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053323閱讀:371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養殖水體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人們對水產品需求的增加,我國水產養殖業已經和發達。然而隨著中國水產養殖業迅猛發展的同時,養殖水域環境正在不斷惡化,水質污染、病害滋生已日益困擾著水產養殖業。尤其是許多養殖廠采取高密度養殖方法來提高單位產量,但往往這種高密度養殖方法不能達到相應的魚蝦產量,其原因主要是水質問題限制了魚蝦的產量。而且水質的破壞還嚴重威脅著水產品的質量和安全。

微型生物群落,包括細菌、藻類、原生動物等,在池塘生態系統中對凈化水質和物質能量的流動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以微生物為主體的生物修復技術在水產養殖水質控制上的應用非常廣泛。養殖水體中存在著由多樣性的微生物構成的微生態系統,大多數情況下,養殖水體自然條件不能完全滿足生物修復的要求,或天然生物修復的效率和速度太低。投加外源微生物是優化微生態系統的重要途徑,它一方面可以調節生物降解微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種群和群落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微生態系統中微生物濃度和代謝活性。但也存在較大的局限性,一般情況下,引進系統的微生物由于分散在水體中,“居無定所”,群落的穩定性不高,很難競爭過土著微生物而長期地成為優勢種。外源微生物通過與土著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及種群優勢作用可以形成復雜而穩定的環境水體微生態系統,通過微生物生態系統的綜合作用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外源微生物引入養殖環境后的穩定性與否,如何有效協調外源微生物與土著微生物菌種之間的相互關系,使生物降解系統中微生物之間達到最佳生態的平衡狀態和水平,是養殖水體微生態系統優化、生物修復成功與否的關鍵。

由于集約化養殖池塘水體往往富氮營養化、碳氮比例失調,微型生物群落常處于演變狀態,功能結構不穩定,從而導致病原微生物容易成為優勢種群,最終引起病害的頻繁發生。因此,如何穩定養殖水體的功能結構,改善水質和提高池塘生產力,并實現預防病害,是業內急需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以促進養殖水體生物修復,以實現養殖水體的穩定化調控和疾病的有效防制,減少養殖污染,提升養殖水產品的質量與安全。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按重量組分計主要是由以下成分組成:復合礦物載體10-100份、微生物菌劑5-40份、甘草0.5~1份、焦山楂粉0.5-2份、生物質焦1-6份、羧甲基纖維素0.1-5份、黃腐酸鉀3-8份、吡哆醇0.05-0.35份、多效唑0.2-1份、聚醋酸乙烯酯2-3.6份、膨脹蛭石3-20份、炒熟的麩皮5-20份。

進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復合礦物載體是由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按2:7:3的重量比組成的混合物。

更進一步地,所述復合礦物載體的制備方法為:將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2-5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即得到所述復合礦物載體。

進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微生物菌劑是由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和泥炭按照1:1:1:1:1:1:(2-1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硫鐵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108個/ml,所述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5~108個/ml,所述糞產堿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1010個/ml,所述植物乳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107個/ml,所述納豆芽孢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108個/ml,所述嗜吡啶紅球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107個/ml。其制備方法為: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即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

進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焦山楂粉的粒徑為100-200目,其制備方法為: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用烘干機烘干,粉碎成細粉,即可。焦山楂具有促消化的作用,促進水產的生長繁殖。

進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生物質焦為纖維素焦或木質素焦,生物質焦是具有多孔的高含碳結構,具有強大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水體中的有害物質。

進一步地,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膨脹蛭石的粒徑為0.3-1mm,膨脹蛭石含有豐富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對于水產動物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且本身無毒無害。

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其制備方法為:

(1)按2:7:3的重量比稱取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將所述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2-5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得到復合礦物載體,待用;

(2)將所述甘草至于烘干機烘干至含水量低于5%,用粉碎機粉碎,過100-200目篩,得到甘草粉,待用;

(3)按所述配比稱取復合礦物載體、微生物菌劑、甘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待用;

