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1008508閱讀:823來源:國知局
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所述反應器裝置至少包括MBBR池單元、攪拌器、曝氣風機、PFS加藥裝置、MBBR產水箱以及內回流泵,其中所述MBBR池單元、所述攪拌器、所述曝氣風機、所述PFS加藥裝置、所述MBBR產水箱連接集成為一體化可移動式裝置;所述MBBR池的長寬高分別為5700mm,1200mm,1800mm;所述MBBR池單元連接攪拌器、曝氣風機、PFS加藥裝置、MBBR產水箱以及內回流泵。本實用新型對處理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中磷和氮的效果非常顯著。
【專利說明】
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污水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是用于去除二級處理中不能去除或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 物和病原微生物。其發展趨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1)污水處理廠普遍采用以除磷脫氮為 重點的強化二級生物處理技術,并增加三級處理流程,包括各種過濾、消毒技術;2)采用微 濾、反滲透、膜生物反應器和高級氧化等技術,使處理后的再生水達到市政雜用、生活雜用、 園林綠化、生態景觀、工業冷卻和工藝用水、回灌地下水、發電廠鍋爐補給水等。
[0003] (1)常規混凝沉淀工藝
[0004] 常規處理工藝是指混凝-沉淀-過濾-消毒,其目的是去除懸浮物、濁度和殺菌,該 工藝在一定程度上可去除有機污染物、濁度、磷和氮等。但對溶解性物質的去除率較低,同 時也難以徹底去除水中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微量污染物和生態毒性等。作為一種常用的 水處理方法,其在近半個世紀的發展中主要體現在混凝劑的發展與研制,以及與新工藝的 集成處理,是我國目前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處理技術,應用十分廣泛。
[0005] (2)臭氧化學氧化技術
[0006] 污水經二級生物處理后,有機污染物大多難生物降解,如果直接采用生物法,很難 實現較好的去除效果。基于化學氧化可以改變二級出水中有機物的分子結構、降低有機物 的分子量,進而提高有機物的可生化性,所以考慮二級出水先經過預氧化,再與生物法聯 用,既能夠提高二級出水的處理效果,又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處理成本。
[0007] (3)MBBR 工藝
[0008] MBBR工藝原理是通過向反應器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懸浮載體,提高反應器中的生物 量及生物種類,從而提高反應器的處理效率。由于填料密度接近于水,所以在曝氣的時候, 與水呈完全混合狀態,微生物生長的環境為氣、液、固三相。載體在水中的碰撞和剪切作用, 使空氣氣泡更加細小,增加了氧氣的利用率。另外,每個載體內外均具有不同的生物種類, 內部生長一些厭氧菌或兼氧菌,外部為好養菌,這樣每個載體都為一個微型反應器,使硝化 反應和反硝化反應同時存在,從而提高了處理效果。MBBR工藝兼具傳統流化床和生物接觸 氧化法兩者的優點,是一種新型高效的污水處理方法,依靠曝氣池內的曝氣和水流的提升 作用使載體處于流化狀態,進而形成懸浮生長的活性污泥和附著生長的生物膜,這就使得 移動床生物膜使用了整個反應器空間,充分發揮附著相和懸浮相生物兩者的優越性,使之 揚長避短,相互補充。與以往的填料不同的是,懸浮填料能與污水頻繁多次接觸因而被稱為 "移動的生物膜"。
[0009] (4)活性炭及生物碳工藝
[0010] 活性炭特別是生物活性炭(BAC)結合并優化了生物降解和活性炭吸附兩個過程, 對多種廢水處理顯示了良好效果。但活性炭的成本問題成為市政污水大規模應用的瓶頸。
[0011] (5)曝氣生物濾池
