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氣生物濾池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曝氣生物濾池是一種新型的水處理工藝,兼具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許多優點。
[0003]曝氣生物濾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普通生物濾池的基礎上,并借鑒給水濾池工藝而開發的污水處理新工藝,最初用于污水的三級處理,后發展成直接用于二級處理。自80年代在歐洲建成第一座曝氣生物濾池污水處理廠后,曝氣生物濾池已在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廣為流行,目前世界上已有數千座大大小小的污水處理廠采用了這種技術。該技術不僅可用于水體富營養化處理。而且可廣泛地被用于城市污水、小區生活污水、生活雜排水和食品加工廢水、釀造和造紙等高濃度廢水中,同時也可進行中水處理。隨著研究的深入,曝氣生物濾池從單一的工藝逐漸發展成系列綜合工藝,具有去除SS、C0D、B0D5、硝化、脫氮的作用,其最大特點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懸浮固體于一體,節省了后續二次沉淀池,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使處理工藝簡化。此外,曝氣生物濾池工藝有機物容積負荷高,水力負荷大,水力停留時間短,所需基建投資少,能耗及運行成本低,同時該工藝出水水質高。
[0004]曝氣生物濾池是普通生物濾池的一種變形形式,也可看成是生物接觸氧化法的一種特殊形式。即在生物反應器內裝填高比表面積的顆粒填料,以提供微生物膜生長的載體,并根據污水流向不同分為下向流或上向流。污水由上向下或由下向上流過濾料層,在濾料層下部鼓風曝氣,使空氣與污水逆向或同向接觸,使污水中的有機物與填料表面生物膜通過生化反應得到降解,填料同時起到物理過濾作用。
[0005]有的生物濾池沖洗不均勻,部分區域沖洗強度大,部分區城沖洗強度小,導致生物濾池對污染物的處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的曝氣生物濾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000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濾池本體、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曝氣管,所述濾池本體向下延伸形成支撐腔,所述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自上而下設置在所述支撐腔中,所述支撐層上設置有多個濾頭,所述曝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承托層和所述支撐層之間,所述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撐層和所述濾池本體底面之間,所述生物填料層還設置有多個分隔板,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多個填料區,每個所述填料區和所述支撐層的一個濾頭對應。
[0008]優選地,所述濾池本體底面設置有放空口,通過所述放空口將空氣放出。
[0009]優選地,所述反沖洗空氣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濾池本地外部,連接反洗風機。
[0010]優選地,所述反沖洗進水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濾池本地外部,和反沖洗水栗和反沖洗閥連接。
[0011 ]優選地,所述分隔板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36個填料區。
[0012]優選地,所述分隔板穿過所述承托層延伸至所述支撐層。
[0013]優選地,所述曝氣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濾池本地外部,連接曝氣風機。
[0014]本實用新型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優化了生物濾池的構造,采用分格式填料,單個濾頭對應單個分格,使反洗配水、配氣均勻,保證生物濾池正常穩定運行,同時提高生物濾池的處理效率,其特征在于,包括濾池本體、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曝氣管,濾池本體向下延伸形成支撐腔,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自上而下設置在支撐腔中,所述支撐層上設置有多個濾頭,曝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承托層和支撐層之間,所述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支撐層和濾池本體底面之間,生物填料層還設置有多個分隔板,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多個填料區,每個填料區和支撐層的一個濾頭對應。
【附圖說明】
[0015]通過以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描述,本實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更為清楚,在附圖中:
[0016]圖I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出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填料分格圖。
[0018]圖中符號說明:
[0019]I.配水槽
[0020]2.進水閥
[0021]3.分隔板
[0022]4.出水區
[0023]5.生物填料層
[0024]6.承托層
[0025]7.曝氣風機
[0026]8.支撐層
[0027]9.濾頭
[0028]10.反洗風機
[0029]11.反沖洗進水管
[0030]12.反沖洗水栗
[0031]13.反沖洗閥
[0032]14.濾池本體
[0033]15.放空閥門
[0034]16.放空口
[0035]17.反沖洗排水閥
[0036]18.出水閥門
[0037]19.出水口
[0038]20.反沖洗出水口
[0039]21.反洗空氣管
[0040]22.進水管[0041 ]23.曝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42]以下將參照附圖更詳細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各種實施例。在各個附圖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為了清楚起見,附圖中的各個部分沒有按比例繪制。
