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工業化生產四氯苯酐的循環經濟綜合處理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備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關鍵中 間體四氯苯酐的循環經濟綜合處理方法。具體地說,涉及以苯酐為原料,在氯磺酸溶劑中, 以碘為催化劑,經氯氣氯化,高選擇性合成四氯苯酐,實現副產含氯、氯化氫氣體的資源化 利用,含氯代有機物的廢鹽酸、廢硫酸溶液的資源化利用,同時實現氯元素高效利用為特征 的循環經濟綜合處理方法。
技術背景
四氯苯酐是醫藥、農藥、顏料、染料、樹脂阻燃劑、塑料增強劑、油漆反光劑等化學 品的重要基礎原料,以四氯苯酐作為原料經過胺化、氟化等反應生產的四氟苯甲酸、四氟苯 甲酰氯是第三、四代氟喹諾酮類抗菌藥物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的關鍵中間體。四氯苯酐是以苯酐為原料,氯氣為供鹵體氯化合成,反應原理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以苯酐為原料生產四氯苯酐的工業化循環經濟綜合處理方法,該方法包括 以下步驟步驟一,苯酐在氯磺酸溶劑中,以碘為催化劑,與氯氣反應合成四氯苯酐;步驟 二,將氯化反應完成后的反應液冷卻分離,回收套用氯磺酸;步驟三,向分離得到的四氯苯 酐中先加入水分解殘留的氯磺酸,再加入水進行攪拌洗滌、沉淀分離,抽取上清液,再將剩 余的四氯苯酐離心、干燥后得到四氯苯酐產品;步驟四,步驟一中氯化反應副產的含氯氣的 氯化氫氣體和步驟三中氯磺酸水解產生的氯化氫氣體混合后依次經過兩個尾氣吸收系統, 在第一個系統中吸收氯化氫,回收副產鹽酸;在第二個系統中利用氯化亞鐵溶液吸收剩余 的含氯尾氣,得到三氯化鐵溶液;步驟五,將步驟三中通過分離抽取和離心得到的含有機氯 化物的酸性廢水先催化氧化去除大部分有機氯化物,再回用至步驟四的第一尾氣吸收系統 中用作吸收液,以增大副產鹽酸的產量,增加酸度;步驟六,將步驟五中得到的副產鹽酸用 于鋼鐵加工企業酸洗除銹,再將反應生成的氯化亞鐵廢液回用于步驟四的第二尾氣吸收系 統中用作吸收液,以實現資源化利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苯酐與氯磺酸的重量比為 1 1 1 8,碘為苯酐重量的0.5% 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中氯氣的加入量為苯酐重量的 4% 20% /小時,反應溫度為125°C 165°C,反應時間為15 30小時。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四中第一尾氣吸收系統中的吸收劑為 水或含鹽酸和硫酸的總酸度(以鹽酸計)20%以下的水溶液,第二尾氣吸收系統中的吸收 液為質量濃度5 35%的氯化亞鐵水溶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中的催化氧化反應在高階氧化塔中 進行,加入廢水中的強氧化劑氯酸鈉與通入塔中的空氣一起催化氧化酸性廢水。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五中含有機氯化物的酸性廢水經催化 氧化使COD濃度降低至1500mg/L以下后再回用至步驟四的第一尾氣吸收系統。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制備四氯苯酐的循環經濟綜合處理方法。該循環經濟綜合處理方法包括幾個關鍵部分第一,苯酐在氯磺酸溶劑中,以碘為催化劑,通過精確控制,高選擇性合成四氯苯酐,實現六氯苯生成量最小化及氯磺酸的回用;第二,副產含氯氣的氯化氫氣體在多級吸收回收氯化氫副產濃鹽酸后,含氯尾氣利用周邊鋼鐵加工企業酸洗除銹副產的氯化亞鐵廢液吸收,得到三氯化鐵溶液,用于印刷線路板蝕刻或印染企業廢水絮凝劑,使得兩個企業的廢棄物轉化為較高附加值的產品,實現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氯元素的高效利用;第三,含有機氯化物的稀鹽酸-硫酸溶液催化氧化去除大部分有機氯化物,提高廢鹽酸-硫酸品質,經尾氣吸收系統增加酸度,回用于鋼鐵加工酸洗除銹,實現資源化利用。
文檔編號C02F1/72GK102079734SQ20091022413
公開日2011年6月1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09年11月26日
發明者張啟明, 董道敏, 蔡明德 申請人:浙江啟明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