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嗜鹽菌培養方法及采用該方法所培養嗜鹽菌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嗜鹽菌培養方法以及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
(二)
背景技術:
腌制廢水主要出自蔬菜腌制加工企業,包括腌池廢水和腌制品沖洗 廢水及加工場地沖洗水。各種廢水混合后的綜合廢水含有高濃度有機污
染物、氨氮和少量污泥,并含有4 6%的鹽度。蔬菜腌制企業的傳統做 法是將每天數十噸的廢水直接排放到自然環境系統,使廠區周圍大自然
空氣發臭,河水發黑。為使污水不直接排放,常規的方法有兩種 一種 是類似曬鹽工藝,需大面積的曬場,靠太陽暴曬蒸發水分,余下干污泥 外運外理。這種方法的致命缺陷是浪費大量土地資源,遇到陰雨天或冬 季蒸發量小時無法處理;另一種方法是采用烘干工藝,用煤爐或電爐烘 烤蒸發水分,余下干污泥外運外理。這種方法消耗大量能源,處理成本
極高,且用煤用電造成另一種空氣污染。
(三)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嗜 鹽菌培養方法,采用該嗜鹽菌培養方法培養處的嗜鹽菌可用于處理腌制 廢水,占地面積小、節約能源。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 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 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5~7;
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厭氧嗜鹽菌, 由厭氧嗜鹽菌將長鏈有機污染物有效降解為可生化性較好、且容易被 微生物吸收的短鏈小分子物質,同時經過嗜鹽菌吞噬作用,腌制廢水 中的氨氮等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
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在厭氧處理池中的 廢水停留40~80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好 氧嗜鹽菌,好氧嗜鹽菌吸收腌制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使好 氧處理池出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低于排放標準,好氧嗜鹽菌的 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 染物和氨氮;為提高好氧嗜鹽菌的活力,可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 風以增加廢水的氧含量;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20~70小時后進 入膜處理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清 水直接抽出。膜處理組件為常見的污水處理膜處理組件,如簾式膜。
厭氧嗜鹽菌及好氧嗜鹽菌必須進過特殊培養,使其適應在腌制廢 水中能繼續生存繁殖,本發明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的培養方法 是準備好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 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厭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 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
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 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直至混合
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此時嗜鹽菌培養完成,可將
厭氧嗜鹽菌投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將好氧嗜鹽菌投入到好氧處理池中。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占地面積少,建一座日處理能力20 60
噸的廢水處理站,占地僅需300 400平方米;2.投資省,日噸廢水處理 能力投資一般在1 2萬元之間;3.能耗低,噸廢水僅耗電約4千瓦時 左右;4.自動化程度高,操作簡便,日常僅需一人兼職管理即可;5.廢 水處理后無廢料、廢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
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
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6;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厭氧嗜鹽菌, 由厭氧嗜鹽菌將長鏈有機污染物有效降解為可生化性較好、且容易被 微生物吸收的短鏈小分子物質,同時經過嗜鹽菌吞噬作用,腌制廢水 中的氨氮等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 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在厭氧處理池中的 廢水停留40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好氧嗜 鹽菌,好氧嗜鹽菌吸收腌制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使好氧處 理池出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低于排放標準,好氧嗜鹽菌的投入 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和氨氮;為提高好氧嗜鹽菌的活力,可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風以 增加廢水的氧含量;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40小時后進入膜處理 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清水直接抽 出。
厭氧嗜鹽菌及好氧嗜鹽菌必須進過特殊培養,使其適應在腌制廢 水中能繼續生存繁殖,本發明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的培養方法 是準備好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 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厭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 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
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 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直至混合
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此時嗜鹽菌培養完成,可將
厭氧嗜鹽菌投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將好氧嗜鹽菌投入到好氧處理池中。
如前所述,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
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好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
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
實施例二
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 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 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5;
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厭氧嗜鹽菌, 由厭氧嗜鹽菌將長鏈有機污染物有效降解為可生化性較好、且容易被 微生物吸收的短鏈小分子物質,同時經過嗜鹽菌吞噬作用,腌制廢水 中的氨氮等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
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在厭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60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好氧嗜 鹽菌,好氧嗜鹽菌吸收腌制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使好氧處 理池出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低于排放標準,好氧嗜鹽菌的投入 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和氨氮;為提高好氧嗜鹽菌的活力,可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風以 增加廢水的氧含量;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20小時后進入膜處理 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清水直接抽 出。
厭氧嗜鹽菌及好氧嗜鹽菌必須進過特殊培養,使其適應在腌制廢 水中能繼續生存繁殖,本發明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的培養方法 是準備好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 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厭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 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
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
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卯%,直至混合
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此時嗜鹽菌培養完成,可將
厭氧嗜鹽菌投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將好氧嗜鹽菌投入到好氧處理池中。
如前所述,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
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好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
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
實施例三
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 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 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7;
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厭氧嗜鹽菌, 由厭氧嗜鹽菌將長鏈有機污染物有效降解為可生化性較好、且容易被 微生物吸收的短鏈小分子物質,同時經過嗜鹽菌吞噬作用,腌制廢水 中的氨氮等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 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在厭氧處理池中的
