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效加載絮凝裝置。
背景技術:
在石油石化、煤炭焦化等行業存在著較多的含油廢水。傳統的處理含油廢水大都采用物化處理、沉淀(氣浮、過濾)、污泥濃縮工藝流程,系統需要體積較大的反應池、沉降池、過濾池(罐)、污泥濃縮池(機)、脫水機、壓濾機等等一系列構筑物和設備,整個工程系統復雜、占地面積大、投資費用高。含油廢水的物化反應和泥水固液分離比較特殊,固液分離比較困難。
生物磁加載混凝澄清工藝的原理是通過循環投加比重較大的磁性載體,使之在混合及絮凝過程中形成致密的具有膠質性能的“凝核”,凝核可以強力吸附卷掃水中的微細顆粒物,在沉降過程中各 “凝核”之間相互碰撞凝聚成更大的致密絮團而快速下沉,從而實現高速固液分離。目前,該工藝較為復雜,使用的設備較為昂貴,并且占地面積較大,投資費用較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背景技術所述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高效加載絮凝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投資較小,占地面積小,符合目前油田處理含油廢水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效加載絮凝裝置,包括由管道依次緊密連接的反應器和加載絮凝主機,所述的反應器內部由隔板分隔成絮凝反應槽和絮凝槽,絮凝反應槽頂端設置有進水管、攪拌裝置和加藥管,絮凝槽頂端設置有出水管;所述的加藥管通過加藥管路連接藥劑桶;所述的加載絮凝主機包括由電機帶動旋轉的磁輥,磁輥左端設置帶有導流板的進水口,磁輥左上方設置有膠輥,磁輥右上方設置有導渣板,磁輥右下端設置有出水口。污水通過進水管進入到反應器內,藥劑桶內的藥劑通過加藥管進入到反應器內,在攪拌裝置的作用下,污水和藥劑在絮凝反應槽內部充分的混合接觸反應,之后在水流的帶動下污水從絮凝反應槽底端帶有通孔的隔離板進入到絮凝槽,延長污水與藥劑的反應時間,之后在水流的帶動下從絮凝槽頂端的出水管排出。反應器由隔板分隔成絮凝反應槽和絮凝槽兩個部分,使藥劑和污水充分的接觸并反應,延長反應時間,提高了單位體積下處理污水的效率,極大的減小了設備的體積。經過反應器處理后的水通過提升泵抽取進入加載絮凝主機的進水口,磁輥在電機的帶動下順時針旋轉,含有載體雜質的污水進入加載絮凝主機后,雜質被吸附在磁輥的外壁上,在經過膠輥的碾壓,將雜質帶的液體擠出,最后刮削板將雜質與磁輥分離,處理后的水從出水口排出,該裝置磁輥充磁均勻,分離效果較好,并且結構緊湊,運轉平穩,噪聲低,功率損耗小。
優選的,所述的反應器包括由管道依次緊密連接的一號反應器、二號反應器和三號反應器,所述的藥劑桶包括PAC藥劑桶、鐵磁粉藥劑桶和PAM藥劑桶;一號反應器通過加藥管路連接PAC藥劑桶,二號反應器通過加藥管路連接鐵磁粉藥劑桶,三號反應器通過加藥管路連接PAM藥劑桶。污水首先經過一號反應器和PAC藥劑充分反應,PAC是一種無機高分子混凝劑,易快速形成大的礬花,沉淀性能好,適宜的PH值范圍較寬(5~9之間),且處理后水的PH值和堿度下降小。水溫低時,仍可保持穩定的沉淀效果,并且該藥品對設備侵蝕作用小。二號反應器通過添加鐵磁粉,吸附污水中的雜質,并且引入磁性物質,為后續加載絮凝主機更好的處理污水打下基礎。三號反應器通過添加PAM,PAM為聚丙烯酰胺,該產品的分子能與分散于溶液中的懸浮粒子架橋吸附,有著極強的絮凝作用,提高污水凈化能力。設置多級反應器對污水進行處理,提高處理效果。
優選的,所述的加載絮凝主機的出水口通過管道連接集水池的進水口,經過加載絮凝主機處理后的水通過管道進入到集水池,集水池可以暫時將處理后的水進行儲存,方便將污水進行轉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1)本實用設置多級反應器對污水進行處理,并且每個反應器內部由隔板分隔成兩個區域,兩個區域由帶通孔的隔離板在底端連通,極大的提高了污水的處理效率,減少設備的體積;
(2)本實用新型設置的加載絮凝主機的磁輥充磁均勻,產生的磁場大,不銹鋼磁輥吸附面積大,分離效果較好,結構緊湊,運轉平穩,噪音低,功率損耗小;
(3)本實用新型設置集水池方便對處理后的水轉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反應器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加載絮凝主機內部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符號說明:1、反應器;11、一號反應器;12、二號反應器;13、三號反應器;14、絮凝反應槽;15、絮凝槽;16、進水管;17、攪拌裝置;18、加藥管;19、出水管;2、集水池;3、加載絮凝主機;31、磁輥;32、導流板;33、進水口;34、膠輥;35、導渣板;36、出水口;37、PAC藥劑桶;38、鐵磁粉藥劑桶;39、PAM藥劑桶;4、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一種高效加載絮凝裝置,包括由管道依次緊密連接的反應器1、集水池2和加載絮凝主機3,所述的反應器1內部由隔板4分隔成的絮凝反應槽14和絮凝槽15,絮凝反應槽14頂端設置有進水管16、攪拌裝置17和加藥管18,絮凝槽15頂端設置有出水管19;所述的加藥管18通過加藥管路連接藥劑桶;所述的反應器1包括由管道依次緊密連接的一號反應器11、二號反應器12和三號反應器13,所述的藥劑桶包括PAC藥劑桶37、鐵磁粉藥劑桶38和PAM藥劑桶39;一號反應器11通過加藥管路連接PAC藥劑桶37,二號反應器12通過加藥管路連接鐵磁粉藥劑桶38,三號反應器13通過加藥管路連接PAM藥劑桶39。所述的加載絮凝主機3包括由電機帶動旋轉的磁輥31,磁輥31左端設置帶有導流板32的進水口33,磁輥31左上方設置有膠輥34,磁輥31右上方設置有導渣板35,磁輥31右下端設置有出水口36。
最后應說明的是:顯然,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申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