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生活污水處理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類已逐步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促進社會進步和經濟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意義。環境保護工作已成為我們的一項基本國策,受到社會普遍的關注和重視。
[0003]農村科技農業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快了我國新農村建設規劃的步伐,不久的將來將會告別同村各戶“散居”的時代,取而代之的將是生活、醫療、科學、文化“軟硬”設施條件齊全同村聚居的格局。農村聚居生活不僅能夠加速基礎設施、教育的普及,還能極大地提高農村的生活水平,但是人口的高密度聚集模式必將對周圍的生態環境帶來很大的挑戰,其中污染最突出的就是人們居住生活所產生的生活污水,這嚴重阻礙著新農村發展建設的步伐。
[0004]生活污水主要是由糞便和洗滌污水組成,含有大量的有機物,如纖維素、淀粉、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在厭氧細菌作用下,易生惡臭物質;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蟲卵;生活污水若不妥善處理,就會通過地表徑流和滲濾進入地下水層污染地下水。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利用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機物、出水品質高、能夠準確的檢測出水的水質情況的生活污水處理總站。
[0006]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它包括從左往右順次設置的格柵渠、酸化調節池、初濾池、厭氧生物濾池、充氧池、好氧生物濾池、終濾池、植物檢測池以及放流渠,所述的酸化調節池內添加有厭氧發酵菌,所述的初濾池、厭氧生物濾池、好氧生物濾池和終濾池內均設置有濾料,厭氧生物濾池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厭氧生物載體,好氧生物濾池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好氧生物載體,所述的濾料由從下往上順次設置的卵石層、米石層和細沙層組成,所述的初濾池與厭氧生物濾池之間連接有排污管A,厭氧生物濾池與充氧池之間連接有排污管B,充氧池與好氧生物濾池之間連接有排污管C,好氧生物濾池與終濾池之間連接排污管D,終濾池與植物檢測池之間連接排污管E;
所述的排污管A、排污管B和排污管D均為L形狀,排污管A和排污管B的長管均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厭氧生物濾池中的卵石層內,排污管D的長管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好氧生物濾池中的卵石層內,所述的排污管C為U形狀,排污管C的一根長管設置于充氧池內,排污管C的另一根長管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好氧生物濾池中的卵石層內,所述的每根長管上且沿長管的長度方向順次設置有多個小孔,所述的放流渠與格柵渠之間連接有污水超越管,放流渠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達標水排放口,所述的格柵渠與酸化調節池連通,格柵渠內還設置有扁鋼柵條;所述的充氧池內還固定安裝有充氧栗和立柱,所述的立柱內設置有貫穿立柱上表面的出水管,充氧栗的出口與出水管連接。
[0007]所述的排污管E為直管。
[0008]所述的每個小孔的直徑均為8?10mm。
[0009]所述的厭氧生物濾池中的米石層內以及好氧生物濾池中的米石層內均敷設有排氣管。
[0010]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I)本發明利用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機物,具有生態環保的特性。(2)本發明能夠通過在植物檢測池內栽植水生植物并通過其健康生長狀況觀察了解整個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處理出水水質情況,從而更能真實反應出水水質情況,具有檢測精度高的特點。(3)當出水水質情況達不到排放標準后,則通過污水超越管重新抽入格柵渠內再次做循環處理,保證了出水水質。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格柵渠,2-酸化調節池,3-初濾池,4-厭氧生物濾池,5-充氧池,6-好氧生物濾池,7-終濾池,8-植物檢測池,9-放流渠,10-卵石層,11-米石層,12-細沙層,13-排污管A,14-排污管B,15-排污管C,16-排污管D,17-排污管E,18-污水超越管,19-扁鋼柵條,20-排氣管,21 -充氧栗,22-立柱,23-出水管,24-達標水排放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它包括從左往右順次設置的格柵渠1、酸化調節池
2、初濾池3、厭氧生物濾池4、充氧池5、好氧生物濾池6、終濾池7、植物檢測池8以及放流渠9,所述的酸化調節池2內添加有厭氧發酵菌,所述的初濾池3、厭氧生物濾池4、好氧生物濾池6和終濾池7內均設置有濾料,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厭氧生物載體,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好氧生物載體,所述的濾料由從下往上順次設置的卵石層10、米石層11和細沙層12組成,所述的初濾池3與厭氧生物濾池4之間連接有排污管A13,厭氧生物濾池4與充氧池5之間連接有排污管B14,充氧池5與好氧生物濾池6之間連接有排污管C15,好氧生物濾池6與終濾池7之間連接排污管D16,終濾池7與植物檢測池8之間連接排污管E17。
[0013]如圖1所示,排污管A13、排污管B14和排污管D16均為L形狀,排污管A13和排污管B14的長管均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卵石層10內,排污管D16的長管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卵石層10內,所述的排污管C15為U形狀,排污管C15的一根長管設置于充氧池5內,排污管C15的另一根長管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卵石層10內,排污管E17為直管,所述的每根長管上且沿長管的長度方向順次設置有多個小孔,每個小孔的直徑均為8?10mm,污水能夠經小孔進入管道內。放流渠9與格柵渠I之間連接有污水超越管18,放流渠9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達標水排放口 24,所述的格柵渠I與酸化調節池2連通,格柵渠I內還設置有扁鋼柵條19。
