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包括存放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池,所述預處理池上設有堿液容納器、抽氣泵、硫酸吸收器、生物除臭塔以及空氣泵;堿性液體從所述堿液容納器注入預處理池中,空氣泵對垃圾滲濾液進行曝氣吹脫,抽氣泵將吹脫的氨氣抽取送入硫酸吸收器內進行反應生成硫酸氨進而得到排除,稀硫酸器出氣口連接有生物除臭塔。預處理裝置有效降低垃圾滲濾液內的氨氮含量,轉為硫酸氨可回收利用。采用曝氣吹脫方式加快反應速度,有效去除40?50%的氨氮含量,降低對后續生物處理工藝的負荷,本裝置結構簡單,造價低,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
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污水處理設備,尤其是一種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常用微生物法對污水除磷除氮,但是微生物的承受能力有限,超出承受能力將影響微生物活性,對污水處理系統照成破壞,嚴重影響污水處理效果。究其原因是垃圾滲濾液因具有高濃度的氨氮,對后續整個生物處理工藝會產生較大沖擊負荷,污水處理系統碳氮比不協調,并對微生物活性有抑制作用,導致出水難以達標排放。因此,必須對高氨氮進行預處理。
[0003]有鑒于此,開發出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是業界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垃圾濾液中氨氮含量過高的問題。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包括存放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池,所述預處理池上設有堿液容納器、抽氣栗以及硫酸吸收器;所述堿液容納器通過管道連接于所述預處理池,所述堿液容納器用于存放堿性液體;所述抽氣栗的進氣口連接至所述預處理池的上方,所述抽氣栗的出氣口連接至所述硫酸吸收器,所述硫酸吸收器的出氣口連接大氣。
[0006]進一步的,所述預處理裝置還包括密封蓋,所述密封蓋設置在所述預處理池上,所述密封蓋與所述預處理池構成封閉空間,所述抽氣栗的進氣口設置在所述密封蓋與所述預處理池構成的封閉空間內。
[0007]進一步的,所述硫酸吸收器由若干個稀硫酸容納器通過管道串聯形成。
[0008]進一步的,所述硫酸吸收器的出氣口連接有除臭裝置。
[0009]進一步的,所述除臭裝置為生物除臭塔。
[0010]進一步的,所述預處理裝置還包括空氣栗,所述空氣栗的出氣口連接所述預處理池。
[0011 ]進一步的,所述空氣栗的出氣口連接有多個曝氣管,所述曝氣管均連接所述預處理池,所述曝氣管浸入在所述預處理池內的垃圾滲濾液中。
[0012]進一步的,所述堿性液體為氫氧化鈉溶液。
[0013]進一步的,所述硫酸吸收器包括三個稀硫酸容納器,分別為第一稀硫酸容納器、第二稀硫酸容納器以及第三稀硫酸容納器,所述抽氣栗的出氣口連接第一稀硫酸容納器的底部,第一稀硫酸容納器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二稀硫酸容納器的底部,所述第二稀硫酸容納器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三稀硫酸容納器的底部,所述第三稀硫酸容納器的頂部連接所述除臭裝置。
[0014]對比現有技術,本次實用新型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具有以下幾個優點:
[0015]1.堿液容納器內堿性液體灌注到垃圾滲濾液內反應,產生的氨氣經抽氣栗吸入硫酸吸收器內生成硫酸氨從而大大降低垃圾滲濾液內的氨含量,同時硫酸氨能被收集以另作它用,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
[0016]2.采用密封蓋與預處理池構成封閉空間,有效防止處理過程中氨氣逸散造成污染;
[0017]3.多個曝氣管浸入在預處理池內的垃圾滲濾液內,進行曝氣吹脫加快氨氣的排除。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不意圖;
[0019]其中:100、預處理池;11、垃圾滲濾液;
[0020]1、堿液容納器;2、抽氣栗;3、硫酸吸收器;4、除臭裝置;5、空氣栗;6、密封蓋;7、封閉空間;31、第一稀硫酸容納器;32、第二稀硫酸容納器;33、第三稀硫酸容納器;51、曝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2]實施例: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包括存放垃圾滲濾液101的預處理池100,堿液容納器1、抽氣栗2以及硫酸吸收器3;將堿性液體從堿液容納器I注入到預處理池100的垃圾滲濾液101中,調整垃圾滲濾液101的PH值到范圍10-11,堿性液體與垃圾滲濾液101內的銨離子發生反應,釋放獲得氨氣,氨氣經過抽氣栗2收取送入硫酸吸收器3內與稀硫酸進行反應,氨氣得到吸收生成硫酸氨回收利用。
