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煤氣站酚水的處理新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煤氣發生爐工藝產生的含酚的廢水處理有二種辦法一是建焚燒爐使其 高溫燃燒裂解后成為無害品;二是用旋風除塵器余熱使其汽化為飽和蒸汽供爐內做氣化劑 并裂解為無害品。但二種方法都有嚴重缺陷;焚燒耗能大,投資高,經濟上不合算;利用旋 風除塵器汽化使得除塵器易結垢、堵塞、腐蝕,使用壽命大大降低。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它需要的投資少,運行可靠,余 能利用率高,設備使用壽命長。技術方案一種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煤氣發生爐內 產生的蒸汽送入集汽包內得到緩沖,然后進入旋風除塵器,經旋風除塵器加熱成壓力為 0. 3 0. 35MPa,溫度為200 240°C的過熱蒸汽;上述過熱蒸汽進入減溫器,同時儲存在間 冷器內的酚水由泵打入減溫器,上述的過熱蒸汽和酚水在減溫器內混合作用后,形成壓力 達到0. 3 0. 35MPa,溫度達到140 160°C的飽和蒸汽;飽和蒸汽重新進入上述煤氣發生 爐與空氣混合作為氣化劑,在經過煤氣發生爐氧化層時酚反應至全部裂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一種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充分利用旋風除塵器的余熱,有 效降低了該處的煤氣溫度,使得后部煤氣冷卻負荷大大降低,冷卻水用量相應減少;由于旋 風除塵器夾層加熱的是飽和蒸汽,除塵器不結垢、不腐蝕、不堵塞;每臺發生爐可增加蒸汽 產量0. 3 0. 6t/h,彌補氣化劑的不足,提高煤氣熱值;酚水在爐內氧化層裂解充分,實現 了無害化處理,是酚水處理工藝真正意義上的突破和創新;該工藝及技術投資少,工藝可 靠,余能利用率高,設備使用壽命長;本發明可由幾個調節閥及儀控裝置實現自動運行,溫 度可控、壓力可調、混合精準、運行可靠。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一種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首先將煤氣發生爐內產生的飽和蒸汽送 入集汽包內得到緩沖,然后進入旋風除塵器,經旋風除塵器加熱成為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壓 力達到0. 32MPa,溫度達到220°C;上述過熱蒸汽進入減溫器,同時儲存在間冷器內的酚水由 泵打入減溫器,上述的過熱蒸汽和酚水在減溫器內混合作用后,形成新的飽和蒸汽,新的飽 和蒸汽的壓力達到0. 32MPa,溫度達到150°C ;新的飽和蒸汽重新進入上述煤氣發生爐與空 氣混合作為氣化劑,在經過煤氣發生爐氧化層時酚反應至全部裂解為無害物質。實施例2 —種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首先將煤氣發生爐內產生的飽和蒸汽送 入集汽包內得到緩沖,然后進入旋風除塵器,經旋風除塵器加熱成為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壓 力達到0. 3MPa,溫度達到240°C ;上述過熱蒸汽進入減溫器,同時儲存在間冷器內的酚水由泵打入減溫器,上述的過熱蒸汽和酚水在減溫器內混合作用后,形成新的飽和蒸汽,新的飽 和蒸汽的壓力達到0. 35MPa,溫度達到160°C ;新的飽和蒸汽重新進入上述煤氣發生爐與空 氣混合作為氣化劑,在經過煤氣發生爐氧化層時酚反應至全部裂解為無害物質。
實施例3 —種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首先將煤氣發生爐內產生的飽和蒸汽送 入集汽包內得到緩沖,然后進入旋風除塵器,經旋風除塵器加熱成為過熱蒸汽,過熱蒸汽壓 力達到0. 35MPa,溫度達到200°C;上述過熱蒸汽進入減溫器,同時儲存在間冷器內的酚水由 泵打入減溫器,上述的過熱蒸汽和酚水在減溫器內混合作用后,形成新的飽和蒸汽,新的飽 和蒸汽的壓力達到0. 3MPa,溫度達到140°C;新的飽和蒸汽重新進入上述煤氣發生爐與空氣 混合作為氣化劑,在經過煤氣發生爐氧化層時酚反應至全部裂解為無害物質。
權利要求
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煤氣發生爐內產生的蒸汽送入集汽包內得到緩沖,然后進入旋風除塵器,經旋風除塵器加熱成壓力為0.3~0.35MPa,溫度為200~240℃的過熱蒸汽;上述過熱蒸汽進入減溫器,同時儲存在間冷器內的酚水由泵打入減溫器,上述的過熱蒸汽和酚水在減溫器內混合作用后,形成壓力達到0.3~0.35MPa,溫度達到140~160℃的飽和蒸汽;飽和蒸汽重新進入上述煤氣發生爐與空氣混合作為氣化劑,在經過煤氣發生爐氧化層時酚反應至全部裂解。
全文摘要
煤氣站酚水處理新工藝,其包括如下步驟首先將煤氣發生爐內產生的蒸汽送入集汽包內得到緩沖,然后進入旋風除塵器,經旋風除塵器加熱成壓力為0.32MPa,溫度為220℃的過熱蒸汽;上述過熱蒸汽進入減溫器,同時儲存在間冷器內的酚水由泵打入減溫器,上述的過熱蒸汽和酚水在減溫器內混合作用后,形成壓力達到0.32MPa,溫度達到150℃的飽和蒸汽;飽和蒸汽重新進入上述煤氣發生爐與空氣混合作為氣化劑,在經過煤氣發生爐氧化層時酚反應至全部裂解;本發明的投資少,運行可靠,余能利用率高,設備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C02F1/04GK101906321SQ201010251610
公開日2010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8月12日 優先權日2010年8月12日
發明者吳云龍, 王培忠 申請人:中冶京誠(營口)裝備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