[0012] 生物膜法是利用固體界面固定微生物對水中污染物進行去除的一種水處理技術, 其機理是將生物接觸氧化法與給水快濾池進行有機結合,將生物降解與吸附過濾兩種處理 過程合并在同一單元反應器中,以濾池中填裝的粒狀填料(如陶粒、焦炭、石英砂、活性炭 等)為載體,在濾池內部進行曝氣,使濾料表面生長大量生物膜。當污水流經時,利用濾料上 所附生物膜中高濃度的活性微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充分發揮微生物的生物代謝、生物絮 凝、生物膜和填料的物理吸附和截留以及反應器內沿水流方向食物鏈的分級捕食作用,完 成污染物的高效去除。 【實用新型內容】
[0013] 針對現有技術之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所述反 應器裝置至少包括MBBR池單元、攪拌器、曝氣風機、PFS加藥裝置、MBBR產水箱以及內回流 栗,
[0014] 其中所述MBBR池單元、所述攪拌器、所述曝氣風機、所述PFS加藥裝置、所述MBBR產 水箱連接集成為一體化可移動式裝置;
[0015] 所述 MBBR 池的長寬高分別為 5700mm,1200mm,1800mm;
[0016] 所述MBBR池單元連接攪拌器、曝氣風機、PFS加藥裝置和MBBR產水箱,所述MBBR產 水箱通過內回流栗連接至MBBR池單元。
[0017]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PFS加藥裝置還包括加藥箱和加藥栗。
[0018]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加藥箱的體積為120L。
[0019]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兩側分別連接中間水箱。
[0020]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的進水口通過中間水箱連 接臭氧接觸池。
[0021]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臭氧接觸池連接臭氧發生器,所述臭氧發生器連接 冷卻水閉路循環冷卻水系統。
[0022]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水閉路循環冷卻水系統連接板式換熱器。
[0023]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水閉路循環水冷卻系統還包括循環水栗和閥 門。
[0024]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水閉路循環水冷卻系統還包括冷卻水出水管 路。
[0025] 根據一種優選實施方式,所述冷卻水出水管路裝有流量開關。
【附圖說明】

[0026] 圖1是示出了實施方式1中工藝流程圖及裝置圖;
[0027] 圖2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臭氧發生器的流程圖;
[0028] 圖3是示出了實施方式2的工藝流程及裝置圖;
[0029]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9的流程框圖及裝置圖;
[0030] 圖5示出了 5月13日-31日按照實施方式1處理后進出水C0D變化曲線;
[0031]圖6示出了 5月13日~31日按照實施方式1處理后進出水C0D去除率曲線;
[0032]圖7示出了 5月13~31日按照實施方式2處理后進出水C0D變化曲線;
[0033]圖8示出了 5月13日31日按照實施方式2處理后出水COD去除率曲線 [0034]圖9示出了6月1日~30日按照實施方式1臭氧+MBBR處理的進出水C0D變化曲線; [0035]圖10示出了6月1日~30日按照實施方式1臭氧+MBBR處理的進出水⑶D去除率曲 線;
[0036]圖11示出了6月1~30日按照實施方式2臭氧+活性炭處理的進出水C0D變化曲線; [0037]圖12示出了6月1~30日按照實施方式2臭氧+活性炭處理的出水C0D去除率曲線; [0038] 圖13示出了7月1~7日標定階段MBBR和生物活性炭出水C0D曲線;和