(4)將所述甘草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在50-60℃的條件下混合均勻并保溫1-2h,冷卻至室溫后繼續加入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微生物菌劑、復合礦物載體,繼續攪拌均勻,真空包裝并冷藏。

在使用微生物調控劑時,應在養殖或灌水前一周將微生物調控劑均勻投入水中,每畝用量0.1-0.5kg,每十天投一次,可保持水質良性穩定;在最初的10分鐘會懸浮在水中,部分溶解后沉入塘底,在下沉的過程中可吸附水體中的有害物質,分解轉化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質,抑制有害藻類的生長,在完全沉入塘底后可分解污泥、殘餌,清除雜菌。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微生物調控劑能對池塘微型生物群落進行定向調控,增加有益微生物,保持微生物種群多樣性,使有益生物處于優勢地位,優化構建養殖水體的生物降解微生態系統,促進養殖水體生物修復,為水體中的生物提供多種營養元素,促進其生長繁殖,并且可以對水體中的有害物質進行吸附,以實現養殖水體的穩定化調控和疾病的有效防制,減少養殖污染,提升養殖水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性,增強我國水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推動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按重量組分計主要是由以下成分組成:復合礦物載體10份、微生物菌劑5份、甘草0.5份、焦山楂粉0.5份、生物質焦1份、羧甲基纖維素0.1份、黃腐酸鉀3份、吡哆醇0.05份、多效唑0.2份、聚醋酸乙烯酯2份、膨脹蛭石3份、炒熟的麩皮5份。

其中,所述復合礦物載體是由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按2:7:3的重量比組成的混合物,其制備方法為:將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即得到所述復合礦物載體。

所述微生物菌劑是由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和泥炭按照1:1:1:1:1:1:(2-1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硫鐵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所述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5個/ml,所述糞產堿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所述植物乳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所述納豆芽孢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所述嗜吡啶紅球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其制備方法為: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即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

其中,所述焦山楂粉的粒徑為100目,其制備方法為: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用烘干機烘干,粉碎成細粉,即可。焦山楂具有促消化的作用,促進水產的生長繁殖。所述生物質焦為纖維素焦,生物質焦是具有多孔的高含碳結構,具有強大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水體中的有害物質。所述膨脹蛭石的粒徑為0.3mm,膨脹蛭石含有豐富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對于水產動物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且本身無毒無害。

該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微生物調控劑的制備方法為:

(1)按2:7:3的重量比稱取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將所述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2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得到復合礦物載體,待用;

(2)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待用;

(3)將所述甘草至于烘干機烘干至含水量低于5%,用粉碎機粉碎,過100-200目篩,得到甘草粉,待用;

(4)按所述配比稱取復合礦物載體、微生物菌劑、甘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待用;

(5)將所述甘草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在50℃的條件下混合均勻并保溫1h,冷卻至室溫后繼續加入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微生物菌劑、復合礦物載體,繼續攪拌均勻,真空包裝并冷藏。

實施例2:

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按重量組分計主要是由以下成分組成:復合礦物載體55份、微生物菌劑22.5份、甘草0.75份、焦山楂粉1.25份、生物質焦3.5份、羧甲基纖維素2.55份、黃腐酸鉀5.5份、吡哆醇0.2份、多效唑0.6份、聚醋酸乙烯酯2.8份、膨脹蛭石10.5份、炒熟的麩皮12.5份。

其中,所述復合礦物載體是由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按2:7:3的重量比組成的混合物,其制備方法為:將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3.5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即得到所述復合礦物載體。

所述微生物菌劑是由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和泥炭按照1:1:1:1:1:1:6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硫鐵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7個/ml,所述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所述糞產堿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8個/ml,所述植物乳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所述納豆芽孢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7個/ml,所述嗜吡啶紅球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6個/ml。其制備方法為: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即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

其中,所述焦山楂粉的粒徑為150目,其制備方法為: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用烘干機烘干,粉碎成細粉,即可。焦山楂具有促消化的作用,促進水產的生長繁殖。所述生物質焦為木質素焦,生物質焦是具有多孔的高含碳結構,具有強大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水體中的有害物質。所述膨脹蛭石的粒徑為0.7mm,膨脹蛭石含有豐富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對于水產動物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且本身無毒無害。

