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實驗室物料干燥實驗設備領域,尤其是一種多功能干燥實驗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實驗室教學用的干燥裝置,大多數只有一種干燥方式,為了對多種干燥方式進行系統研究,一般學校或者科研單位需要購買多臺小型干燥機,投資巨大,且在實驗教學與研究過程中不能滿足靈活多變性,給實驗操作帶來許多不便。專利號200820085256.7所述微型多功能干燥實驗機存在組裝繁瑣,工程化特點不明顯,不利于學生對多種干燥方式的學習與掌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多功能干燥實驗裝置,本實用新型中包含了中國專利201520606482.5中所公開的新型流化床卸料結構——即流化干燥塔,更進一步提出了集四種干燥方式為一體的多功能干燥實驗裝置,可以通過閥門的切換實現氣流干燥、噴霧干燥、流化干燥、廂式干燥,適用于高校實訓教學領域,便于學生認識、掌握、訓練多種干燥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通過下述技術措施來實現:
本實用新型多功能干燥實驗裝置包括漩渦氣泵,通過閥門與漩渦氣泵出口相連接的電加熱器進風口,電加熱器的出風口通過管路和相應的閥門分別與氣流干燥塔、噴霧干燥塔、流化干燥塔、廂式干燥器相連通;所述的噴霧干燥塔頂端安裝有氣流式噴霧頭,所述氣流式噴霧頭的進氣口、進液口分別與空氣壓縮機、液體泵相連接;噴霧干燥塔下部通過設置在外壁上的管口、連接管道依次與旋風分離器、除塵布袋相連通;所述流化干燥塔頂端安裝氣流式噴霧頭,所述氣流式噴霧頭的進氣口、進液口分別與空氣壓縮機、液體泵相連接;在所述流化干燥塔上部設置有兩個連接管口,其中一個為加料口,另一個通過管路依次與旋風分離器、除塵布袋相連通;所述氣流干燥塔采用脈沖管式氣流干燥塔結構,其下端接螺旋進料器,上端出口依次與旋風分離器、除塵布袋并經過閥門與漩渦氣泵入口相連通;所述廂式干燥器內部水平放置物料盤,出口端接除塵布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可以通過相應閥門的逐一切換,分別完成噴霧干燥、流化干燥、廂式干燥、氣流干燥四種干燥;也可完成多種干燥方式的自由配合。通過相應閥門的相互配合切換,漩渦氣泵可切換為鼓風和抽風兩種模式。當進行氣流干燥時,需要將漩渦氣泵切換成抽風模式,其他三種干燥方式均需要將漩渦氣泵切換成鼓風模式。此外,噴霧干燥、流化干燥、廂式干燥可以并聯穩定運行,便于對比三種干燥方式的干燥速率以及流體力學性質;流化床干燥塔內可依次進行噴霧造粒、顆粒包衣、流化干燥;噴霧干燥后的粉體可作為噴霧造粒的原料;噴霧造粒后的物料可以流化干燥、氣流干燥也可進行廂式干燥,進而對比同種濕顆粒物料在三種干燥方式下的干燥速率以及傳熱傳質過程。大大地豐富了實驗內容,提高了實驗教學的靈活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流程圖。
圖1中:1、漩渦氣泵,2、電加熱器,3、廂式干燥器,4、6、11、17為除塵布袋,5、流化床干燥塔,7、10、16旋風分離器,8、空氣壓縮機,9、噴霧干燥塔,12、液體泵,13、原料池,14、螺旋進料器,15、氣流干燥塔,18、19為氣流式噴霧頭,20、物料盤。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以下將結合實施例(附圖)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多功能干燥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漩渦氣泵(1),通過閥門V11與漩渦氣泵出口相連接的電加熱器(2)進風口,電加熱器(2)的出風口通過管路和相應的閥門閥門V2、V4、V6、V7分別與氣流干燥塔(15)、噴霧干燥塔(9)、流化干燥塔(5)、廂式干燥器(3)相連通;所述的噴霧干燥塔(9)頂端安裝有氣流式噴霧頭(18),所述氣流式噴霧頭(18)的進氣口、進液口分別與空氣壓縮機(8)、液體泵(12)相連接;噴霧干燥塔(9)下部通過設置在外壁上的管口、連接管道依次與旋風分離器(10)、除塵布袋(11)相連通;所述流化干燥塔(5)頂端安裝氣流式噴霧頭(19),所述氣流式噴霧頭(19)的進氣口、進液口分別與空氣壓縮機(8)、液體泵(12)相連接;在所述流化干燥塔(5)上部設置有兩個連接管口,其中一個為加料口,另一個通過管路依次與旋風分離器(7)、除塵布袋(9)相連通;所述氣流干燥塔(15)采用脈沖管式氣流干燥塔結構,其下端接螺旋進料器(14),上端出口依次與旋風分離器(16)、除塵布袋(17)并經過閥門V12與漩渦氣泵(1)入口相連通;所述廂式干燥器(3)內部水平放置物料盤(20),出口端接除塵布袋(4)。