[0039] 圖14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示意圖。
[0040] 1:空氣壓縮機 2:儲氣罐 3:冷凍干燥劑
[0041] 4:過濾器 5:制氧機 6:除塵過濾器
[0042] 7:發生室 8:板式換熱器 9:冷卻水栗
[0043] 10:投加分配單元11:接觸池 12:尾氣分解器
[0044] 13:呼吸閥 14:膨脹罐
【具體實施方式】
[0045] 石化廢水污染物質成分復雜,主要包括石油類、醇、酚、有機酸、氰、胺等有機污染 物,氮、磷、硫等無機污染物,以及多種重金屬元素。污水經二級生化處理后,出水C0D在 60m g//L左右,出水中分子量小于lKDa的有機物占原水的54%~62%,溶解性微生物產物對 原水的C0D貢獻較大。在溶解態C0D中,可生化部分約占10%~15%,可生化性的組分主要是 分子量在1〇〇〇以下的有機物,主要是非腐殖質類有機物;親水性較強,主要是親水酸、蛋白 質、氨基酸、低分子糖類等組成,可生化性相對較差。
[0046] 根據一種實施方式,原水為某公司污水廠二次生化池進水,雖然已達到一級B標 準,由于可生化性較差,要提高排放要求,出水達到地表水五類標準難度較大,現有裝置需 進行提標改造。
[0047]本次污水深度處理實施方式根據主要功能分為三個單元:預處理單元、高級氧化 單元、MBBR單元、生物活性炭單元,擬采用兩條工藝路線。
[0048]實施方式1
[0049] 實施方式1裝置的總進水量3m3/h,來水首先進入某公司準備的緩沖罐,通過潛水 栗提升,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后進入3m 3/h網格濾池去除懸浮物,去除懸浮物的產水進入濾 后水箱,濾后水通過提升栗加壓后,進入3m3/h的臭氧接觸池,把不可生化的C0D進行降解, 臭氧接觸后產水進入第一中間水箱,通過提升栗進入MBBR進行生化,MBBR出水進入第二中 間水池,通過溶氣栗進入氣浮濾池進一步降低C0D和懸浮物,產水合格達標排放。圖1示出了 本實施方式中工藝流程圖及裝置圖。
[0050] 預處理單元
[0051] 由于某公司污水廠排水懸浮物偏高,為保證后續臭氧單元的穩定運行,預處理采 用聚鐵混凝、PAM助凝的網格反應池和砂濾。加藥后的原水,進入網格絮凝池,絮凝池由按一 定順序相互連通的網格組成,水在不同網格內依次上下翻騰,使懸浮物充分碰撞,促進顆粒 脫穩析出,礬花逐漸長大。為增加水的渦漩度,在網格內設置網格板,水流經過小孔的網格 板后,產生高比例和高密度的微渦漩,帶動了懸浮顆粒的高效碰撞,利用其離心效應促進顆 粒凝結,促進顆粒脫穩析出,礬花由小變大、由松散到密實,既可保證礬花的大小和密實度, 又增強礬花的抗剪切能力。根據礬花的大小及水力學特性,在絮凝池不同區域網格內放置 規格不同的網格板。
[0052]原水經過混凝后,流入砂濾池,進一步去除水中的細小顆粒、懸浮物、膠體等雜質。 [0053]高級氧化單元
[0054]由于石油化工廢水的原水可生化性較差,直接進行生化處理難以滿足處理程度的 要求。所以高級氧化階段采用臭氧氧化工藝,利用臭氧作為化學強氧化劑的氧化作用,將污 水中難降解或不可生化降解有機物質加以氧化分解,使之轉變為可通過生化反應加以去除 的物質,提高廢水可生化性以及進一步降解C0D。
[0055] 臭氧是人類所知道的氧化能力最強的氧化劑之一,其氧化還原電位僅低于氟和羥 基自由基。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氣的13倍,密度是空氣的1.658倍。在正常條件下臭氧 很不穩定,容易分解為氧氣。其在空氣中的半衰期為20~50min,且隨溫度與濕度的增加而 加快;在純水中的半衰期為35min,并隨水質和水溫不同而異。由于臭氧的強氧化性,自臭氧 被發現以來,便在給水及廢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0056] 由于臭氧不穩定,不能貯存,必須在使用現場發生制備。主要的臭氧生成技術有電 解法、核輻射法、紫外線法、等離子體及電暈放電法等。目前常用的臭氧發生器是電暈放電 法。采用氧氣為原料制取臭氧,生產的是臭氧化氧氣,且臭氧的濃度、產量和產率均可成倍 提尚。
[0057 ]本實施方式利用臭氧的氧化水中的鐵、猛,除澡和嗅味,強化混凝和提尚水中有機 物的可生化性的功能,對網格絮凝池出水進行處理。