該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微生物調控劑的制備方法為:

(1)按2:7:3的重量比稱取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將所述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3.5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得到復合礦物載體,待用;

(2)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待用;

(3)將所述甘草至于烘干機烘干至含水量低于5%,用粉碎機粉碎,過100-200目篩,得到甘草粉,待用;

(4)按所述配比稱取復合礦物載體、微生物菌劑、甘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待用;

(5)將所述甘草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在55℃的條件下混合均勻并保溫1.5h,冷卻至室溫后繼續加入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微生物菌劑、復合礦物載體,繼續攪拌均勻,真空包裝并冷藏。

實施例3:

一種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多元復合微生物調控劑,按重量組分計主要是由以下成分組成:復合礦物載體100份、微生物菌劑40份、甘草1份、焦山楂粉2份、生物質焦6份、羧甲基纖維素5份、黃腐酸鉀8份、吡哆醇0.35份、多效唑1份、聚醋酸乙烯酯3.6份、膨脹蛭石20份、炒熟的麩皮20份。

其中,所述復合礦物載體是由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按2:7:3的重量比組成的混合物,其制備方法為:將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5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即得到所述復合礦物載體。

所述微生物菌劑是由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和泥炭按照1:1:1:1:1:1:10的重量比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硫鐵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108個/ml,所述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8個/ml,所述糞產堿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10個/ml,所述植物乳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7個/ml,所述納豆芽孢桿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8個/ml,所述嗜吡啶紅球菌菌液的有效活菌數為107個/ml。其制備方法為: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即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

其中,所述焦山楂粉的粒徑為200目,其制備方法為:取凈山楂,置炒制容器內,用中火加熱,炒至外表焦褐色,內部焦黃色,取出放涼,用烘干機烘干,粉碎成細粉,即可。焦山楂具有促消化的作用,促進水產的生長繁殖。所述生物質焦為纖維素焦,生物質焦是具有多孔的高含碳結構,具有強大的吸附功能,可以吸附水體中的有害物質。所述膨脹蛭石的粒徑為1mm,膨脹蛭石含有豐富的K、Mg、Ca、Fe以及微量的Mn、Cu、Zn等元素,對于水產動物的生長起到促進作用,還具有一定的吸附性,且本身無毒無害。

該調控養殖水體環境的微生物調控劑的制備方法為:

(1)按2:7:3的重量比稱取鉀長石、菱鎂礦粉、膠性硅酸鎂鋰,將所述膠性硅酸鎂鋰與純水按照1:5的重量比混合,使膠性硅酸鎂鋰完全分散在水中形成透明的膠體;將鉀長石用瓷球磨機粉碎至100目,與菱鎂礦粉一起加入到所述透明膠體中,攪拌均勻,得到復合礦物載體,待用;

(2)將硫鐵桿菌菌液、沼澤紅假單胞菌菌液、糞產堿桿菌菌液、植物乳桿菌菌液、納豆芽孢桿菌菌液、嗜吡啶紅球菌菌液按所述配比混合后,得到混合菌液,取所述配比的泥炭,將所述混合菌液均勻噴灑到所述泥炭中,真空干燥,得到所述微生物菌劑,待用;

(3)將所述甘草至于烘干機烘干至含水量低于5%,用粉碎機粉碎,過200目篩,得到甘草粉,待用;

(4)按所述配比稱取復合礦物載體、微生物菌劑、甘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待用;

(5)將所述甘草粉、焦山楂粉、生物質焦、膨脹蛭石、炒熟的麩皮在50-60℃的條件下混合均勻并保溫2h,冷卻至室溫后繼續加入所述羧甲基纖維素、黃腐酸鉀、吡哆醇、多效唑、聚醋酸乙烯酯、微生物菌劑、復合礦物載體,繼續攪拌均勻,真空包裝并冷藏。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做出各種變換,因此換成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