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
緩釋水是一種通過凝膠反映使普通液體水形成具有固體特性的約束水,其具有在生物降解條件下緩慢釋放液體水的功能。其應用于農業領域,可以持續定量地為植物生長提供水分。
背景技術:
緩釋水的生產設備一般由水凈化器、水化裝置、固化裝置、成品儲存裝置、灌裝及包裝裝置等組成。如中國專利文獻CN2488904Y中公開的積木式固體水或干水生產廠,其中包括一組可拆分殼體,所述的殼體內安裝有水質凈化器、與所述的凈化器相聯的水化反應釜,與所述的反應釜相連的包裝機,其中所述的水化反應釜由水溶釜和固化攪拌釜組成。由于目前這類設備大多是平面布置的,加之各個設備間流程設置的不合理,特別是水溶過程和固化攪拌過程分別在不同的釜中進行。因此生產效率低;各種原料不能根據反應需要適時加入使得對水質的要求較高;同時生產過程中各個裝置產出的中間產物需要用泵一類的動力裝置輸送到下游裝置中進行進一步的加工,導致生產過程中能耗高、設備投資大。由此導致制成品的價格居高不下,難以在農業澆灌領域的市場中推廣。
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為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該設備結構簡潔、生產效率高并且相對于現有技術減少了能源的消耗。
為實現上述實用新型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具有一個凝膠反應裝置,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出料口設置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底部;一個包裝裝置,所述包裝裝置的進料口通過一個帶有閥門的管線與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出料口連接;其中所述包裝裝置的進料口在低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出料口的位置。
一種較為理想的方式為,所述凝膠反應裝置底部為一個漏斗形狀,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出料口設置在所述漏斗的下端處。所述凝膠反應裝置的進料口包括液體水進口、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和固型劑進口。
最好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上裝有監測裝置。一種較佳的方式是所述監測裝置是一個觀察窗。
最好所述凝膠反應裝置是一臺攪拌釜。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由于所有的反應都在同一凝膠反應裝置進行,使得各種原料能根據反應需要適時加入降低了對水質的要求。由此免去了現有技術中必須使用的水質凈化器,同時也是設備的結構大大簡化,較低了設備的投資,減少了生產過程中的能耗,最終導致產品的成本被降低了。另一方面間接的設備也減少了廠房占用地,便于在緩釋水產品使用地建立生產線或建立流動生產線,便于緩釋水產品在農、林領域的使用推廣。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表示為1-凝膠反應裝置,2-凝膠反應裝置的進料口,3-凝膠反應裝置的出料口,4-包裝裝置,5-包裝裝置的進料口,6-凝膠反應裝置的進料口中的液體水進口,7-凝膠反應裝置的進料口中的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8-凝膠反應裝置的進料口中的固型劑進口,9-凝膠反應裝置上的監測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的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其中的凝膠反應裝置是一臺攪拌釜1,所述攪拌釜1在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2,所述進料口2包括一個液體水進口6、一個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7和一個固型劑進口8,所述攪拌釜1的出料口3設置在所述攪拌釜1漏斗形的底部。在所述攪拌釜1的頂部還設置有一個作為監測裝置的一個觀察窗9。一個包裝裝置4設置在所述攪拌釜1下部,所述包裝裝置4的進料口5通過一個帶有閥門的管線與所述攪拌釜1的所述出料口3連接。
在生產過程中,首先通過所述液體水進口6和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7分別向所述攪拌釜1加入液體水、活化劑和分散劑,其中所述的液體水水質只要求達到城市自來水管網輸送水質標準即可。通過所述觀察窗9監視所述液體水與所述活化劑和分散劑的攪拌情況,并根據工藝要求適時通過固型劑進口8加入固型劑,進一步攪拌促使所加入的三種原料在所述攪拌釜1中進行反應。在所述反應過程中繼續監視攪拌釜1中物料的反映情況,當所述物料反應達到緩釋水的工藝所需狀態時,打開連接在所述攪拌釜1的所述出料口3與所述包裝裝置4的進料口5之間的管線上的閥門,使反應生成物依靠自身重量進入所述包裝裝置4中。在所述包裝裝置中,緩釋水物料被定量灌裝并封口后,制成成品緩釋水。
如圖2所示,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的第二實施例。其中的凝膠反應裝置是一臺攪拌釜1,所述攪拌釜1在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2,所述進料口2包括一個液體水進口6、一個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7和一個固型劑進口8,所述攪拌釜1的出料口3設置在所述攪拌釜1漏斗形的底部。一個包裝裝置4其進料口5設置在低于所述攪拌釜1的所述出料口3的位置并通過一個帶有閥門的管線與所述攪拌釜1的所述出料口3連接。
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在生產過程中,通過液體水進口6、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7和固型劑進口8按照工藝規定的用量和時間,依序分別向攪拌釜1中加入來自城市自來水管網的液體水、活化劑和分散劑以及固型劑,按照工藝規定的要求進行攪拌。在工藝規定的反應時間完成后,打開連接在所述攪拌釜1的所述出料口3與所述包裝裝置4的進料口5之間的管線上的閥門,使反應生成物依靠自身重量進入所述包裝裝置4中。在所述包裝裝置中,緩釋水物料被定量灌裝并封口后,制成成品緩釋水。
當然,本實用新型還有一些顯而易見的變形方式,如所述監測裝置9可以替換為超聲波檢測儀、視頻監視儀器等所屬技術領域公知的檢測設備和方式。
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具有一個凝膠反應裝置(1),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2),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出料口(3)設置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底部;一個包裝裝置(4),所述包裝裝置(4)的進料口(5)通過一個帶有閥門的管線與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所述出料口(3)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裝置(4)的所述進料口(5)在低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所述出料口(3)的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底部為一個漏斗形狀,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所述出料口(3)設置在所述漏斗的下端處。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所述進料口(2)包括液體水進口(6)、活化劑和分散劑進口(7)和固型劑進口(8)。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是一臺攪拌釜。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是一臺攪拌釜。
6.根據權利要求1、2或4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上裝有監測裝置(9)。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裝置(9)是一個觀察窗。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上裝有監測裝置(9)。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緩釋水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監測裝置(9)是一個觀察窗。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釋水生產設備。目的在于使設備結構簡潔、生產效率高并在緩釋水生產過程中降低能源的消耗。其具有一個凝膠反應裝置(1),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頂部設置有進料口(2),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出料口(3)設置在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底部;一個包裝裝置(4),所述包裝裝置(4)的進料口(5)通過一個管線與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所述出料口(3)連接;其中所述包裝裝置(4)的所述進料口(5)在低于所述凝膠反應裝置(1)的所述出料口(3)的位置。
文檔編號C02F1/68GK2595791SQ0228915
公開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02年12月11日 優先權日2002年12月11日
發明者王鈺 申請人: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