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固定支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散熱器的通風固定支架。
背景技術:
散熱器是許多家庭電器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配件,尤其是在冰箱、空調等制冷設備中需要通過散熱器實現熱交換以達到循環制冷的效果。但是隨著家用電器體積的減小,要求散熱器的體積也越來越小,現多采用將散熱管呈環狀彎折的方法壓縮散熱器所占的空間,因此需要配套的支架對彎折后的散熱器進行固定。
目前所用的散熱器支架種類繁多,但普遍存在固定不牢靠的問題,致使散熱器工作中發生晃動和變形的問題,此外支架的不恰當固定會阻礙散熱器與外界空氣的流通,降低熱交換率。
專利一種用于電子冰箱的熱管散熱器(申請號為201310172662.2)公開了散熱器,其結構包括:散熱翅片、蒸發盤管、蒸發器和固定擋板,其中固定擋板上設有開孔便于蒸發盤管穿插和固定,但該固定擋板僅安裝在散熱器兩端,散熱器工作時會發生晃動,從而導致蒸發盤管松垮、列間變形,縮短了散熱器的使用壽命。此外,該固定擋板面積較大,但僅設有蒸發盤管開口,嚴重阻礙了散熱器的熱交換作用。
因此急需提供一種牢固束縛散熱管,避免散熱器震動和列間變形,通風性強的通風固定支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散熱器支架固定不牢靠,阻礙散熱器熱交換的缺點,提供一種牢固束縛散熱管,避免散熱器震動和列間變形,通風性強的散熱器用通風固定支架。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散熱器用通風固定支架,包括上支架和下支架,所述上支架位于所述下支架的上方,所述上支架由若干階梯狀排列的支架單元構成,所述支架單元由相互平行的兩個卡槽板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蓋板和第二蓋板構成長方體狀,所述卡槽板上設有若干等距離排布的U型槽,所述第一蓋板和所述第二蓋板上均設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單元兩側設有第一固定孔,所述下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由底座豎梁和底座橫梁構成倒T型,所述底座橫梁上開有第二通孔,所述底座橫梁上垂直設有折邊,所述折邊上開有第二固定孔,所述支架單元通過兩側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固定于2個所述底座上。
優選的,所述U型槽的開口寬度小于槽的最大寬度,該設計可以將散熱管牢牢固定在U型槽中。
優選的,所述U型槽的開口處設有圓弧邊,所述圓弧邊可幫助散熱管順利卡入U型槽,便于散熱管的安裝。
優選的,所述卡槽板的兩側設有矩形凸起,所述第二蓋板上設有插孔,所述矩形凸起與所述插孔相對應,所述第二蓋板與所述卡槽板間形成通槽,該設計能夠固定卡槽板,防止卡槽板發生相對位移,所述通槽便于散熱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
優選的,所述底座橫梁與2個平行排列的所述支架單元相連,所述底座豎梁與2個垂直排列的所述支架單元相連。
優選的,所述底座橫梁上設有的折邊不僅便于下支架的安裝,而且能夠加強下支架的強度。
優選的,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數量為2-3個,用于安裝下支架。
優選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狀為長環形、橢圓形、圓形中的一種,所述第二通孔的形狀為長環形,兩通孔的存在有利于通風,便于散熱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散熱器用通風固定支架,能夠牢固束縛散熱管,避免散熱器震動和列間變形,通風性強。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和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3是圖2中卡槽板局部I的放大圖;
圖4是第二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圖。
圖中標記為:1、第一蓋板;2、卡槽板;3、矩形凸起;4、U型槽;41、圓弧邊;5、第二蓋板;51、插孔;6、第一通孔;7、第一固定孔;8、底座;9、折邊;10、第二通孔;11、第二固定孔;12、上支架;13、下支架;14、散熱管;15、散熱翅片。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散熱器用通風固定支架,包括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上支架12位于下支架13的上方,上支架12由若干階梯狀排列的長方體支架單元構成,所述支架單元由相互平行的兩個卡槽板2以及相互平行的第一蓋板1和第二蓋板5構成長方體狀,卡槽板2上設有若干等距離排布的U型槽4,第一蓋板1和第二蓋板5上均設有第一通孔6,所述支架單元兩側設有第一固定孔7,下支架13包括底座8,底座8由底座豎梁和底座橫梁構成倒T型,底座橫梁上開有第二通孔10,所述底座橫梁上垂直設有折邊9,折邊9上開有第二固定孔11,所述支架單元通過兩側的第一固定孔7固定于2個底座8上。
如圖3所示,U型槽4的開口寬度小于槽的最大寬度,該設計可以將散熱管牢牢固定在U型槽4中。
如圖3所示,U型槽4的開口處設有圓弧邊41,圓弧邊41可幫助散熱管順利卡入U型槽4,便于安裝。
如圖1-4所示,卡槽板2的兩側設有矩形凸起3,第二蓋板5上設有插孔51,矩形凸起3與插孔51相對應,第二蓋板5與卡槽板2間形成通槽,該設計能夠固定卡槽板2,防止卡槽板2發生相對位移,所述通槽便于散熱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
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底座橫梁與2個平行排列的所述支架單元相連,所述底座豎梁與2個垂直排列的所述支架單元相連。
如圖1和圖2所示,底座橫梁上設有的折邊9不僅便于下支架13的安裝,而且能夠加強下支架13的強度。
如圖1所示,第二固定孔11的數量為3個,用于安裝下支架13。
如圖1和圖4所示,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10的形狀均為長環形,兩通孔的存在有利于通風,便于散熱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
如圖5所示,將一種帶有散熱翅片15的散熱管14彎折安裝于上支架12和下支架13的U型槽4中形成立體散熱器,然后通過第一固定孔7將上支架12兩端固定安裝,防止散熱器工作中發生列間變形,通過第二固定孔11將下支架13固定,從而牢固束縛散熱器,防止其工作中震動,此外第一通孔6和第二通孔10的存在有利于通風,便于散熱器與外界進行熱交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應用案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