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豆制廢水深度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在進行豆制食品進行加工的時候,容易產生豆制廢水,豆制廢水直接排入河中,容易對河流進行污染,破壞自然生態,傳統的工廠也有相關的污水處理系統,但是傳統的對豆制廢水的處理系統較為繁瑣,需要通過厭氧塔進行厭氧處理,然后配合沼氣罐以及厭氧泥池進行處理,不僅費時且處理后的水達標率較為差,廢水處理效果較為差,并且其利用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效果好且達標率高、處理方便和利用率高的豆制廢水處理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新型豆制廢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源池和調節池,所述污水源池與調節池一端連接,所述調節池另一端連接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一側接有二沉池,二沉池頂部接有第一溢流水管,第一溢流水管與二沉池連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三沉池,三沉池頂部接有第二溢流水管,第二溢流水管與第三沉池連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交戶管網,所述二沉池旁設有第二沉泥池,所述第二沉泥池與調節池連接,所述三沉池底部設有管路與第二沉泥池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好氧池一側接有二沉池,通過好氧池的水溢滿到二沉池內,使得進入二沉池內的水較為清澈,二沉池的水,也溢滿至三沉池內,進行再一次的沉淀,進一步使得污水進行處理,處理的效果更好,且再通過三沉池也通過頂部溢流到第二溢流水管,然后直接并入交戶管網供給大家使用,通過以溶劑硫酸亞鐵以及生石灰添加,快速的分層凈化水質調節水的酸堿度,高效的保證實際的效率,以及通過好氧池、二沉池和三沉池的溢流方式的,提高水質和快速進化水質,保證水的達標,操作較為便利,所述二沉池旁設有第二沉泥池,所述第二沉泥池與調節池連接,所述三沉池底部設有管路與第二沉泥池連接,可以將二沉池和三沉池底部沉積的泥進行重新過濾,然后再次循環好氧,保證資源的利用,以及充分的使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附圖標記:14、第二沉泥池;4、污水源池;5、調節池;6、好氧池;7、二沉池;71、第一溢流水管;8、三沉池;81、第二溢流水管;9、交戶管網。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一種新型豆制廢水處理系統,包括污水源池4和調節池5,所述污水源池4與調節池5一端連接,所述調節池5另一端連接有好氧池6,所述好氧池6一側接有二沉池7,二沉池7頂部接有第一溢流水管71,第一溢流水管71與二沉池7連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三沉池8,三沉池8頂部接有第二溢流水管81,第二溢流水管81與第三沉池8連接端的另一端接有交戶管網9,所述二沉池7旁設有第二沉泥池14,所述第二沉泥池14與調節池5連接,所述三沉池8底部設有管路與第二沉泥池14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好氧池6一側接有二沉池7,通過好氧池6的水溢滿到二沉池7內,使得進入二沉池7內的水較為清澈,二沉池7的水,也溢滿至三沉池8內,進行再一次的沉淀,進一步使得污水進行處理,處理的效果更好,且再通過三沉池8也通過頂部溢流到第二溢流水管81,然后直接并入交戶管網9供給大家使用,通過以溶劑硫酸亞鐵以及生石灰添加,快速的分層凈化水質調節水的酸堿度,高效的保證實際的效率,以及通過好氧池6、二沉池7和三沉池8的溢流方式的,提高水質和快速進化水質,保證水的達標,操作較為便利,所述二沉池7旁設有第二沉泥池14,所述第二沉泥池14與調節池5連接,所述三沉池8底部設有管路與第二沉泥池14連接,可以將二沉池7和三沉池8底部沉積的泥進行重新過濾,然后再次循環好氧,保證資源的利用,以及充分的使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進行通常的變化和替換都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