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凈水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對飲用水安全的重視,市場上流行的凈水設備日益增多;然而,普通老百姓對凈水設備的實際功效不能準確直觀的判斷,如出水水質是否安全、濾芯該何時更換等;濾芯更換不及時不但達不到凈化效果,反而還會為微生物滋生提供溫床,更換過早又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目前,市場上存在凈水設備大多不具備水質監測的功能,需要人為取樣檢測;這樣就不僅增加了人們的使用成本,還給人們的使用帶來各種不便,從而不能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該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能夠有效的解決上述出現的問題,來既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如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包括凈水設備、水質檢測儀、控制箱、接收主機和警報器;
凈水設備的右側下端設置有出水管,且出水管上安裝有水質檢測儀,水質檢測儀與控制箱通過導線連接,且控制箱內安裝有微控制器和信號發射器,控制箱的外側設置有接收主機,且接收主機與警報器通過導線連接;
水質檢測儀電性輸入連接微控制器,微控制器電性輸入連接信號發射器,信號發射器與接收主機通過無線連接,且接收主機電性輸入連接警報器。
優選的,水質檢測儀的探頭設置在出水管內。
前述的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凈水設備的進出水口都設有高性能凈水膜;
所述高性能凈水膜包括底膜層、基質支撐層、微生物制劑層以及防護表層,所述基質支撐層和微生物制劑層從下至上依次設置在所述所述底膜層上,且通過所述被防護表層包覆;
所述底膜層由抗氧化聚乙烯材料壓制成孔徑為35-45μm的孔狀膜,所述抗氧化聚乙烯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含以下組分:低密度聚乙烯樹脂:52-54份,增塑劑:22-25份,羥基聚磷酸酯:7-9份,環氧大豆油:5-7份,亞磷酸二苯一異辛酯:11-13份,聚四氟乙烯:12-14份,硬脂酸:1-3份,正丁基萘磺酸鈉:2-4份;
所述基質支撐層由基質材料壓制成孔徑為45-55μm的孔狀膜,所述基質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脫乙酰甲殼素:13-15份,木質素:4-6份,纖維素:18-20份,豆粕:3-5份,麥麩:7-9份;
所述微生物制劑層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黑曲霉:13-15份,青霉菌:1-3份以及煙曲霉22-25份;
所述防護表層由纖維組合物通過混紡制成孔徑為75-85μm孔狀織物結構,所述纖維組合物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陶瓷纖維:6-8份,丙烯滌綸:9-11份,玻璃軟化纖維:18-20份。
這樣,通過在凈水設備的進出水口都設有高性能凈水膜,可以以降低水中重金屬,不會對水中造成二次污染;選用微生物制劑層是由黑曲霉、青霉菌以及煙曲霉組成,能高效降解水體中的重金屬物質;選用的底膜層能夠有給凈水材料中的基質支撐層和微生物制劑層提供穩定的基礎,同時能夠具備足夠的強度,并且高溫下不會向水中釋放有害物質;在基質支撐層和微生物制劑層的表面設置防護表層,能夠防止材料中的顆粒擴散到水中,避免被水中的魚蝦誤食,降低凈水材料的凈水效率,同時在高溫條件防護表層不會發生分解。
本發明還設計了一種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的應用:
使用時,凈水設備里的水從出水管中流出來,使得水質檢測儀的探頭能夠接觸到出水管內的水,水質檢測儀能夠對出水管內的水進行檢測,然后水質檢測儀將檢測到的數據傳輸給微控制器;
當檢測到水質不達標的時候,微控制器通過信號發射器將數據發送給接收主機,接收主機控制警報器發出警報,提醒水質不達標,并進行維修處理;當檢測到的水質達標時,便控制報警器停止發出警報。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所設計的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結構簡單合理、經濟實用、使用方便,通過水質檢測儀的配合使用,能夠檢測到水質的質量,通過微控制器、信號發射器、接收主機和警報器的配合使用,能夠在水質不達標的情況下進行警報提醒,從而能夠讓人們放心用水。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所設計的智能檢測報警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所設計的智能檢測報警系統的原理框圖;
