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0104663閱讀:464來源:國知局
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鍋爐的技術領域,具體的是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鍋爐燃燒室產生的煙氣沿著換熱裝置中的換熱管道運行的過程中,換熱管道中的煙氣對換熱管道外圍的水具有一定的加熱作用,但是由于煙氣運行的行程較短,煙氣中大部分熱量還來不及與水進行熱交換就通過出煙口排出,因此為使得煙氣與水充分熱交換,將煙氣運行的行程加長,但是,當鍋爐停止運行時,在鍋爐燃燒裝置內的剩余未全部燃燒的燃料仍會產生煙氣,由于鍋爐停止運行后,煙氣運行不暢,尤其是換熱管道行程較長時,造成換熱管道中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容易造成煙氣回流至鍋爐燃燒裝置內,尤其是當鍋爐以生物質顆粒為燃料時,燃料輸送裝置與燃燒裝置中的燃燒腔連通,回流的煙氣極易導致燃料輸送裝置中的燃料燃燒,造成安全隱患,不易控制。這是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能夠在鍋爐停止運行時,減少換熱裝置中的煙氣回流,降低安全隱患。
[0004]本方案是通過如下技術措施來實現的: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包括N級依次連通的換熱管道,其中N ^ 1,所述N級換熱管道中至少有一級換熱管道連通有可與鍋爐外部連通的副管道,所述副管道上設置有可控開閉的閥門結構。
[0005]本方案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閥門結構包括與副管道匹配的封板。
[0006]本方案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副管道為圓環結構,所述封板為與副管道內徑相等的圓板結構。
[0007]優選的,所述封板位于副管道內。
[0008]本方案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封板由控制裝置控制開閉,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連桿I,所述封板與連桿I固定連接,所述連桿I的一端與連桿II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II的另一端與連桿III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III的中部或另一端繞A點在一平面上轉動、并帶動連桿II在該平面內轉動,所述連桿I在連桿II的帶動下旋轉、并且旋轉軸線與連桿II的運動平面不平行,也不在同一平面內。
[0009]優選的,所述連桿I的旋轉軸線與連桿II的運動平面垂直。
[0010]本方案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第一級換熱管道與第二換熱管道之間設置有第一級儲煙室,所述第一級儲煙室與副管道連接。
[0011 ] 本方案的技術特征還包括:上述副管道連接有除塵器。采用本方案,設置有除塵器能夠對從副管道排出煙氣中的煙塵進行處理,減少環境污染。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得知: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包括N級依次連通的換熱管道,其中N多1,所述N級換熱管道中至少有一級換熱管道連通有可與鍋爐外部連通的副管道,所述副管道上設置有可控開閉的閥門結構。在本方案中,在鍋爐停止運行時,將副管道上的閥門結構打開,換熱裝置內的煙氣可從副管道內排出,有效的緩解了換熱裝置中煙氣回流至燃燒腔的現象,同時可以通過副管道對換熱裝置中沉積的煙塵進行清理,減少換熱裝置中煙塵對換熱效率的影響,在鍋爐正常運行時,副管道上的閥門結構將副管道關閉,換熱裝置中的煙氣在N級換熱管道中依次運行,充分與水進行換熱。
[0013]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換熱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省略了控制裝置以及閥門結構);
[0015]圖2為閥門結構以及控制裝置的結構原理圖。
[0016]圖中:1-第一級換熱管道,2-副管道,3-第一級儲煙室,4-第二級換熱管道,5_第二級儲煙室,6-第三級換熱管道,7-第三級儲煙室,8-排煙管,9-封板,10-連桿I,11-連桿II,12-連桿III,13-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17]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方案進行闡述。
[0018]如圖所示,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包括N級依次連通的換熱管道,其中N多1,在本實施例中包括三級依次連通的換熱管道,第一級換熱管道1與進煙口連通,第三級換熱管道6與出煙口連通,所述三級換熱管道中至少有一級換熱管道連通有與鍋爐外部連通的副管道2,所述副管道2上設置有由控制裝置控制的閥門結構。在鍋爐停止運行時,將副管道2上的閥門結構打開,換熱裝置內的煙氣可從副管道2內排出,有效的緩解了換熱裝置中煙氣回流至燃燒腔的現象,同時可以通過副管道2對換熱裝置中沉積的煙塵進行清理,減少換熱裝置中煙塵對換熱效率的影響,在鍋爐正常運行時,副管道2上的閥門結構將副管道2關閉,換熱裝置中的煙氣在N級換熱管道中依次運行,充分與水進行換熱。
[0019]所述閥門結構包括與副管道2匹配的封板9。
[0020]所述副管道2為圓環結構,所述封板9為與副管道內徑相等的圓板結構,所述封板9位于副管道2內。
[0021]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連桿I 10,所述封板9與連桿I 10的一端固定,所述連桿I 10的另一端與連桿II 11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II 11的另一端與連桿III 12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III12的中部繞A點在一平面上轉動、并帶動連桿II 11在該平面內轉動,所述連桿I 10在連桿II 11的帶動下旋轉、并且旋轉軸線與連桿II 11的運動平面垂直。所述A點與套筒可設置在鍋爐殼體上,連桿III 12的中部與鍋爐殼體上的A點鉸接,連桿I 10在套筒13內旋轉。
[0022]作為優選,所述副管道2連接有除塵器(圖中未示出),設置除塵器能夠對從副管道排出煙氣中的煙塵進行處理,減少環境污染。
[0023]本實用新型中未經描述的技術特征可以通過或采用現有技術實現,在此不再贅述,當然,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包括N級依次連通的換熱管道,其中N多1,其特征是:所述N級換熱管道中至少有一級換熱管道連通有可與鍋爐外部連通的副管道,所述副管道上設置有可控制開閉的閥門結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閥門結構包括與副管道匹配的封板。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副管道為圓環結構,所述封板為與副管道內徑相等的圓板結構。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封板位于副管道內。5.根據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封板由控制裝置控制開閉,所述控制裝置包括連桿I,所述封板與連桿I的一端固定,所述連桿I的另一端與連桿II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II的另一端與連桿III的一端鉸接,所述連桿III的中部繞A點在一平面上轉動、并帶動連桿II在該平面內轉動,所述連桿I在連桿II的帶動下旋轉、并且旋轉軸線與連桿II的運動平面不平行,也不在同一平面內。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連桿I的旋轉軸線與連桿II的運動平面垂直。7.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級換熱管道與第二換熱管道之間設置有第一級儲煙室,所述第一級儲煙室與副管道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鍋爐用換熱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副管道連接有除塵器。
【專利摘要】一種鍋爐用換熱裝置,包括N級依次連通的換熱管道,其中N≥1,所述N級換熱管道中至少有一級換熱管道連通有可與鍋爐外部連通的副管道,所述副管道上設置有可控開閉的閥門結構。在本方案中,在鍋爐停止運行時,將副管道上的閥門結構打開,換熱裝置內的煙氣可從副管道內排出,有效的緩解了換熱裝置中煙氣回流至燃燒腔的現象,同時可以通過副管道對換熱裝置中沉積的煙塵進行清理,減少換熱裝置中煙塵對換熱效率的影響,在鍋爐正常運行時,副管道上的閥門結構將副管道關閉,換熱裝置中的煙氣在N級換熱管道中依次運行,充分與水進行換熱。
【IPC分類】F24H9/00, F22B37/00
【公開號】CN205014626
【申請號】CN201520735370
【發明人】李守濤
【申請人】臨沭縣東方紅鍋爐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2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