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人民消費習慣的改變,垃圾作為城市代謝的產物其生產量也是與日俱增。這些日益增加的城市生活垃圾已經嚴重困擾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也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目前國內處理城市垃圾的主要方式有填埋、焚燒發電、分類回收利用等幾種處理方式。分類回收利用還是僅限部分固體垃圾,沒有實現完全產業化;因此,由于垃圾生產量大,填埋還是目前最主要的處理方式,但這種方式不僅耗費人力、物力和財力,而且填埋的垃圾也會對地表及以下的水體造成污染,進而產生一系列的環境問題。
如今,垃圾逐漸被認為是最具開發潛力,并且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垃圾中的有機質和可回收物正逐漸成為現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資源,特別是在全世界都在重視環境保護、減少溫室氣體、減少碳排量的今天,將“放錯位置的資源”進行分類并綜合利用,解決垃圾圍城的困局,實現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形成互利雙贏的良性循環,是目前實現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的研究熱點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所存在的缺陷和問題,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該設備以水為介質,將生活垃圾通過除臭預處理系統和水循環分揀系統,從垃圾分揀到分類歸置進入各類環節,整個工藝過程科學合理,完整有序,能夠精準的將城市生活垃圾“單一化”,并且不產生二次污染,將分類后的垃圾逐個分解處理以及再加工,并投入市場再利用,不僅能夠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以及有效解決城市垃圾產量大、污染環境等問題,而且實現了城市生活垃圾合理且精準分類,以及各類垃圾處理再利用的大規模產業化。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包括除臭預處理系統和水循環分揀系統,所述除臭預處理系統的出料端與水循環分揀系統進料端通過輸送帶連接;所述水循環分揀系統包括滾筒針刺破袋單元、水分揀池、有機物分流池、磁化分揀單元、化纖及鞋類垃圾分揀單元、二次水分揀池和塑料薄膜收集單元,所述水分揀池開設有機物分揀口和出料口,所述水分揀池的進料口與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的排料口連通,所述有機物分揀口與所述有機物分揀池的連通,所述出料口與所述磁化分揀單元的進料口連接;所述化纖及鞋類垃圾分揀單元的進料口與所述磁化分揀單元的排料口連接,排料口與所述二次水分揀池的進料口連接;所述塑料薄膜收集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二次水分揀池的上方,收集漂浮在二次水分揀池的水面上的塑料薄膜。
進一步地,所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還包括,污水凈化循環系統,所述污水凈化循環系統的進水口與所述二次水分揀池的排水口連接,出水口與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的進料口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除臭預處理系統包括卸料間、傳送裝置、除臭裝置和清洗裝置,所述傳送裝置的傳送起始端設置在所述卸料間內,傳送終止端與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的進料口連接;所述除臭裝置設置在所述卸料間內;在所述卸料間內的靠近進料門的區間段設置清洗裝置。
進一步地,所述除臭預處理系統中,所述除臭裝置包括活性臭氧機和/或水霧除臭裝置;所述活性臭氧機設置在所述卸料間內;所述水霧除臭裝置設置在所述卸料間的遠離進料門的區間段內。
進一步地,所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還包括排風裝置和水霧-液體轉換裝置,所述排風裝置安裝在所述卸料間的頂壁上,所述氣體-液體轉換裝置的進氣口與所述排風裝置的出氣口連接;
還包括粉碎間,所述粉碎間與所述卸料間連通;且在粉碎間與卸料間連通的連通門的上方設置水簾發生裝置,當連通門打開時,水簾發生裝置工作,在連通門前形成水簾。
進一步地,所述除臭預處理系統和水循環分揀系統均為封閉式結構。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將不同類別的城市生活垃圾統一歸置后在密閉的除臭預處理系統中進行除臭處理后,再進入水循環分揀系統將垃圾進行合理且精準分類,包括餐余及菜余等有機類、金屬及玻璃類、化纖及鞋類、建筑物等重質類和塑料及木質類;從垃圾的回收到處理再利用,設備每個環節配合科學有序,且保證在密閉設備中進行,不會對垃圾處理廠及其周圍環境造成污染,清潔無異味,是一套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產業化的完整設備,且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解決了城市生活垃圾以填埋為主要處理方式、污染水體、占用土地以及影響居民身體健康等問題。
2、本實用新型將垃圾進行合理分類,將垃圾分為經處理后適應目前市場發展和需求的五大類,并通過各類垃圾分揀單元的設置先后位置,實現了將各類垃圾精準分類,分類精準度達到97%以上。
3、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各類垃圾處理再利用的完整體系,以及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一整套大規模產業化設備。
