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利涉及直流輸電換流閥冷卻系統,特別涉及一種直流換流站閥冷系統內循環水pH調節模塊。
背景技術:
直流輸電換流閥冷卻系統的內冷水在完成與發熱元件的熱量交換后,會通過副循環系統進行水質凈化。但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由于金屬材料的腐蝕,生成的腐蝕產物Fe(OH)3難溶,會降低水的pH;同時,樹脂的分解會生成弱酸,也會降低水的pH。因此,在內循環水運行一段時間后,水會呈現偏酸性,而酸性環境下會加快金屬材料的腐蝕,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通過提高副循環出水的pH值,使整個內循環水維持在中性或微堿性工況下運行,將會減緩設備腐蝕速率。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直流換流站閥冷系統的內循環水pH調節模塊,通過閥門對內循環水的pH進行人為調節。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直流換流站閥冷系統內循環水pH調節模塊包括強堿性樹脂罐、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三個主要罐體,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并聯排列,并與強堿性樹脂罐串聯,通過調節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間的閥門開度控制出水pH值。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強堿性樹脂罐進水口以及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出水口裝有pH計,用以監測離子罐對水的pH控制效果。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出水口配備流量計,便于控制副循環流量。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進水口設置有止回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強堿性樹脂罐出水口設置有第一三通閥。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出水口設置有第二三通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及有益效果:
通過該離子罐,可將水中易析出的離子轉化為Na+,減少內冷水結垢;
通過該離子罐,可調節水的pH值,降低設備的腐蝕速率。
使用該離子罐,樹脂的成本與原水處理裝置對比更低,使用壽命更長。
附圖說明
圖1是直流換流站閥冷系統內循環水pH調節模塊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不限于此。
實施例1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直流換流站閥冷系統內循環水pH調節模塊包括強堿性樹脂罐1、強酸性樹脂罐2及鈉型樹脂罐3三個主要罐體,強酸性樹脂罐2及鈉型樹脂罐3并聯排列,并與強堿性樹脂罐1串聯,通過調節強酸性樹脂罐2及鈉型樹脂罐3間的閥門開度控制出水pH值。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強堿性樹脂罐進水口裝有pH計8,強酸性樹脂罐及鈉型樹脂罐出水口裝有pH計9,用以監測離子罐對水的pH控制效果。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所述強酸性樹脂罐2及鈉型樹脂罐3出水口配備流量計10,便于控制副循環流量。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強酸性樹脂罐2進水口設置有止回閥6,鈉型樹脂罐3進水口設置有止回閥7。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強堿性樹脂罐1出水口設置有三通閥4。
為了更好的實現本實用新型,強酸性樹脂罐2及鈉型樹脂罐3出水口設置有三通閥5。
通過閥門來調節強酸性樹脂罐2及鈉型樹脂罐3中的水通量,繼而控制水中Na+,H+,OH-這三種離子的含量,達到調節pH的目的。
上述實施例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