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污水處理設備,具體涉及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環保行業的發展及節能減排要求的提高,對能源的節約意識逐漸加強。污水處理行業中,總氮含量是計量污水處理標準的一個重要指標,降解污水中的總氮可有效防止水體的富營養化污染。在現有的污水處理工藝中,一般采用硝化液回流的方式來進行污水的反硝化生物脫氮,即需要將好氧池出水(即硝化液)通過動力提升回流至反硝化池中,同時回流比一般穩定在100-200%之間,通過脫氮微生物的作用,使污水中的N03轉化成為N2,從而達到生物脫氮的目的。
[0003]采用以上的處理工藝,在水栗提升硝化液回流的過程中,造成了電力資源的大量消耗。同時,采用此種方式進行脫氮,在工藝設計初期還要考慮增設回流水栗、配套管道、電氣設施等一系列環節,增加了項目的建設投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解決上述問題的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
[0006]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包括封閉的好氧曝氣池,好氧曝氣池上部設有氣水收集裝置,氣水收集裝置后端連接有氣水輸送裝置,氣水輸送裝置末端設有水量調節裝置。
[0007]其中,還包括反硝化生物脫氮區,水量調節裝置的末端伸入到反硝化生物脫氮區內,水量調節裝置末端設有高度管。
[0008]在好氧曝氣池內增設氣水收集裝置,將好氧曝氣池進行封閉,使好氧曝氣池曝氣過程中產生的空氣在水下密閉的環境中聚集,達到收集空氣與回流硝化液的目的。同時可根據回流量的不同比例要求設置、調節收集設施的規格尺寸;
[0009]在氣水收集裝置設施上方設置氣水輸送裝置,由于氣水收集裝置比氣水輸送裝置的截面積大很多,相同數量的空氣在截面積大的裝置中流動速度慢,在截面積小的裝置中流動速度快,通過以上兩個裝置,使收集到空氣的流動速度從氣水收集裝置到氣水輸送裝置的過程中迅速增加,在空間相對密閉的氣水收集裝置中產生負壓作用,將好氧曝氣池中的硝化液吸入氣水輸送裝置,達到硝化液回流至反硝化工藝段的目的。
[0010]在氣水輸送裝置末端設置水量調節裝置,通過高度管高度的調節來控制氣水輸送裝置內空氣負壓的壓差,從而實現回流量的控制,達到預期的回流量精準控制目的。將出水口調高,可以降低負壓壓差,減少回流量,將出水口高度調低,可以增大負壓壓差,提高回流量
[0011]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好氧曝氣池機械曝氣產生的空氣,通過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中的空氣收集裝置、氣水收集裝置、流量調節裝置的組合使用,在不需增加水栗及額外的動力消耗的情況下,將硝化液回流至反硝化生物脫氮工藝段,達到脫氮的目的,通過實驗確認,硝化液的回流量可以在100-200%之間實現精確調整,實現了根據不同水質、不同處理要求采用不同回流量的目的。通過本發明的驗證,可以達到與現有的水栗回流方式同樣的效果。
【附圖說明】
[0012]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反硝化生物脫氮區,2、好氧曝氣池,3、氣水收集裝置,4、氣水輸送裝置,5、水量調節裝置,6、高度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15]如圖1所示,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包括密閉的好氧曝氣池2,好氧曝氣池2上部設有氣水收集裝置3,氣水收集裝置3后端連接有氣水輸送裝置4,氣水輸送裝置4末端設有水量調節裝置5 ;還包括反硝化生物脫氮區1,水量調節裝置5的末端伸入到反硝化生物脫氮區1內,水量調節裝置5末端設有高度管6。
[0016]以上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密閉的好氧曝氣池,好氧曝氣池上部設有氣水收集裝置,氣水收集裝置后端連接有氣水輸送裝置,氣水輸送裝置末端設有水量調節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其特征是,還包括反硝化生物脫氮區,水量調節裝置的末端伸入到反硝化生物脫氮區內,水量調節裝置末端設有高度管。
【專利摘要】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其特征是,包括密閉的好氧曝氣池,好氧曝氣池上部設有氣水收集裝置,氣水收集裝置后端連接有氣水輸送裝置,氣水輸送裝置末端設有水量調節裝置;有益效果是:利用好氧曝氣池機械曝氣產生的空氣,通過無動力硝化液回流裝置中的空氣收集裝置、氣水收集裝置、流量調節裝置的組合使用,在不需增加水泵及額外的動力消耗的情況下,將硝化液回流至反硝化生物脫氮工藝段,達到脫氮的目的。
【IPC分類】C02F3/30
【公開號】CN204999705
【申請號】CN201520756970
【發明人】宋茂成, 王喜春, 袁翠娟
【申請人】山東藍川環保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