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風冷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飲用衛生的簡易風冷裝置。
背景技術:
一些經熱加工的產品冷卻往往需要放置很長時間才能出貨,且一些產品自然冷卻品質不佳。
中國專利公開號CN205110740U于2016年3月30日公開了一種用于鑄件冷卻的傳送過程冷卻裝置,具有一定實用性,但其對稱布置兩個風箱,風力相對,結構相對復雜、浪費能源且冷卻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而提供一種本技術方案公開一種結構簡單、冷卻效果好的風冷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及解決其主要技術問題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簡易風冷裝置,包括傳送裝置1、支撐架2以及由風道3和鼓風機4組成的風冷設備,支撐架2上設置有安裝板5,鼓風機4固定安裝在安裝板5上,風道3固定安裝在支撐架2上,鼓風機口與風道密封連接,其中:風道3沿著傳送裝置1布置于傳送裝置1上方,風道3靠近傳送裝置1一側設置有沿傳送裝置運動方向分布的若干出風口6,鼓風機4向風道3內鼓風,出風口6向傳送裝置1吹風,形成一條完整的風路。
上述簡易風冷裝置,其中:風道3與傳送裝置1運動方向平行,也可根據冷卻效果設置風道3與傳送裝置1之間的角度。
上述簡易風冷裝置,其中:風道3靠近傳送裝置1一側設置為平面。
上述簡易風冷裝置,其中:風道3為普通管道,出風口6為沿管方向割開若干孔制成。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方案相比具有明顯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通過將風道3設置于傳送裝置1上方,減少了風冷設備數量,結構更加簡單,同時還增強了風冷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簡易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風冷設備結構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簡易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4為實施例2風冷設備結構示意圖:
1、傳送裝置;2、支撐架;3、風道;4、鼓風機;5、安裝板;6、出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簡易風冷裝置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特征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后。
參見圖1和圖2,一種簡易風冷裝置,包括傳送裝置1、支撐架2以及由風道3和鼓風機4組成的風冷設備,支撐架2上設置有安裝板5,鼓風機4固定安裝在安裝板5上,風道3固定安裝在支撐架2上,鼓風機口與風道密封連接,風道3沿著傳送裝置1布置于傳送裝置1上方,風道3靠近傳送裝置1一側設置有沿傳送裝置運動方向分布的若干出風口6,鼓風機4向風道3內鼓風,出風口6向傳送裝置1吹風,形成一條完整的風路。
風道3與傳送裝置1運動方向平行,也可根據冷卻效果設置風道3與傳送裝置1之間的角度,以實現產品沿途不同的冷卻需求。
風道3靠近傳送裝置1一側設置為平面,有利于出風口6出風能均勻的吹向傳送裝置1,保證產品冷卻均勻。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方案相比具有明顯有益效果,本技術方案通過將風道3設置于傳送裝置1上方,減少了風冷設備數量,結構更加簡單,同時還增強了風冷效果。
實施例2
參見圖2和圖3,風道3用普通管道制成,其中出風口6為沿管方向割開若干孔制成。借助現有材料,而不用專門生產風到3,不僅實用性強,且易于推廣,其余同上。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