[0058]制氧系統制出的氧氣進入臭氧發生器。氧氣經粉塵過濾、減壓穩壓后進入臭氧發 生室。在臭氧發生室內部分氧氣通過中頻高壓放電變成臭氧,產品氣體經溫度、壓力、流量 監測調節后由臭氧出氣口產出。臭氧發生室上設有臭氧取氣口,可通過在臭氧發生器配備 的臭氧濃度檢測儀在線監控臭氧發生器的出氣濃度,通過控制系統計算出臭氧產量。
[0059] 臭氧發生器冷卻水閉路循環冷卻水系統,通過板式換熱器換熱,為臭氧發生器提 供冷卻水。閉路循環水冷卻系統包括板式換熱器、循環水栗及閥門等。臭氧發生器冷卻水出 水管路裝有流量開關、溫度變送器,當冷卻水流量不足、溫度超過設定值時報警。
[0060] 臭氧氣體通向臭氧接觸池,通過接觸池底部安裝的微孔曝氣盤曝氣,與接觸池內 的水充分接觸反應,分3點投加,投加比例2:1:1。
[0061 ]臭氧接觸池頂部設置尾氣排放口等。池子內的尾氣經除霧器去除水霧后,進入尾 氣破壞器。尾氣破壞器采用加熱催化的方式將臭氧分解,整個尾氣破壞器的控制由尾氣破 壞箱控制。分解后的氣體臭氧濃度小于〇. lppm,可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0062]本實施方式設計的制氧機臭氧發生器和臭氧接觸池位于一個集裝箱內,采取現場 制氧、純氧制臭氧化氣體的方式,臭氧發生器為500g/h發生量的裝置,圖2示出了本實用新 型臭氧發生器的流程圖。
[0063]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
[0064]為了在原有活性污泥的基礎上提高曝氣池內的生物量,增加廢水的處理能力,克 服污泥膨脹,提高運行的穩定性,人們發明了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Moving Bed Biofilm Reactor,簡稱MBBR)。該工藝是在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的曝氣池中投加一定數量的浮動載體, 提供微生物附著生長表面的載體。使曝氣池中同時存在附著相和懸浮相,充分發揮兩者的 優越性,從而形成了一種復合生物處理過程。
[0065]根據水處理傳質理論,為了加強生物膜反應器的傳質效率,試驗設計將生物懸浮 填料填裝在生物膜反應器中,所采用的生物懸浮填料比重接近于水,輕微攪拌下易于隨水 自由運動,有效表面積大,適合微生物吸附生長,當曝氣充氧時,空氣泡的上升浮力推動填 料和周圍的水體流動起來,當氣流穿過水流和填料的空隙時又被填料阻滯,并被分割成小 氣泡。在這樣的過程中,填料被充分地攪拌并與水流混合,而空氣流又被充分地分割成細小 的氣泡,增加了生物膜與氧氣的接觸和傳氧效率,使污水在較短時間內達到凈化的目的。這 種復合生物處理系統既具有傳統生物膜法耐沖擊負荷、泥齡長、剩余污泥量少的特點,又具 有活性污泥法的高效性和運轉靈活的特點。國內外許多研究證明,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對 處理生活污水及工業廢水中磷和氮的效果顯著。
[0066]本實施方式選用的MBBR池型為方形,設計處理規模為lm3/h。
[0067] 氣浮濾池
[0068] 氣浮濾池(DAFF,Dissolved Air Flotation and Filtration)是溶氣浮選池 (DAF,Dissolved Air Flotation)與多介質濾池(MMF,Multimedia Filter)相結合的一種 新型工藝。氣浮濾池上部為矩形溶氣浮選池,下部為多介質濾池。
[0069]該濾池運行穩定,操作方便,可全自動,也可全手動,處理精度高,出水水質好。 [0070]實施方式2
[0071] 圖3示出了本實施方式的工藝流程及裝置圖。本實施方式裝置的總進水量3m3/h, 來水通過潛水栗提升,加入混凝劑和助凝劑后進入3m 3/h網格濾池去除掉懸浮物,去除懸浮 物的進水進入濾后水箱;濾后水箱水通過提升栗加壓后,分兩個階段進入lm 3/h的生物活性 炭吸附池:
[0072] 第一階段:濾后水直接進入生物活性炭濾池,水中的⑶D被粉末活性炭吸附,通過 MF實現水和粉末活性炭的分離;飽和的粉末活性炭通過渣漿栗抽至lm3/h第二臭氧接觸池, 把不可生化的⑶D進行降解,被粉末活性吸附的C0D,通過臭氧降解提高可生化性后返回生 物活性炭吸附池進行生物降解,完成再生,重新吸附廢水中的⑶D;合格產水通過MF產水栗 抽走。