圖中:1-凈水設備,2-出水管,3-水質檢測儀,4-控制箱,5-微控制器,6-信號發射器,7-接收主機,8-導線,9-警報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包括凈水設備1、水質檢測儀3、控制箱4、接收主機7和警報器9;
凈水設備1的右側下端設置有出水管2,且出水管2上安裝有水質檢測儀3,水質檢測儀3的探頭設置在出水管2內,水質檢測儀3與控制箱4通過導線8連接,且控制箱4內安裝有微控制器5和信號發射器6,控制箱4的外側設置有接收主機7,且接收主機7與警報器9通過導線8連接;
水質檢測儀3電性輸入連接微控制器5,微控制器5電性輸入連接信號發射器6,信號發射器6與接收主機7通過無線連接,且接收主機7電性輸入連接警報器9;
前述的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凈水設備1的進出水口都設有高性能凈水膜;
所述高性能凈水膜包括底膜層、基質支撐層、微生物制劑層以及防護表層,所述基質支撐層和微生物制劑層從下至上依次設置在所述所述底膜層上,且通過所述被防護表層包覆;
所述底膜層由抗氧化聚乙烯材料壓制成孔徑為35μm的孔狀膜,所述抗氧化聚乙烯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含以下組分:低密度聚乙烯樹脂:52份,增塑劑:25份,羥基聚磷酸酯:7份,環氧大豆油:7份,亞磷酸二苯一異辛酯:11份,聚四氟乙烯:14份,硬脂酸:1份,正丁基萘磺酸鈉:4份;
所述基質支撐層由基質材料壓制成孔徑為47μm的孔狀膜,所述基質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脫乙酰甲殼素:14份,木質素:6份,纖維素:18份,豆粕:5份,麥麩:7份;
所述微生物制劑層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黑曲霉:15份,青霉菌:1份以及煙曲霉25份;
所述防護表層由纖維組合物通過混紡制成孔徑為75μm孔狀織物結構,所述纖維組合物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陶瓷纖維:6份,丙烯滌綸:11份,玻璃軟化纖維:18份。
本實施例的具體應用為:使用時,凈水設備1里的水從出水管2流出來,使得水質檢測儀3的探頭能夠接觸到出水管2內的水,使得水質檢測儀3能夠對出水管2內的水進行檢測,然后水質檢測儀3將檢測到的數據傳輸給微控制器5,當檢測到水質不達標的時候,微控制器5通過信號發射器6將數據發送給接收主機7,接收主機7控制警報器9發出警報,提醒人們水質不達標,讓人們進行維修處理,當檢測到的水質達標時,便會使得報警器9不會發出警報。
實施例2
請參閱圖1-2,本發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包括凈水設備1、水質檢測儀3、控制箱4、接收主機7和警報器9;
凈水設備1的右側下端設置有出水管2,且出水管2上安裝有水質檢測儀3,水質檢測儀3的探頭設置在出水管2內,水質檢測儀3與控制箱4通過導線8連接,且控制箱4內安裝有微控制器5和信號發射器6,控制箱4的外側設置有接收主機7,且接收主機7與警報器9通過導線8連接;
水質檢測儀3電性輸入連接微控制器5,微控制器5電性輸入連接信號發射器6,信號發射器6與接收主機7通過無線連接,且接收主機7電性輸入連接警報器9;
前述的中央凈水設備遠程在線智能檢測報警系統,凈水設備1的進出水口都設有高性能凈水膜;
所述高性能凈水膜包括底膜層、基質支撐層、微生物制劑層以及防護表層,所述基質支撐層和微生物制劑層從下至上依次設置在所述所述底膜層上,且通過所述被防護表層包覆;
所述底膜層由抗氧化聚乙烯材料壓制成孔徑為37μm的孔狀膜,所述抗氧化聚乙烯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含以下組分:低密度聚乙烯樹脂:53份,增塑劑:24份,羥基聚磷酸酯:8份,環氧大豆油:6份,亞磷酸二苯一異辛酯:12份,聚四氟乙烯:13份,硬脂酸:2份,正丁基萘磺酸鈉:3份;
所述基質支撐層由基質材料壓制成孔徑為48μm的孔狀膜,所述基質材料以重量份數計包括:脫乙酰甲殼素:14份,木質素:5份,纖維素:19份,豆粕:4份,麥麩:8份;
所述微生物制劑層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黑曲霉:14份,青霉菌:2份以及煙曲霉24份;
所述防護表層由纖維組合物通過混紡制成孔徑為82μm孔狀織物結構,所述纖維組合物以重量份數計包括:陶瓷纖維:7份,丙烯滌綸:10份,玻璃軟化纖維:19份。
本實施例的具體應用為:使用時,凈水設備1里的水從出水管2流出來,使得水質檢測儀3的探頭能夠接觸到出水管2內的水,使得水質檢測儀3能夠對出水管2內的水進行檢測,然后水質檢測儀3將檢測到的數據傳輸給微控制器5,當檢測到水質不達標的時候,微控制器5通過信號發射器6將數據發送給接收主機7,接收主機7控制警報器9發出警報,提醒人們水質不達標,讓人們進行維修處理,當檢測到的水質達標時,便會使得報警器9不會發出警報。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
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