4、本實用新型的整個處理過程中無毒、無味、無排放、無污染、無填埋,以環保為基礎,實現了國家提倡的垃圾“減量化”、垃圾“資源化”、垃圾“無害化”。
5、本實用新型的整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完整成熟,具有很高的應用和推廣價值。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城市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結構框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中的垃圾除臭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的A向視圖;
圖4是圖2中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具體如圖1所示,包括除臭預處理系統和水循環分揀系統,除臭預處理系統的出料端與水循環分揀系統進料端通過輸送帶連接;水循環分揀系統包括滾筒針刺破袋單元、水分揀池、有機物分流池、磁化分揀單元、化纖及鞋類垃圾分揀單元、二次水分揀池和塑料薄膜收集單元,水分揀池開設進料口、有機物分揀口和出料口,水分揀池的進料口與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的排料口連通,出料口與所述磁化分揀單元的進料口連接;有機物分揀口與所述有機物分揀池的連通,有機物分揀口開設在水面以下,且其上沿距離水面3-5cm。所述化纖及鞋類垃圾分揀單元的進料口與所述磁化分揀單元的排料口連接,排料口與所述二次水分揀池的進料口連接;塑料薄膜收集單元固定設置在所述二次水分揀池的上方,收集漂浮在二次水分揀池的水面上的塑料薄膜。
其中,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為在滾筒內壁上固定連接刺針構成的實現破袋功能的單元。
上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由于整個設備的垃圾分揀過程均采用水為介質,分揀完成后的二次分揀池內有大量污水,因此,為了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資源損耗,本設置中還包括污水凈化循環系統,污水凈化循環系統的進水口與所述二次水分揀池的排水口連接,出水口與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的進料口連接。
上述除臭預處理系統,具體如圖2-4所示,包括卸料間10、傳送裝置80、除臭裝置和清洗裝置20,傳送裝置80的傳送起始端81設置在所述卸料間10內,傳送終止端84與所述滾筒針刺破袋單元的進料口連接;除臭裝置設置在所述卸料間10內;在上述卸料間10內的靠近進料門11的區間段設置清洗裝置20;所述卸料間10為封閉式結構。其中,所述卸料間10的進料門11優選采用卷簾門,方便垃圾運輸車的駛入和駛出。
所述清洗裝置20采用至少一個高壓水槍構成的高壓清洗裝置。具體地,采用多個高壓水槍20,并成排地設置在靠近進料門11的區間段12的所述卸料間10的頂壁上,可設置成多排。當清洗裝置20開啟時,成排設置的高壓水槍噴射水流,在進料門11前形成水簾,對垃圾運輸車進行清洗并輔助卸料的同時,還能有效地阻隔卸料間10的異味向外部飄散。
上述除臭預處理系統中,優選的技術方案,除臭裝置包括活性臭氧機30和/或水霧除臭裝置(圖未示);活性臭氧機30的活性臭氧釋放口31設置在所述卸料間10內,而活性臭氧機30的主機部分固裝在所述卸料間10外;上述水霧除臭裝置設置在所述卸料間10的遠離進料門11的區間段13內;具體地,將活性臭氧釋放口31固定在所述卸料間10的遠離進料門11的區間段13內。所述水霧除臭裝置的水霧噴頭40設置在所述卸料間10的遠離進料門11的區間段13內。所述水霧除臭裝置的水霧噴頭40采用市售的噴霧噴頭即可,將水霧噴頭40與水源連通即可實現對卸料間10內的垃圾進行水霧除臭。
所述活性臭氧機30和水霧除臭裝置可以擇一設置,也可以同時設置,優選同時設置,配合協調除臭,除臭效果好。
上述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產業化設備的除臭預處理系統中,設置了清洗裝置的高壓水槍20和水霧除臭裝置,導致封閉式卸料間內空氣的濕度大,因此,還包括排風裝置50和水霧-液體轉換裝置(圖未示),排風裝置50安裝在所述卸料間10的頂壁上,氣體-液體轉換裝置的進氣口與排風裝置50的出氣口連接。優選將所述排風裝置50設置在所述卸料間10的遠離進料門11的區間段13內。
所述排風裝置50采用排風機即可,優選設置兩個排風機,排風機功率10千瓦,并對稱地設置在遠離進料門11的區間段13的所述卸料間10的頂壁上。其中,所述水霧-液體轉換裝置為將卸料間10內的高濕度的氣體轉化為水的裝置,例如,冷凝器。
同時,所述卸料間10的底面上開設排水槽60,所述排水槽60上蓋設格柵61。將水排出,同時防止垃圾落入排水槽60內。所述排水槽60與污水凈化循環系統的進水口連通,將卸料間10內的污水排至污水凈化循環系統中,進行凈化循環利用。
由垃圾運輸車運輸至卸料間的垃圾中,一定存在大體積的垃圾物件,因此,除臭預處理系統中,還包括粉碎間70,粉碎間70與卸料間10連通;且在粉碎間70與卸料間10連通的連通門72的上方設置水簾發生裝置71,當連通門打開時,水簾發生裝置工作,在連通門72前形成水簾。水簾發生裝置71的設置能夠防止在大體積垃圾分揀過程中,卸料間10的異味擴散至粉碎間70內。所述水簾發生裝置71具體可以為在連通門72的上方成排設置的多個出水口(可以為高壓出水口),以及與出水口連接的水源。當開啟連通門72時,水簾發生裝置71開啟,多個出水口流出的水流形成水簾。所述連通門72優選采用卷簾門。
其中,除臭預處理系統和水循環分揀系統均為封閉式結構。在系統內部將垃圾臭味降解,因此,整個工藝過程不會向外散發臭味、異味等,不會影響周圍的空氣質量,整個垃圾處理工業園區干凈無污染。
以上論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論述說明,操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