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具體涉及一種L型熱管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工業生產過程中,大量的設備如鍋爐、烘干設備、轉輪除濕等設備均有高溫煙氣或高溫工藝廢氣排放,造成巨大的能源浪費。L型熱管煙氣熱回收裝置,將高溫煙氣中的熱量回收用于預熱新風或助燃空氣。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以上問題,提供一種L型熱管余熱回收裝置,采用L型的結構設計,極大的簡化并方便煙氣及新風管道的布局,結構更簡單,占用空間小,熱回收效率更高,換熱性能更好。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L型熱管余熱回收裝置,包括高溫廢氣進口,熱管蒸發端,廢氣排放口,環境氣體進口,熱管冷凝端和高溫氣體送風口,所述高溫廢氣進口和所述廢氣排放口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管蒸發端的兩側,所述熱管蒸發端與所述熱管冷凝端呈L型連接,所述環境氣體進口和所述高溫氣體送風口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管冷凝端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熱管蒸發端在下部,所述熱管冷凝端在上部。
進一步的,所述高溫廢氣進口,所述熱管蒸發端和所述廢氣排放口組成了高溫廢氣排氣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環境氣體進口,所述熱管冷凝端和所述高溫氣體送風口組成了新風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高溫廢氣排氣通道和所述新風通道呈90度交叉布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采用溫差驅動,無需消耗額外能源;L型結構設計,結構緊湊,風道便于布置,風道更短,風阻更小,占用空間小;L型熱管,熱管結構更加優化,換熱性能更好;廢氣通道與新風通道完全隔離,完全杜絕交叉污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L型熱管余熱回收裝置的系統示意圖。
圖中標號說明:1、高溫廢氣進口,2、熱管蒸發端,3、廢氣排放口,4、環境氣體進口,5、熱管冷凝端,6、高溫氣體送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L型熱管余熱回收裝置,包括高溫廢氣進口1,熱管蒸發端2,廢氣排放口3,環境氣體進口4,熱管冷凝端5和高溫氣體送風口6,所述高溫廢氣進口1和所述廢氣排放口3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管蒸發端2的兩側,所述熱管蒸發端2與所述熱管冷凝端5呈L型連接,所述環境氣體進口4和所述高溫氣體送風口6分別連接在所述熱管冷凝端5的兩側。
優選的,所述熱管蒸發端2在下部,所述熱管冷凝端5在上部,確保更好的熱管換熱性能。
進一步的,所述高溫廢氣進口1,所述熱管蒸發端2和所述廢氣排放口3組成了高溫廢氣排氣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環境氣體進口4,所述熱管冷凝端5和所述高溫氣體送風口6組成了新風通道。
進一步的,所述高溫廢氣排氣通道和所述新風通道呈90度交叉布局,與常規的平行逆流風道布局相比,風道更短,阻力更小,占用空間也更小。
本實用新型的原理:
高溫廢氣流經L型熱管蒸發端2,將熱量傳遞給熱管中的工作介質,溫度逐步降低,最后從廢氣排放口3排出。
熱管內部工作介質吸收熱量,蒸發變成氣態工質,進入L型熱管冷凝端5。遇到環境空氣,冷凝釋放熱量,由氣態變成液態流回L型熱管蒸發2。
環境空氣吸收熱管工質釋放的熱量,溫度逐步上升,由高溫空氣排氣口供風用于助燃空氣或工藝熱風或冬季采暖。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