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環保設備領域,特別涉及垃圾的焚燒爐。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煙氣熱量回收式垃圾焚燒爐在燃燒垃圾時產生大量的熱量,用于加熱水、發電等,實現回收利用,然而,由于焚燒爐產生的煙氣一般通過凈化處理后直接排放,煙氣會帶走大量的熱量,從而熱量的回收利用率不夠高,亟待進一步改進。目前,已出現有在焚燒爐外壁增加外套結構,利用外壁散發的熱量加熱外套中的空氣及水等,實現對熱能的利用。這種熱量利用結構,一定程度上降低爐體內的溫度,從而會導致爐內垃圾燃燒不充分,整體來說沒有實現能量的利用,或者利用率極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煙氣熱量回收式垃圾焚燒爐存在的缺點,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煙氣熱量回收式垃圾焚燒爐,通過對煙氣熱量回收利用,提高垃圾燃燒效率,避免能量浪費。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煙氣熱量回收式垃圾焚燒爐,包括爐體,爐體頂部進料口的上方安裝有進料輸送帶,爐體的頂部具有煙氣出口,爐體底部具有進風口,位于所述進料輸送帶的下方安裝加熱板,所述煙氣出口連接有排氣管,排氣管包括水平段及螺旋段,所述水平段與煙氣出口連接,水平段的外壁套置有導熱管,所述螺旋段從上至下旋繞于爐體的外壁,螺旋段的下端與廢氣凈化器連接;所述導熱管的一端設有進氣管,另一端與加熱板連接,所述加熱板及進料輸送帶的一部分封閉于進料箱中,進料箱的頂部具有進料斗,進料箱上靠近進料口的一側具有開口。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實用新型的焚燒爐,充分利用燃燒后的煙氣熱量,用于烘干物料,提高熱量的利用率,提高物料的燃燒效率;設置的煙氣排氣管旋繞于爐體外壁,可對爐體進行保溫,補充爐體外壁與空氣接觸而散發的熱量,從而提高內部物料的燃燒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爐體;10、進料斗;2、進料口;3、進料輸送帶;4、煙氣出口;5、進風口;6、加熱板;7、排氣管;71、水平段;72、螺旋段;8、導熱管;9、進料箱;10、進料斗;11、進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煙氣熱量回收式垃圾焚燒爐,包括爐體1,爐體1頂部進料口2的上方安裝有進料輸送帶3,爐體1的頂部具有煙氣出口4,爐體1底部具有進風口5,位于進料輸送帶3的下方安裝加熱板6,煙氣出口4連接有排氣管7,排氣管包括水平段71及螺旋段72,水平段71與煙氣出口4連接,水平段71與爐體1的外壁緊貼,水平段71的外壁套置有導熱管8,螺旋段72從上至下旋繞于爐體1的外壁,螺旋段72的下端與廢氣凈化器連接;導熱管8的一端設有進氣管11,另一端與加熱板6連接,加熱板6及進料輸送帶3的一部分封閉于進料箱9中,進料箱9的頂部具有進料斗10,進料箱9上靠近進料口2的一側具有開口。
煙氣出口4排出的煙氣進入排氣管7,排氣管7的水平段71加熱導熱管8中的空氣,并將熱量傳遞給加熱板6,加熱板6對進料輸送帶3上的物料及進料箱9中的物料烘干,提高燃燒效率。為實現更好的烘干效果,所述導熱管8一端的進氣管11還可以連接風機。排氣管7的螺旋段72旋繞于爐體1的外壁,用于對爐體1的周壁加熱保溫,避免由于熱量散失而影響內部物料的燃燒。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