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廢水處理裝置領域,特別是一種改進的廢水預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隨著工業的發展,各類型加工、制造企業的增多,如何處理好這些企業排放出的廢水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現有的廢水處理系統一般是采用物化處理系統或者在此基礎上增加生化處理系統,這些裝置對一般類型的廢水處理效果尚佳,但對于高色度、高有機物濃度(COD)、難降解的廢水,就有些針對性不足,并且其脫硫效果差,廢水內的雜質難以沉淀分離,處理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上述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明提出一種改進的廢水預處理系統。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改進的廢水預處理系統,包括集水池、沉淀池,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集水池與沉淀池之間的微電解池、氧化池和中間池,廢水通入集水池后,經過混合器通入到微電解池,所述混合器內通有硫酸,微電解池內盛有鐵碳填料,可對廢水進行微電解,隨后通入到氧化池來進一步充分反應,然后依次通入中間池、沉淀池來沉淀出廢水中反應后的雜質,中間池內加設有堿液,最后通入后續現有的生化處理系統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集水池內廢水經由提升泵通入到混合器內。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鐵碳填料為復合球狀填料。
進一步,所述中間池內還設有PH計。
進一步,所述微電解池與氧化池內均由鼓風機在底部曝氣。
進一步,所述鼓風機采用羅茨鼓風機。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微電解池,可高效去除廢水中重金屬離子、高色度、高濃度有機物(COD),對環狀及長鏈大分子有機物進行開環斷鏈,對有毒、有害有機污染物破解有毒官能團,提高工業廢水的可生化性,并且可將廢水中的硫化物轉化為難溶性的硫化亞鐵,脫硫效果好,易沉淀分離,處理效果好。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發明的一種改進的廢水預處理系統,包括集水池1、沉淀池7,還包括設置于所述集水池1與沉淀池7之間的微電解池4、氧化池5和中間池6,廢水通入集水池1后,經過混合器3,優選的,經由提升泵2通入到混合器3,通入到微電解池4,所述混合器內通有硫酸,調節廢水的PH值至2-4,微電解池4內盛有鐵碳填料,可在無外電源的狀態下形成內電位差而對廢水進行微電解,鐵碳填料優選為復合型球狀填料,隨后通入到氧化池5來進一步充分反應,然后依次通入中間池6、沉淀池7來沉淀出廢水中反應后的硫化亞鐵等雜質,達到固液分離效果,其中,中間池6內加設有堿液,并優選設有PH計實時監測來改變堿液投放量以中和池內的PH值,最后通入后續現有的生化處理系統進行進一步的處理。
進一步,微電解池4與氧化池5內均由鼓風機8在底部曝氣,所述鼓風機8優選采用羅茨鼓風機,使用鼓風機可加速池內微電解反應的進行,防止填料表面的鈍化,確保廢水得到充分的處理,而選用羅茨鼓風機是由于其使用時當壓力在允許范圍內加以調節時流量之變動甚微,壓力選擇范圍很寬,具有強制輸氣的特點,具有輸送時介質不含油,結構簡單、維修方便、使用壽命長、整機振動小等種種優點。
關于微電解反應,鐵碳微電解是基于電化學中的原電池反應。當鐵碳填料系統內通水時,由于Fe和C之間存在1.2V的電極電位差,因而會形成無數的原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鐵的還原作用使廢水中重金屬離子轉變為單質或沉淀物而被除去,使一些大分子染料降解為小分子無色物質,具有脫色作用,同時提高了廢水的可生化性,電極反應中得到的新生態氫具有較大的活性,能與廢水中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作用,可提升廢水PH值,減少過程中堿液的消耗,破壞發色、助色基團的結構,使偶氮鍵破裂、大分子分解為小分子、硝基化臺物還原為胺基化合物,達到脫色的目的。微電解時大量釋放的氫氣可形成“電氣浮”起到凈水效果,并且能將水溶性的硫化物轉化為難溶性金屬硫化物硫化亞鐵,脫硫效果達95%以上,還破解了金屬絡合物使之更易沉淀分離。
以上具體結構和尺寸數據是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發明創造并不限于所述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發明精神的前提下還可做出種種的等同變形或替換,這些等同的變形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