[0043]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實施例。如圖I所示的一種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包括配水槽I、進水閥2、分隔板3、出水區4、生物填料層5、承托層6、曝氣風機7、支撐層8、濾頭9、反洗風機IO、反沖洗進水管11、反沖洗水栗12、反沖洗閥13、濾池本體14、放空閥門15、放空口 16、反沖洗排水閥17、出水閥門18、出水口 19、反沖洗出水口 20、反洗空氣管21、進水管22、曝氣管23,濾池本體14向下延伸形成支撐腔,生物填料層5、承托層6、支撐層8自上而下設置在所述支撐腔中,支撐層8上設置有多個濾頭,曝氣管23的第一端延伸至承托層6和支撐層8之間,進水管22、反沖洗進水管11、反沖洗空氣管21的第一端延伸至支撐層8和濾池本體14的底面之間,生物填料層5還設置有多個分隔板,分隔板3穿過所述承托層延伸至支撐層8,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多個填料區,每個所述填料區和所述支撐層的一個濾頭對應濾池。
[0044]配水槽14通過進水管22與濾池本體14、進水閥2相連,反沖洗進水管11的第二端位于濾池本地14外部,和反沖洗水栗12和反沖洗閥13連接。濾池本體14底面設置有放空口,通過放空口 16將空氣放出。
[0045]曝氣管23的第二端位于濾池本地14外部,連接曝氣風機7,反沖洗空氣管21的第二端位于濾池本地14外部,連接反洗風機I O。
[0046]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通過分隔板3將生物填料層5分為36格,每格對應一個濾頭(共36格),已實現使反洗配水、配氣均勻,保證生物濾池正常穩定運行,同時提高生物濾池的處理效率。
[0047]在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曝氣生物濾池裝置的濾池本體的殼體由不銹鋼制成。
[0048]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工作流程包括進水、運行和反洗三個主要步驟,具體為:
[0049]I.進水
[0050]調節進水流量。再開啟進水閥門2、出水閥門18,其他閥門處于關閉狀態,開啟曝氣風機。
[0051 ] 2.運行
[0052]調節好進水量后,濾器進入工作狀態,水從出水口流出,濾器可投入運行。
[0053]3.反洗
[0054]當生物濾池運行到一定時候(一般為24—48小時),罐體內截留雜質比較多,過濾器需反洗,反洗時長柄濾頭配水配氣。開啟反洗風機10其他閥門處于關閉狀態,氣洗3-5min,之后打開反沖洗排水閥17,反沖洗閥門13及反沖洗水栗12,進行氣水反洗3-5min,之后關閉風機單獨水洗3-5min。通過沖洗把濾層內截留的污泥及老化的生物膜排出,但沖洗強度不可過大,以保留足夠的活性生物膜,為下一周期生化處理能力的恢復創造條件。
[0055]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了描述。但是,這些實施例僅僅是為了說明的目的,而并非為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價物限定。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做出多種替代和修改,這些替代和修改都應落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濾池本體、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曝氣管,所述濾池本體向下延伸形成支撐腔,所述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自上而下設置在所述支撐腔中,所述支撐層上設置有多個濾頭,所述曝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承托層和所述支撐層之間,所述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支撐層和所述濾池本體底面之間,所述生物填料層還設置有多個分隔板,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多個填料區,每個所述填料區和所述支撐層的一個濾頭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濾池本體底面設置有放空口,通過所述放空口將空氣放出。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沖洗空氣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濾池本地外部,連接反洗風機。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沖洗進水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濾池本地外部,和反沖洗水栗和反沖洗閥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36個填料區。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穿過所述承托層延伸至所述支撐層。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濾池本地外部,連接曝氣風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曝氣生物濾池裝置優化了生物濾池的構造,采用分格式填料,單個濾頭對應單個分格,使反洗配水、配氣均勻,保證生物濾池正常穩定運行,提高生物濾池的處理效率,包括濾池本體、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曝氣管,濾池本體向下延伸形成支撐腔,生物填料層、承托層、支撐層自上而下設置在支撐腔中,所述支撐層上設置有多個濾頭,曝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承托層和支撐層之間,所述進水管、反沖洗進水管、反沖洗空氣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支撐層和濾池本體底面之間,生物填料層還設置有多個分隔板,將所述生物填料層垂直分隔為多個填料區,每個填料區和支撐層的一個濾頭對應。
【IPC分類】C02F3/02
【公開號】CN205151877
【申請號】CN201520892812
【發明人】鄭騰爍, 陳亮, 丁杉杉, 劉智
【申請人】北京龍世杰投資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13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