[0073]第二階段:濾后水首先進入3m3/h的第一臭氧接觸池,把不可生化的C0D進行降解, 臭氧接觸后提高可生化性的廢水再進入生物活性炭濾池,這個階段由顆粒活性炭代替第一 階段的粉末活性炭,顆粒活性炭作為生物的載體,既可以自身吸附C0D,又可以通過生物降 解C0D,使廢水中的C0D達標,MF則實現水和懸浮顆粒的分離,合格產水通過MF產水栗抽走。 [0074] 生物活性炭單元
[0075] 生物活性炭法:臭氧和活性炭去除水中有機物時,活性炭濾料表面有大量微生物, 出水水質很好并且活性炭再生周期明顯延長,于是發展成為一種有效的給水深度處理方 法,即生物活性炭(BAC)法。
[0076] 生物活性炭法定義如下:在厭氧、缺氧或好氧的條件下,粉狀或顆粒活性炭表面所 生長和繁殖的微生物利用水中一些基質為養料,通過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分解的協同作 用,達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這一過程稱為生物活性炭處理法。這種水處理法是在充分 發揮活性炭物理吸附的同時,又充分利用活性炭床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由 此延長活性炭使用壽命,降低水處理費,提高水處理效果。
[0077]生物活性炭法是利用活性炭為載體,使炭在處理廢水過程中炭表面上生成生物 膜,產生活性炭吸附和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機物的協同作用的廢水生物處理過程。此法提高 了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率,增加了對毒物和負荷變化的穩定性,改善了污泥脫水及消化 的性能,延長了活性炭的使用壽命,是一種以生物處理為主,同時具有物化處理特點的一項 生物處理新技術。
[0078]本實施方式中選用的生物活性炭池為方形,設計處理規模為lm3/h。
[0079] 浸沒式MF單元
[0080]浸沒式膜組件包括固定在垂直或水平框架上的中空纖維膜、設在框架頂部和底部 的透過液集水管。周期性反沖洗和平緩溫和的空氣擦洗可以減少膜面的濃差極化,這種運 行方式對應于低的膜污染速率。由于所選膜絲的孔徑只有〇. 〇 1mm,使產水濁度小于1NTU,能 很好的起到攔截活性炭的目的。
[0081 ]實施方式3
[0082]本實施方式設備由2個20英尺集裝箱和2個40英尺集裝箱組成的大型裝備完整的 系統,配有完備的在線監測儀表及自控系統,同時安排了合理的取樣口。各集裝箱分配如 下:
[0083]集裝箱No. 1:網格濾池單元和濾后水箱;
[0084]集裝箱No. 2:臭氧發生及臭氧接觸池單元;
[0085]集裝箱No. 3:生物活性炭單元;
[0086]集裝箱No. 4:流化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單元。
[0087]本實施方式預處理單元包括網格濾池單元和濾后水箱,位于集裝箱No. 1中,設計 規模為3m3/h,下表示出了網格過濾池設備配置。
[0088] 表2-1網格過濾池單元設備配置表
[0090]本實施方式中集裝箱No. 2包括制氧機、臭氧發生器一套,臭氧接觸池兩套,采用微 孔膜曝氣,第一臭氧接觸池體積2m3,第二臭氧接觸池體積0.5m3,主要設備和規格或性能參 數如下表2-2
[0091 ]表2-2臭氧氧化單元主要設備表 [0092]
[0094]本實施方式的集裝箱No . 4包括流化床生物膜反應器,MBBR單元設計進水規模為 lm3/h,主要設備和規格或性能參數如下表2-3。
[0095] 表2-3MBBR單元主要設備表
[0097] 氣浮濾池單元
[0098] 表2-4氣浮濾池單元設備表
[0099]
[0101 ]本實施方式的集裝箱No . 3為生物活性炭吸附池,主要作用是為活性炭吸附C0D提 供場所,其次是活性炭作為生物的載體,通過生物降解C0D。
[0102] 表2-5生物活性炭池單元設備表
[0104] MF 單元
[0105] MF單元主要是為了實現活性炭和水的分離,它配備了產水栗和氣動閥可實現自動 運行和反洗。
[0106] 表2-6MF單元設備表
[0107]
[0109]實施方式4
