冷凝器,它包括殼體,在所述殼體頂部設有進口,底部設有出口,在所述進口下方的殼體內頂壁上設有分配器,在所述分配器下方設有均布板,在所述均布板上設有小孔,在所述均布板下方設有冷凝管,在所述冷凝管下部設有冷卻液進口,上部設有冷凝液出口,在所述殼體側壁上設有散熱鰭片,在所述殼體頂部一側設有監測裝置。
所述散熱鰭片一端設在殼體內,另一端設在殼體外。
所述均布板為圓錐體形均布板。
所述冷卻液進口和冷凝液出口分設在殼體兩側。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設置合理,采用分配器和帶小孔的均布板,有效分配待冷卻液體,解決了以前冷凝管周邊部分利用率低的問題,增設了散熱鰭片,進一步提高冷卻效果,降低整體能耗,采用監測裝置,可以實時監測殼體內狀況,發現故障及時處理,保證裝置運行平穩,本裝置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高效冷凝器,它包括殼體1,在所述殼體1頂部設有進口2,底部設有出口3,在所述進口2下方的殼體1內頂壁上設有分配器4,在所述分配器4下方設有均布板5,在所述均布板5上設有小孔,在所述均布板5下方設有冷凝管6,在所述冷凝管6下部設有冷卻液進口7,上部設有冷凝液出口8,在所述殼體1側壁上設有散熱鰭片9,在所述殼體1頂部一側設有監測裝置10;所述散熱鰭片9一端設在殼體1內,另一端設在殼體1外;所述均布板5為圓錐體形均布板;所述冷卻液進口7和冷凝液出口8分設在殼體1兩側。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設置合理,采用分配器和帶小孔的均布板,有效分配待冷卻液體,解決了以前冷凝管周邊部分利用率低的問題,增設了散熱鰭片,進一步提高冷卻效果,降低整體能耗,采用監測裝置,可以實時監測殼體內狀況,發現故障及時處理,保證裝置運行平穩,本裝置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壽命長,符合實際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思路及方法,具體實現該技術方案的方法和途徑很多,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本實施例中未明確的各組成部分均可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