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實用新型可以完成多種干燥流程單獨運行,在進行噴霧干燥、流化干燥、顆粒包衣、噴霧造粒以及廂式干燥時需要打開閥門V11、V13,關閉閥門V9、V10、V12,將漩渦氣泵切換到鼓風模式;在做氣流干燥時,需要將打開閥門V9、V10、V12,關閉閥門V11、V13,將漩渦氣泵切換到抽風模式。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將兩個或者多個干燥方式配合運行,根據不同的干燥任務,將多種干燥方式相互配合。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噴霧干燥時,將一定固含量的濕物料經料液泵輸入氣流式噴霧頭,在空氣壓縮機高壓氣的作用下液體霧化噴出,自然空氣在漩渦氣泵的作用下被電加熱器加熱,經過噴霧干燥塔頭的合理布風后進入噴霧干燥塔內,與霧滴在干燥室內并流接觸,熱空氣與物料進行充分的接觸和熱質交換,干燥后的粉體大部分經旋風分離器分離出來,尾氣經過除塵布袋后排空。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流化干燥時,將濕顆粒物料通過加料口V5加入流化干燥塔,保證加入物料后床層高徑比在一定范圍內,通過調節閥門V4的開度改變熱風流量由小逐漸增大到臨界流化氣速,觀察床層由固定床到床層松動最后到床層流態化的變化過程,進而對物料干燥速率以及流化床流體力學性質進行研究。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顆粒包衣時,在上述流化干燥的基礎上,將一定固含量的濕物料經料液泵輸入氣流式噴霧頭,在空氣壓縮機高壓氣的作用下液體霧化噴出,霧滴灑落在處于流化態的小顆粒外表,形成一薄層膜,當顆粒明顯變大到一定程度,可認為包衣過程結束。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噴霧造粒時,將粉體物料通過加料口V5加入流化干燥塔,保證加入物料后床層高徑比在一定范圍內,將具有粘結功能的一定固含量的濕物料經料液泵輸入氣流式噴霧頭,在空氣壓縮機高壓氣的作用下液體霧化噴出,霧滴灑落在粉體表面,形成小顆粒,隨著流化干燥的進行,小顆粒完成了造粒與流化干燥。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廂式干燥時,在廂式干燥器內水平放置的物料盤內平鋪一層濕物料,熱風經洞道口合理布風后平行吹過物料盤的上方,尾氣經過除塵布袋后排空。
使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氣流干燥時,需要將將漩渦氣泵切換到抽風模式,便于順利進料。一定密度的流態化顆粒流經管徑交替縮小和擴大的脈沖式氣流干燥管,運動速度也交替地加速和減速,使得空氣和顆粒間相對速度和傳熱面積均較大,從而強化傳熱傳質的速率。在氣流干燥過程中,物料在加熱氣體中分散,同時完成輸送和干燥兩種功能,由于干燥物料均勻懸浮于流體中,因而兩相接觸面積大,強化了傳熱與傳質過程。
本實用新型也可以將兩個或者多個干燥方式配合運行,根據不同的干燥任務,將多種干燥方式相互配合。在做多種干燥方式相互配合時,流化床干燥塔內可依次進行噴霧造粒、顆粒包衣、流化干燥也可單獨做其中任何一種;噴霧干燥后的粉體可作為噴霧造粒的原料;噴霧造粒后的物料可以流化干燥、氣流干燥也可進行廂式干燥,進而對比同種濕顆粒物料在三種干燥方式下的干燥速率以及傳熱傳質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