[0110] 從5月13開始,MBBR和生物活性炭單元基本穩定后,開始連續運行,初步穩定運行 階段的數據分析從5月13日開始,對5月13日至5月31日采用某公司污水廠檢測中心的數據 進行統計分析。
[0111] 表3-6污水進水檢測結果(5月13日~5月31日)
[0114] 5月13日至5月31日數據顯示:進水COD濃度平均值約為57.8mg/L,C0D最大值 80 · 8mg/l,C0D最小值36 · 5mg/l。
[0115] MBBR產水水質
[0116] 表3-7根據實施方式1工藝及裝置的產水:臭氧+MBBR(5月13~31日)
[0118] 5月13日至5月31日數據顯示:MBBR出水COD濃度平均值約為47 · 2mg/L,懸浮物濃度 平均值約為89.81^/1,0?去除率為18.3%。
[0119] 圖5示出了5月13日-31日按照實施方式1處理后進出水C0D變化曲線;圖6示出了5 月13日~31日按照實施方式1處理后進出水C0D去除率曲線。
[0120] 實施方式5
[0121 ]按照實施方式2處理后生物活性炭+MF產水水質
[0122]表3-8:按照實施方式2的產水:臭氧+活性炭(5月13~31日)
[0124] 5月13日至5月31日數據顯示:活性炭進水⑶D濃度平均值約為57.8mg/L,MF出水 COD濃度平均值約為27.4mg/L,懸浮物濃度平均值約為73.4mg/L,COD去除率52.3%。
[0125] 圖7示出了5月13~31日按照實施方式2處理后進出水C0D變化曲線;圖8示出了5月 13日31日按照實施方式2處理后出水C0D去除率曲線。
[0126] 實施方式6
[0127] 從6月1開始,MBBR和生物活性炭單元穩定連續運行,穩定運行階段的數據分析從6 月1日開始,對6月1日至6月30日采用某公司污水廠檢測中心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0128] 表3-9污水進水檢測結果(6月1日~6月30日)
[0131] MBBR產水水質
[0132] 表3-10按照實施方式1處理后的MBBR產水:臭氧+MBBR(6月1~30日)
[0133]
[0135] 6月1日至6月30日數據顯示:MBBR進水⑶D濃度平均值約為69.34mg/L,MBBR出水 COD濃度平均值約為45.6mg/L,COD去除率34.2 %。
[0136] 圖9示出了6月1日~30日按照實施方式1臭氧+MBBR處理的進出水C0D變化曲線;圖 10示出了6月1日~30日按照實施方式1臭氧+MBBR處理的進出水C0D去除率曲線。
[0137] 實施方式7
[0138] 生物活性炭+MF產水水質
[0139] 表3-11:按照實施方式2處理工藝的產水:臭氧+活性炭(6月1~30日)
[0140]
[0141] 6月1日至30日數據顯示:臭氧+生物炭進水C0D濃度平均值約為69.34mg/L,生物炭 出水C0D濃度平均值約為32.6mg/L,C0D去除率53%。
[0142] 圖11示出了6月1~30日按照實施方式2臭氧+活性炭處理的進出水C0D變化曲線; 圖12示出了6月1~30日按照實施方式2臭氧+活性炭處理的出水C0D去除率曲線。
[0143] 實施方式8
[0144] 從7月1開始,MBBR和生物活性炭單元進入標定階段,對7月1日至7月7日標定階段 的數據采用天津石化污水廠檢測中心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0146] 7月1日至7日數據顯示:MBBR產水的C0D濃度平均值為37 · 2mg/L,生物炭出水C0D濃 度平均值25.6mg/L。圖13示出了 7月1~7日標定階段MBBR和生物活性炭出水C0D曲線。
[0147] 實施方式9
[0148] 根據某公司污水深度處理要求,水量為800m3/h,據此技術方案設計進水量為 800m3/h。
[0149] 處理流程為:廢水調節池-自清洗過濾器-臭氧接觸池-MBBR-活性炭-MF池- MF,圖4示出了本實施方式的流程框圖。
[0150] 污水首先進入污水收集池,用栗提升至自清洗過濾器出去大的顆粒物,通過臭氧 接觸池提高生化性后進入MBBR,MBBR的產水通過加入粉末活性炭進入MF池,合格的產水通 過MF產水栗抽走,吸附⑶D的粉末活性炭回流進入MBBR池,通過生化降解掉,多余的污泥通 過MBBR的排泥排至某公司污泥處理系統。
[0151 ] 1)根據實施方式數據來看,實施方式1:臭氧+MBBR,出水的C0D在40mg/l左右。