[0024]優選的,堿性液體為氫氧化鈉溶液。
[0025]進一步的,采用密封蓋6與預處理池100結合構成一個封閉空間7,使得反應生成的氨氣留置在封閉空間7內,只能經抽氣栗2抽出送入硫酸吸收器3內,不會造成氨氣的逸散。優選的,采用三個稀硫酸容納器串聯形成三級吸收,即所述抽氣栗的出氣口連接第一稀硫酸容納器31的底部,第一稀硫酸容納器31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二稀硫酸容納器32的底部,所述第二稀硫酸容納器32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三稀硫酸容納器33的底部,所述第三稀硫酸容納器33的頂部連通大氣。優選的,稀硫酸溶液為50%濃度的稀硫酸。
[0026]進一步的,所述預處理裝置還包括空氣栗5,空氣栗5的出氣孔連接到預處理池100中,空氣栗5接通電源后,對預處理池100內的液體進行曝氣,使得液體中的氨氮呈氣體狀被吹脫至所述密封蓋6與所述預處理池100構成的封閉空間7內,這樣抽氣栗2對封閉空間7內的氣體進行抽取效率更佳。
[0027]進一步的,空氣栗5的出氣口連接有多個曝氣管51,所述曝氣管51均連接所述預處理池100,所述曝氣管51浸入在所述預處理池100內的垃圾滲濾液101中,曝氣效果更佳。
[0028]進一步的,在硫酸吸收器3的出氣口連接有除臭裝置4,氣體經過除臭裝置4過濾后再通向大氣進行氣體排放。所述除臭裝置4為生物除臭塔。
[0029]垃圾滲濾液前置預處理過程如下:1、注入堿性液體將垃圾滲濾液101的PH值調成10-11; 2、通過曝氣管51對垃圾滲濾液101進行0.5-1小時的曝氣;3、開啟抽氣栗2通過負壓抽風方式將氨氣送入三個稀硫酸容納器內;4、將第三稀硫酸容納器33出來的尾氣送入生物除臭塔內進行尾氣處理;5、將處理完的垃圾滲濾液101按污水量的0.05-0.5%的比例注入到后續的生物處理工藝中。對垃圾滲濾液進行前置預處理,可大大減少直接處理垃圾滲濾液導致的脫氮困難問題和水質超標排放風險,同時也減少垃圾滲濾液對污水處理設施的腐蝕問題。
[003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包括存放垃圾滲濾液的預處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池上設有堿液容納器、抽氣栗以及硫酸吸收器; 所述堿液容納器通過管道連接于所述預處理池,所述堿液容納器用于存放堿性液體; 所述抽氣栗的進氣口連接至所述預處理池的上方,所述抽氣栗的出氣口連接至所述硫酸吸收器。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裝置還包括密封蓋,所述密封蓋設置在所述預處理池上,所述密封蓋與所述預處理池構成封閉空間,所述抽氣栗的進氣口設置在所述密封蓋與所述預處理池構成的封閉空間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吸收器由若干個稀硫酸容納器通過管道串聯形成。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裝置還包括除臭裝置,所述除臭裝置連接在所述硫酸吸收器的出氣口上。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裝置為生物除臭塔。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預處理裝置還包括空氣栗,所述空氣栗的出氣口連接所述預處理池。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栗的出氣口連接有多個曝氣管,所述曝氣管均連接所述預處理池,所述曝氣管浸入在所述預處理池內的垃圾滲濾液中。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性液體為氫氧化鈉溶液。9.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垃圾滲濾液預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吸收器包括三個稀硫酸容納器,分別為第一稀硫酸容納器、第二稀硫酸容納器以及第三稀硫酸容納器,所述抽氣栗的出氣口連接第一稀硫酸容納器的底部,第一稀硫酸容納器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二稀硫酸容納器的底部,所述第二稀硫酸容納器的頂部連接所述第三稀硫酸容納器的底部,所述第三稀硫酸容納器的頂部連接所述除臭裝置。
【文檔編號】C02F101/16GK205500980SQ201620223036
【公開日】2016年8月24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2日
【發明人】雷芳, 馮新, 黃暖釗, 譚小萍, 熊春暉, 姜軼, 李彬, 呂靖
【申請人】廣州水務環保技術有限公司