[0014]如圖1所示,充氧池5內還固定安裝有充氧栗21和立柱22,所述的立柱22內設置有貫穿立柱22上表面的出水管23,充氧栗21的出口與出水管23連接,充氧栗21能夠將充氧池5內的污水經出水管23栗至高處,污水從高處跌落至池內的過程中將會自然充氧,為好氧生物濾池6內的好氧生物載體提供分解有機物的能量。
[0015]所述的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米石層11內以及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米石層11內均敷設有排氣管20。
[0016]本發明處理生活污水的工作步驟如下:
51、將聚居點排放的污水經管道收集后進入格柵渠I內,扁鋼柵條19對生活污水中較大顆粒的漂浮物和懸浮物進行攔截,以免其堵塞后續工藝設施;
52、格柵渠I出水自流進入酸化調節池2內,酸化調節池2—方面可對生活污水的水質水量進行調節,另一方面利用厭氧發酵將大分子難降解有機污染物轉變成小分子易降解有機污染物;
53、酸化調節池2內的污水自然進入初濾池3內,初濾池3內卵石層1、米石層11以及細沙層12的細小縫隙阻礙水體中的細小顆粒物質的流動,但允許生活污水自由通過,從而達到生活污水固液分離目的;
54、初濾池3內的污水經排污管Al3上的小孔進入厭氧生物濾池4內,生活污水中的大分子難降解有機污染物被厭氧生物載體開環斷鏈生成小分子易降解有機污染物,或轉化成甲烷、硫化氫等氣體,氣體經排氣管20排出;
55、厭氧生物濾池4內的污水經排污管B14上的小孔進入充氧池5內,充氧栗21將池內的污水栗至高處,污水從高處跌落至池內的過程中將會自然充氧,充氧池5內的污水經排污管Cl 5上的小孔進入好氧生物濾池6內;
56、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好氧生物載體使生活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機污染物分解轉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氣體從排氣管20排出;
57、好氧生物濾池6內的污水經排污管D16上的小孔進入終濾池7內,終濾池7內卵石層
10、米石層11以及細沙層12的細小縫隙截留分離好氧生物濾池6脫落的老化生物膜,達到優化出水水質的目的;
58、終濾池7內的污水通過排污管E17流入植物檢測池8內,通過在植物檢測池8內栽植水生植物并通過其健康生長狀況觀察了解整個生活污水處理站的處理出水水質情況,在滿足排放要求后出水通過放流渠9上的達標水排放口 24排放至附近的地表水域,從而實現了污水的檢測;若出水水質情況達不到排放標準,則通過污水超越管18重新抽入格柵渠I內再次處理。
【主權項】
1.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從左往右順次設置的格柵渠(I)、酸化調節池(2 )、初濾池(3 )、厭氧生物濾池(4)、充氧池(5 )、好氧生物濾池(6)、終濾池(7 )、植物檢測池(8)以及放流渠(9),所述的酸化調節池(2)內添加有厭氧發酵菌,所述的初濾池(3)、厭氧生物濾池(4)、好氧生物濾池(6 )和終濾池(7 )內均設置有濾料,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厭氧生物載體,好氧生物濾池(6 )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好氧生物載體,所述的濾料由從下往上順次設置的卵石層(10)、米石層(I I)和細沙層(12)組成,所述的初濾池(3)與厭氧生物濾池(4)之間連接有排污管A(13),厭氧生物濾池(4)與充氧池(5)之間連接有排污管B(14),充氧池(5)與好氧生物濾池(6)之間連接有排污管C( 15),好氧生物濾池(6)與終濾池(7 )之間連接排污管D (16 ),終濾池(7 )與植物檢測池(8 )之間連接排污管E (17); 所述的排污管A( 13)、排污管B( 14)和排污管D( 16)均為L形狀,排污管A( 13)和排污管B(14)的長管均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卵石層(10)內,排污管D(16)的長管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卵石層(10)內,所述的排污管C(15)為U形狀,排污管C(15)的一根長管設置于充氧池(5)內,排污管C(15)的另一根長管垂向設置且設置于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卵石層(10)內,所述的每根長管上且沿長管的長度方向順次設置有多個小孔,所述的放流渠(9)與格柵渠(I)之間連接有污水超越管(18),放流渠(9)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達標水排放口(24),所述的格柵渠(I)與酸化調節池(2)連通,格柵渠(I)內還設置有扁鋼柵條(19); 所述的充氧池(5)內還固定安裝有充氧栗(21)和立柱(22),所述的立柱(22)內設置有貫穿立柱(22)上表面的出水管(23),充氧栗(21)的出口與出水管(23)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污管E(17)為直管。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個小孔的直徑均為8?10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米石層(11)內以及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米石層(11)內均敷設有排氣管(20)。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生活污水處理總站,它包括從左往右順次設置的格柵渠(1)、酸化調節池(2)、初濾池(3)、厭氧生物濾池(4)、充氧池(5)、好氧生物濾池(6)、終濾池(7)、植物檢測池(8)以及放流渠(9),厭氧生物濾池(4)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厭氧生物載體,好氧生物濾池(6)中的濾料內填裝有好氧生物載體;每根長管上且沿長管的長度方向順次設置有多個小孔,放流渠(9)的側壁上還設置有達標水排放口(24),所述的格柵渠(1)與酸化調節池(2)連通;充氧池(5)內還固定安裝有充氧泵(21)和立柱(2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微生物吸附降解有機物、出水品質高、能夠準確的檢測出水的水質情況。
【IPC分類】C02F9/14
【公開號】CN105712591
【申請號】CN201610287926
【發明人】劉洪 , 李全成, 王超
【申請人】四川格瑞斯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