[0152] 2)實施方式2:臭氧+活性炭,出水效果穩定,基本都可以保證出水C0D小于30mg/l 的要求。
[0153] 3)由于活性炭的價格偏高,為了使整個流程的運行成本降低下來,又可保證產水 的C0D穩定的達到30mg/l以下,可以把兩個流程合并考慮,把MBBR的產水再用活性炭處理一 下,即可保證產水的合格,而運行成本又增加不大。
[0154] 4)另外,從實施方式的實際運行效果來看,單憑生化使廢水的C0D在40mg/l以下連 續穩定的運行,幾乎不可能實現,還需借助活性炭的吸附才能實現。為此,認為從控制C0D排 放總量的原則出發,通過適當的預處理,利用膜濃縮,回收75%的廢水,而濃水的C0D繼續控 制在60mg/l以下,從節能降耗和保護環境而言,其實際意義更加重大。
[0155]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具體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在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教導下,本領域 技術人員可以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各種改進和變形,而這些改進或者變形落在本實 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上面的具體描述只是為了解釋本實用新 型的目的,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 一種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裝置至少包括MBBR池單元、 攪拌器、曝氣風機、PFS加藥裝置、MBBR產水箱以及內回流栗, 其中所述MBBR池單元、所述攪拌器、所述曝氣風機、所述PFS加藥裝置和所述MBBR產水 箱連接集成為一體化可移動式裝置; 所述MBBR池的長寬高分別為5700mm,1200mm,1800mm; 所述MBBR池單元連接攪拌器、曝氣風機、PFS加藥裝置和MBBR產水箱,所述MBBR產水箱 通過內回流栗連接至MBBR池單元。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FS加藥裝置還包 括加藥箱和加藥栗。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箱的體積為 120L。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式生物膜反應 器裝置兩側分別連接中間水箱。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式生物膜反應 器裝置的進水口通過中間水箱連接臭氧接觸池。6. 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觸池連接臭 氧發生器,所述臭氧發生器連接冷卻水閉路循環冷卻水系統。7.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閉路循環冷 卻水系統連接板式換熱器。8.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閉路循環水 冷卻系統還包括循環水栗和閥門。9.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閉路循環水 冷卻系統還包括冷卻水出水管路。10. 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移動式生物膜反應器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水出水管路 裝有流量開關。
【文檔編號】C02F9/14GK205710328SQ20162052017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日
【發明人】權秋紅, 張建飛, 趙慶, 石維平
【申請人】倍杰特國際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