廢水停留50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好氧嗜
鹽菌,好氧嗜鹽菌吸收腌制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使好氧處 理池出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低于排放標準,好氧嗜鹽菌的投入 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和氨氮;為提高好氧嗜鹽菌的活力,可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風以增加廢水的氧含量;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60小時后進入膜處理 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清水直接抽出。
厭氧嗜鹽菌及好氧嗜鹽菌必須進過特殊培養,使其適應在腌制廢 水中能繼續生存繁殖,本發明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的培養方法
是準備好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
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厭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
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
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
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直至混合
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此時嗜鹽菌培養完成,可將厭氧嗜鹽菌投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將好氧嗜鹽菌投入到好氧處理池中。
如前所述,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
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好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
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
實施例四
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 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 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7;
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厭氧嗜鹽菌, 由厭氧嗜鹽菌將長鏈有機污染物有效降解為可生化性較好、且容易被 微生物吸收的短鏈小分子物質,同時經過嗜鹽菌吞噬作用,腌制廢水 中的氨氮等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 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在厭氧處理池中的
廢水停留80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好氧嗜
鹽菌,好氧嗜鹽菌吸收腌制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使好氧處 理池出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低于排放標準,好氧嗜鹽菌的投入 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和氨氮;為提高好氧嗜鹽菌的活力,可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風以 增加廢水的氧含量;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50小時后進入膜處理 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清水直接抽 出。
厭氧嗜鹽菌及好氧嗜鹽菌必須進過特殊培養,使其適應在腌制廢 水中能繼續生存繁殖,本發明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的培養方法是準備好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
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厭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 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
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 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直至混合
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此時嗜鹽菌培養完成,可將
厭氧嗜鹽菌投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將好氧嗜鹽菌投入到好氧處理池中。
如前所述,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
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好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
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
實施例五一種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 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 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6;
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厭氧嗜鹽菌, 由厭氧嗜鹽菌將長鏈有機污染物有效降解為可生化性較好、且容易被 微生物吸收的短鏈小分子物質,同時經過嗜鹽菌吞噬作用,腌制廢水 中的氨氮等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降低,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 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在厭氧處理池中的 廢水停留70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好氧嗜 鹽菌,好氧嗜鹽菌吸收腌制廢水中的大部分有機物和氨氮,使好氧處 理池出水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含量低于排放標準,好氧嗜鹽菌的投入 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 和氨氮;為提高好氧嗜鹽菌的活力,可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風以 增加廢水的氧含量;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70小時后進入膜處理 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清水直接抽 出。
厭氧嗜鹽菌及好氧嗜鹽菌必須進過特殊培養,使其適應在腌制廢 水中能繼續生存繁殖,本發明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的培養方法 是準備好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 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厭氧嗜 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 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 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
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 厭氧嗜鹽菌種培養液或好氧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 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直至混合 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此時嗜鹽菌培養完成,可將 厭氧嗜鹽菌投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將好氧嗜鹽菌投入到好氧處理池中。 如前所述,厭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厭氧嗜鹽菌的數量足夠 將長鏈有機污染物降解,好氧嗜鹽菌的投入量為足夠量,即好氧嗜鹽 菌的數量足夠吸收腌制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和氨氮。
權利要求
1. 一種嗜鹽菌的培養方法,準備好嗜鹽菌種培養液,其特征在于將自來水和腌制廢水混合并調節pH值使其pH值與嗜鹽菌種培養液的pH值相等從而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30%;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50%;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70%;再次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直至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菌種的密度相等。
2. 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培養出的嗜鹽菌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腌制廢水首先通過格柵攔除水中的粗大雜物,然后進入均質池,在均質池中,通過向均質池內的廢水鼓風使廢水均勻,同時調節均質池中的廢水的pH值至5 7;之后廢水進入到厭氧處理池中,厭氧處理池內投放有按照權利要求1的方法培養出的厭氧嗜鹽菌;在厭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40 80 小時后進入到好氧處理池中,好氧處理池內投放有按照權利要求1的 方法培養出的好氧嗜鹽菌;在好氧處理池中的廢水停留20~70小時后 進入膜處理池中,膜處理池內設有膜處理組件,通過了膜處理組件的 清水直接抽出。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處理腌制廢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好 氧處理池內進行廢水處理時同時向好氧處理池內的廢水鼓風。
全文摘要
一種嗜鹽菌的培養方法,準備好嗜鹽菌種培養液,將自來水和腌制廢水混合形成調和液,然后將調和液與嗜鹽菌種培養液混合,形成混合液,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10%;之后觀察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當混合液中嗜鹽菌的密度與原嗜鹽菌種培養液的嗜鹽菌密度相等時,再次加入調和液,使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因此增加20%直至混合液中腌制廢水的質量百分比為90%。采用該方法培養處的好氧嗜鹽菌和厭氧嗜鹽菌可用于處理腌制廢水。
文檔編號C12N1/00GK101475909SQ20091009574
公開日2009年7月8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22日
發明者岑文奇, 房華江 申請人:房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