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土壤治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針對污染土壤的壓力注入治理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耕地土壤點位污染物超標率為19.4%,鎘、鎳、銅、砷、汞、鉛、滴滴涕(雙對氯苯基三氯乙烷)和多環芳烴成為罪魁禍首。作為百姓“米袋子”、“菜籃子”的耕地土壤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污染,甚至威脅到我們每天食用的蔬菜、水果、糧食這些“舌尖上的安全”。或許這些污染并不像煙囪中冒的黑煙、河流里淌的污水那么直觀,但它們的確就在我們身邊。
城市污染土壤同樣嚴重,化工廠搬遷后沒有對土地進行調查、評價、治理就進行房屋修建,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常州毒土地事件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目前中國的污染土壤調查工作還未完成,污染土壤治理還處于個別工程示范階段。
目前污染土壤治理還未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還在摸索過程之中。對于污染、板結的耕地大多也就施加石灰進行中和,使其酸化程度降低。城市場地污染還基本上沒有治理的先例。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便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針對污染土壤的壓力注入治理裝置,使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氧化,達到降低或消除有機污染物毒性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針對污染土壤的壓力注入治理裝置,包括對稱設有的支架,兩所述支架之間通過連接管連接有固定塊,其中一所述支架內側設有顯示屏,另一所述支架內側設有水箱,水箱外側壁設有單片機,水箱頂部分別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補水管和出水管,所述補水管上設有補水閥,所述出水管上設有流量控制閥和壓力泵,出水管另一端與固定塊頂部連通,所述水箱頂部還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單片機的信號輸出端與補水閥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固定塊底部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伸縮套管,最下方的一段伸縮套管外側通過安裝桿設有豎直向下的轉軸,所述轉軸下表面設有鉆頭,所述支架上還通過液壓升降桿連接有攝像頭,所述攝像頭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支架下表面均設有萬向輪。
作為優選,所述固定塊和水箱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作為優選,所述轉軸與鉆頭之間通過彈簧片連接。
作為優選,所述攝像頭外表面設有防護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氧化劑注入到污染土壤中,使其氧化土壤中的有機污染物,達到降低或消除有機污染物毒性的目的。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架;2、連接管;3、固定塊;4、顯示屏;5、水箱;6、單片機;7、補水管;8、出水管;9、補水閥;10、流量控制閥;11、壓力泵;12、水位傳感器;13、伸縮套管;14、安裝桿;15、轉軸;16、鉆頭;17、液壓升降桿;18、攝像頭;19、萬向輪;20、彈簧片。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針對污染土壤的壓力注入治理裝置,包括對稱設有的支架1,兩所述支架1之間通過連接管2連接有固定塊3,其中一所述支架1內側設有顯示屏4,另一所述支架1內側設有水箱5,水箱5外側壁設有單片機6,水箱5頂部分別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補水管7和出水管8,所述補水管7上設有補水閥9,所述出水管8上設有流量控制閥10和壓力泵11,出水管8另一端與固定塊3頂部連通,所述水箱5頂部還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水位傳感器12,所述水位傳感器12的信號輸出端與單片機6的信號輸入端連接,單片機6的信號輸出端與補水閥9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固定塊3底部設有與其內部連通的伸縮套管13,最下方的一段伸縮套管13外側通過安裝桿14設有豎直向下的轉軸15,所述轉軸15下表面設有鉆頭16,所述支架1上還通過液壓升降桿17連接有攝像頭18,所述攝像頭18的信號輸出端與顯示屏4的信號輸入端連接,所述支架1下表面均設有萬向輪19。
本實施例中,所述固定塊3和水箱5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本實施例中,所述轉軸15與鉆頭16之間通過彈簧片20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攝像頭18外表面設有防護罩。
本裝置使用之前,需要確定污染巖層,確定好之后,密封其它的巖層。伸縮套管13伸出,最下方的一段伸縮套管13深入到污染巖層,這個過程中,如果遇到阻礙,可通過鉆頭16進行鉆探作業。到達污染巖層,壓力泵11工作,抽取水箱5內的修復物質,注入污染巖層即可。這個過程中,攝像頭18拍攝畫面,實時傳輸至顯示屏4進行顯示。同時,設置于水箱5上的水位傳感器12感知水位,以便于更好的補液。萬向輪19的設置,可方便此裝置的移動,更加便于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