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水凈化處理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有關各個國家對水凈化處理的部分都產生了較困擾的“水垢”的問題。彷間對洗衣服時產生的硬水及其所造成對紡織品的磨損,都無法脫離還是需要”洗滌劑及軟化劑”的惡夢(例如:海爾環保洗衣機內的“改質劑”)。而一般處理水垢最常見的不外乎“電磁化、酸洗、電解”等化學反應或耗能。各種清潔劑不僅是全球水污染的最大元兇,科學家擔心清潔劑除了造成環境嚴重污染之外,會經由呼吸、皮膚、口腔進入體內。因為清潔劑中含有的壬基苯酚類化合物(NP),可能會導致不孕、精子濃度下降、兒童的性早熟等問題。根據研究顯示,市面上七成的清潔劑都被驗出含有NP,當皮膚接觸NP時,會有
0.53%進入血液中,當皮膚有傷口時則會有13倍的劑量進入血液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讓水達到不用清潔劑及軟化劑仍能完整及高效除污及軟化水的軟化水處理工藝。`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水從進水口進入以沸石為主材料的第一礦石芯管,經過第一礦石芯管內沸石過濾、吸附雜質及離子交換后的水流通過導管進入第二礦石芯管;第二步:在第二礦石芯管內,水流通過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麥飯石、以電氣石為主成分煅燒的礦石、六角形礦石,然后再由導管進入第三礦石芯管;第三步:在第三礦石芯管內,水流流經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六角形礦石、橄欖石、六角形礦石、沸石、六角形礦石,并由導管進入第四礦石芯管;第四步:在第四礦石芯管內,水流流經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六角形礦石、電氣石、六角形礦石,使水軟化,并由出水口流出。優選的,所述第一步中第一礦石芯管內的沸石具有吸附性及離子交換特性,能夠使水分子中的碳酸鈣或碳酸鎂等成分在高磁的作用下保持著離子狀態,水流在通過第一礦石芯管內的礦石時,被控制著不易形成結晶狀。優選的,所述第二步中第二礦石芯管內上層的麥飯石具有強力吸附性,可大量去除水中的重金屬雜質及微生物菌類,中段以電氣石為主成分煅燒的礦石能夠讓水進行電解,產生電離狀態,形成H+和0Η-,0Η-與水結合形成H302-,此活性基團會與硬水中的陽離子結合,除了抑制水垢產生外,還對已生成的水垢起到去除的作用,第二礦石芯管內下層的沸石經過多次煅燒過程,同時加強并將沸石活化,水流經過下層的沸石時,水中離子狀態碳酸物質被置換,能夠去除鈣、鎂、等離子。優選的,所述第三步中第三礦石芯管內多層設置的六角形礦石能使水重復沖擊,強化水柱噴灑效應,以加強水的壓力及水的剪切力,讓碳酸鈣無法形成,對水軟化具有極佳效果,經過多重能場處理的水能夠生成高密度負離子,讓水的能場在重復運作下形成動態穩定平衡。優選的,所述第四步中第四礦石芯管內水流在能場處理完后再經過此管多重馴化,讓水中碳酸鈣無法成形結晶狀,并同時高度重復電解,離子的能場及密度一再重復執行,造成水分子通過具有接近生命體的遠紅外線波長,形成共振,讓水保持穩定的高能及高離子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之處在于:這種軟化水處理工藝的水分子處理完全是以物理而非化學反應,因此完全不須添加任何外來物質,僅只是水;對每一管通過礦石的水均自上往下流經過礦石,讓在流經過程當中具有萊納德效應,使水分子達到更佳能場狀態。
:附圖1為本發明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中水處理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第一礦石芯管;2、第二礦石芯管;3、第三礦石芯管;4、第四礦石芯管;51、52、53、54、導管;6、進水口 ;7、出水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進行詳細描述。圖1所示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水從進水口 6進入以沸石為主材料的第一礦石芯管1,由于沸石具有吸附性及離子交換特性,此刻水分子中的碳酸鈣或碳酸鎂等成分也會在高磁的作用下保持著離子狀態,因此,水流在通過第一礦石芯管I內的礦石時,被控制著不易形成結晶狀;經過第一礦石芯管I內沸石過濾、吸附雜質及離子交換后的水流通過導管 51進入第二礦石芯管2 ;第二步:在第二礦石芯管2內,當水流通過裝填在第二礦石芯管2內上層的麥飯石時,麥飯石的強力吸附性可大量去除水中的重金屬雜質及微生物菌類,接著第二礦石芯管2內中段以電氣石為主成分煅燒的礦石讓水進行電解產生電離狀態,形成H+和0H-,OH-與水結合形成H302-,此活性基團會與硬水中的陽離子結合,因此,除了抑制水垢產生外,還對已生成的水垢起到去除的作用,由于第二礦石芯管2內下層的沸石是經過多次煅燒過程,同時加強并將沸石活化,因此,水流經過下層的沸石時,水中離子狀態碳酸物質被置換,以去除鈣、鎂、等離子;然后水流再由導管52進入第三礦石芯管3 ;第三步:在第三礦石芯管3內,水流流經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六角形礦石、橄欖石、六角形礦石、沸石、六角形礦石,經過六角形礦石重復沖擊,從而強化水柱噴灑效應,如此可以加強水的壓力及水的剪切力,讓碳酸鈣無法形成,對水軟化具有極佳效果,再經過多重能場處理,生成高密度負離子,讓水的能場在重復運作下形成動態穩定平衡;接著水流再由導管53進入第四礦石芯管4;第四步:在第四礦石芯管4內,水流流經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六角形礦石、電氣石、六角形礦石,水流在能場處理完后再經過此管多重馴化,讓水中碳酸鈣無法成形結晶狀,并同時高度重復電解,離子的能場及密度一再重復執行,造成水分子通過具有接近生命體的遠紅外線波長,形成共振,讓水保持穩定的高能及高離子群,從而使水軟化,并由出水口 7流出。水在室溫下的活性可以達到有如“200°C ”的活性條件,在此狀態下,水具有低的粘性系數和表面張力值;小水分子團具有較高滲透力和較高的溶解度,分子團約在六個水分子結合的條件下最顯穩定。這種軟化水處理工藝的水分子處理完全是以物理而非化學反應,因此完全不須添加任何外來物質,僅只是水;對每一管通過礦石的水均自上往下流經過礦石,讓在流經過程當中具有萊納德效應,使水分子達到更佳能場狀態。需要強調的是:以上僅是本發明的較佳 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水從進水口(6)進入以沸石為主材料的第一礦石芯管(I),經過第一礦石芯管(I)內沸石過濾、吸附雜質及離子交換后的水流通過導管(51)進入第二礦石芯管(2); 第二步:在第二礦石芯管(2)內,水流通過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麥飯石、以電氣石為主成分煅燒的礦石、六角形礦石,然后再由導管(52)進入第三礦石芯管(3); 第三步:在第三礦石芯管(3)內,水流流經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六角形礦石、橄欖石、六角形礦石、沸石、六角形礦石,并由導管(53)進入第四礦石芯管(4); 第四步:在第四礦石芯管(4)內,水流流經自上而下依次裝填的六角形礦石、電氣石、六角形礦石,使水軟化,并由出水口(7)流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步中第一礦石芯管(I)內的沸石具有吸附性及離子交換特性,能夠使水分子中的碳酸鈣或碳酸鎂等成分在高磁的作用下保持著離子狀態,水流在通過第一礦石芯管(I)內的礦石時,被控制著不易形成結晶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中第二礦石芯管(2)內上層的麥飯石具有強力吸附性,可大量去除水中的重金屬雜質及微生物菌類,中段以電氣石為主成分煅燒的礦石能夠讓水進行電解,產生電離狀態,形成H+和OH-,OH-與水結合形成H302-,此活性基團會與硬水中的陽離子結合,除了抑制水垢產生外,還對已生成的水垢起到去除的作用,第二礦石芯管(2)內下層的沸石經過多次煅燒過程,同時加強并將沸石活化,水流經過下層的沸石時,水中離子狀態碳酸物質被置換,能夠去除鈣、鎂、等離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步中第三礦石芯管(3)內多層設置的六角形礦石能使水重復沖擊,強化水柱噴灑效應,以加強水的壓力及水的剪切力,讓碳酸鈣無法形成,對水軟化具有極佳效果,經過多重能場處理的水能夠生成高密度負離子,讓水的能場在重復運作下形成動態穩定平衡。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其特征是,所述第四步中第四礦石芯管(4)內水流在能場處理完后再經過此管多重馴化,讓水中碳酸鈣無法成形結晶狀,并同時高度重復電解,離子的能場及密度一再重復執行,造成水分子通過具有接近生命體的遠紅外線波長,形成共振,讓水保持穩定的高能及高離子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軟化水去污處理工藝,水從進水口進入第一礦石芯管,然后通過導管進入第二礦石芯管;在第二礦石芯管內,再由導管進入第三礦石芯管;在第三礦石芯管內,由導管進入第四礦石芯管;在第四礦石芯管內,水流由出水口流出。這種軟化水處理工藝的水分子處理完全是以物理而非化學反應,因此完全不須添加任何外來物質,僅只是水;對每一管通過礦石的水均自上往下流經過礦石,讓在流經過程當中具有萊納德效應,使水分子達到更佳能場狀態。
文檔編號C02F1/42GK103086554SQ201310061998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
發明者周品綸 申請人:瑞澤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