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暖風機控制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暖風機電路,具體是一種智能暖風機控制電路。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售取暖器大多只有500W和1000W兩種調節,而且都是處于連續加溫狀態,這樣一來,就會出現在不太冷的情況下用1000W取暖感到過熱,而用500W取暖又覺得熱氣不夠的情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功能多樣的智能暖風機控制電路,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5]一種智能暖風機控制電路,包括顯示模塊、單片機U1、上拉電阻R、計時器U3和光電耦合器U2,所述顯示模塊連接單片機Ul輸出控制端,單片機Ul引腳P3.3分別連接電阻R3和紅外接收管U4引腳I,電阻R3另一端連接電源VCC,所述紅外接收管U4引腳2連接電容C3并接地,電容C3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2和紅外接收管U4引腳3,電阻R2另一端連接電源VCC,所述單片機Ul引腳Xl分別連接電容C4和晶振Y1,電容C4另一端連接電容C5并接地,電容C5另一端分別連接單片機Ul引腳X2和晶振Yl另一端,單片機Ul引腳RESET分別連接電容C6、接地電阻R6和按鍵開關SW-PB,按鍵開關SW-PB另一端連接電阻R5,電阻R5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6另一端和電源VCC,所述單片機Ul引腳P0.0?P0.7分別對應連接上拉電阻R引腳2?9,上拉電阻R引腳I連接電源VCC,上拉電阻R引腳2另一端連接電阻R7,電阻R7另一端連接三極管VTl基極,三極管VTl集電極接地,三極管VTl發射極連接蜂鳴器B,蜂鳴器B另一端通過電阻R8連接電源VCC,所述上拉電阻R引腳4另一端連接電阻R9,電阻R9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管D2正極,發光二極管D2負極接地,所述上拉電阻R引腳7另一端連接計時器U3引腳SCLK,上拉電阻R引腳8另一端連接計時器U3引腳1/0,上拉電阻R引腳9另一端連接計時器U3引腳RST,計時器U3引腳Vcc2連接電源VCC,計時器U3引腳Vcc通過干電池A接地,計時器U3引腳Xl分別連接晶振Y和電容C8,電容C8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7和計時器U3引腳GND并接地,所述晶振Y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7另一端和計時器U3引腳X2,所述單片機Ul引腳P2.4分別連接電阻RlO和按鍵開關SI,單片機Ul引腳P2.5分別連接電阻Rll和按鍵開關S2,單片機Ul引腳P2.6分別連接電阻R12和按鍵開關S3,單片機Ul引腳P2.7分別連接電阻R13和按鍵開關S4,所述電阻RlO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ll另一端、電阻R12另一端、電阻R3另一端和電源VCC,所述按鍵開關SI另一端分別連接按鍵開關S2另一端、按鍵開關S3另一端和按鍵開關S4另一端并接地,所述單片機Ul引腳EA/VPP連接電源VCC,單片機Ul引腳P3.6連接光電耦合器U2引腳I,光電耦合器U2引腳2接地,光電耦合器U2引腳3分別連接電源VCC、電阻R16和二極管D4負極,二極管D4正極連接光電耦合器U2引腳4并接地,所述電阻R16另一端連接三極管VT2基極,三極管VT2發射極接地,三極管VT2集電極分別連接二極管D3正極和繼電器J引腳5,繼電器J引腳4分別連接二極管D3負極和電源VCC,繼電器J觸點引腳I和引腳2分別連接暖風機電路兩端。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單片機Ul型號為AT89C51。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光電耦合器U2型號為4N28。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計時器U3型號為DS1315。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再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電源VCC電壓為5V。
[00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可以彌補暖風機功能的不足,能夠通過外設按鍵設置一天24小時內的任意開關定時時段和一個小時內的6組快速模式定時,同時也能夠通過紅外遙控進行無線控制,使暖風機可以按照一定規律工作,既可以達到智能控制的目的,又在很大程度上起到節能的作用且電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智能暖風機控制電路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13]請參閱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一種智能暖風機控制電路,包括顯示模塊、單片機U1、上拉電阻R、計時器U3和光電耦合器U2,所述顯示模塊連接單片機Ul輸出控制端,單片機Ul引腳P3.3分別連接電阻R3和紅外接收管U4引腳1,電阻R3另一端連接電源VCC,所述紅外接收管U4引腳2連接電容C3并接地,電容C3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2和紅外接收管U4引腳3,電阻R2另一端連接電源VCC,所述單片機Ul引腳Xl分別連接電容C4和晶振Y1,電容C4另一端連接電容C5并接地,電容C5另一端分別連接單片機Ul引腳X2和晶振Yl另一端,單片機Ul引腳RESET分別連接電容C6、接地電阻R6和按鍵開關SW-PB,按鍵開關SW-PB另一端連接電阻R5,電阻R5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6另一端和電源VCC,所述單片機Ul引腳P0.0?P0.7分別對應連接上拉電阻R引腳2?9,上拉電阻R引腳I連接電源VCC,上拉電阻R引腳2另一端連接電阻R7,電阻R7另一端連接三極管VTl基極,三極管VTl集電極接地,三極管VTl發射極連接蜂鳴器B,蜂鳴器B另一端通過電阻R8連接電源VCC,所述上拉電阻R引腳4另一端連接電阻R9,電阻R9另一端連接發光二極管D2正極,發光二極管D2負極接地,所述上拉電阻R引腳7另一端連接計時器U3引腳SCLK,上拉電阻R引腳8另一端連接計時器U3引腳1/0,上拉電阻R引腳9另一端連接計時器U3引腳RST,計時器U3引腳Vcc2連接電源VCC,計時器U3引腳Vcc通過干電池A接地,計時器U3引腳Xl分別連接晶振Y和電容C8,電容C8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7和計時器U3引腳GND并接地,所述晶振Y另一端分別連接電容C7另一端和計時器U3引腳X2,所述單片機Ul引腳P2.4分別連接電阻RlO和按鍵開關SI,單片機Ul引腳P2.5分別連接電阻Rll和按鍵開關S2,單片機Ul引腳P2.6分別連接電阻R12和按鍵開關S3,單片機Ul引腳P2.7分別連接電阻R13和按鍵開關S4,所述電阻RlO另一端分別連接電阻Rll另一端、電阻R12另一端、電阻R3另一端和電源VCC,所述按鍵開關SI另一端分別連接按鍵開關S2另一端、按鍵開關S3另一端和按鍵開關S4另一端并接地,所述單片機Ul引腳EA/VPP連接電源VCC,單片機Ul引腳P3.6連接光電I禹合器U2引腳I,光電I禹合器U2引腳2接地,光電I禹合器U2引腳3分別連接電源VCC、電阻R16和二極管D4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